擁抱淮河新時代

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對區域發展來說同樣如此——

2018年10月,國務院批覆《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標誌著淮河生態經濟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天,國家有關部委和淮河流域5省25市4縣的代表又齊聚淮安,共同發出擁抱淮河新時代的壯麗宣言。由此,淮河開啟了新的發展篇章,淮河兒女踏上了新的追夢征程!

擁抱淮河新時代

盱眙縣淮河水面 許昌銀/攝

淮河——淮河兒女的母親河,是一條孕育了無數神話的河流,是一條哺育了億萬人民的河流,還是一條承受了深重災難的河流。幾千年來,淮河流域以其四季分明的氣候、豐沛滋潤的雨水和肥沃廣袤的土地,給生長於斯的人民帶來了富足,贏得了“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美譽;又因其兵家必爭、水旱頻仍,讓淮河兒女飽受戰爭流離之苦、水旱饑荒之災,發出了“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哀嘆。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淮河成為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經過近70年的勵精圖治,淮水安瀾的夢想逐步變成現實,淮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成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偉大成就的生動縮影。

共同的母親河孕育了共同的流域文化,共同的發展使命又催生出共同的夢想。由淮安首提的共建淮河生態經濟帶的構想,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各省市縣的熱切響應。幾年間,從各級黨委政府到各級相關部門,從各地代表委員到專家學者群眾,從淮河干流城市到全流域各個城市……關注、支持、參與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建設的人越來越多,全流域形成了同向同行、共推共建的生動格局,對淮河生態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淮河生態經濟帶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天,擁抱淮河新時代的宣言在淮安發佈,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揭開新的一頁,踏上新的征程。合力譜寫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篇章,成為淮河流域各省市縣共同的時代使命。

擔負起共同的時代使命

需要共同奏好合作發展樂章

淮河生態經濟帶涉及5省25市4縣,規劃面積24.3萬平方公里,區域常住人口約1.5億,建設發展任務之艱鉅可想而知,需要面對的難點問題之多可想而知。對此,舍合作別無他途,非共建別無他法。我們期待,各地能夠堅持合作共贏,發揮優勢潛能,推進合作共建,讓團結合作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的主基調,攜手打造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

擔負起共同的時代使命

需要共同開創融合發展局面

《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構建“一帶、三區、四軸、多點”的總體格局。讓這一發展格局從藍圖變成現實,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尤其需要在融合發展上做文章。我們相信,不管是綠色生態廊道建設,還是基礎設施建設,不管是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只要各地立足於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全局,以整體思維謀劃推進環境保護、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就一定能夠使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變成各地互聯互通、互補互融、互動互應的過程。

擔負起共同的時代使命

需要共同走好綠色發展道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也要像長江經濟帶那樣,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把協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首要位置,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探索流域綜合治理新模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業與生態互動並進,共同守護好綠色這一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底色。

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務實合作,銳意進取,合力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擁抱淮河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