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永 遠 別 對 生 活 冷 感 |


人類會穿過黑洞穿越時空嗎?

像《午夜巴黎》裡的男人,坐在巴黎的樓梯上,等著鐘聲敲12下,回到20世紀的巴黎。坐上老爺車,跟海明威、菲茨傑拉德開派對,和達利喝小酒,與畢加索的情婦眉來眼去……這大概是對穿越時空最浪漫的想象。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午夜巴黎》

電影鏡頭裡的二十世紀都特別迷人。昏黃的鏡頭,原木色調的派對大廳,爵士樂隊手裡的樂器閃著金光,女士們梳著利落的小卷發,穿著誇張的晚禮服,在爵士樂裡搖曳生姿,男士們一手握著威士忌,輕呼菸圈,狹小的空間,煙霧繚繞,光芒四照。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午夜巴黎》

太多有趣的故事在這樣的場景誕生。比如《泰坦尼克號》傑克和羅斯的結識,《海上鋼琴師》的巔峰對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泰坦尼克號》

要說這個時代為什麼迷人,我覺得人和物的因素各佔一半。如果能回到上世紀,不為別的,僅僅是舊時代的物品已經夠人著迷,值回穿越的“票價”。我總是被電影裡一閃而過的黃銅吊燈、手搖電話、膠片唱機迷了眼。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海上鋼琴師》

對舊物品的痴戀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喜好。不然,各種中古物品也不會成為搶手貨,一臺60年代產的古董車也不會被拍出近3億人民幣的天價。

要說為什麼復古的東西那麼受歡迎,大概與人的聯繫和羈絆有關。上個時代的物品帶著工業文明發展的光芒和人類智慧,他們不太完美,甚至還稍帶點兒粗糙和笨拙,但這也是他們無可抗拒的魅力之處。

《春嬌與志明》,張志明的前老闆把燒火柴的“啪啪”聲作為手機鈴聲,“人生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一個火爐”。現代人取暖早就不用燒柴了,但火爐啪啪的燒柴聲依然無可取代,它是一種符號,是家和幸福感的隱喻。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志明的前老闆


對火爐的執念,就是對人情的眷戀和羈絆。如果臺詞換成“人生就是為了一臺暖氣機”,頓時就不是這個味兒。舊物也是如此,它們笨拙甚至殘舊,但充滿故事和韻味,現代人的生活太需要它了。

當代人生活太便利,人的角色似乎慢慢地被科技取代、抽離。手機、互聯網、錢可以解決生活上百分之九十的問題,這是一個社恐廢宅所能想象的最美好的時代。

但物品也被設計得越來越不需要人,不僅要全自動,還人工智能,力求完美零出錯。一切都在向科幻電影無限靠近,所有物品都被一體化、智能化了,家裡不會再有傢俱,廚房不會有爐子,走到哪裡都是白白的一面牆,一切都由人工智能精確操控,它比你更懂你。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英劇《黑鏡——一千五百萬的價值》

可又卻太冰冷了。我不介意人工操作的麻煩和出錯,只怕機械架空了人的參與,人的存在到底算是生活還是活著?我有點懷念那個生活本身就有點“麻煩”的年代。

比如煮咖啡這回事。《廊橋遺夢》有一場煮咖啡的戲,Francesca和情人Robert即將分離,晚餐過後,Francesca不知如何挽留Robert,便提議讓Robert喝一杯咖啡再走。爐灶上的舊式水壺在緩緩的煮水,兩人的情愫就像那些沸水暗暗升溫。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廊橋遺夢》

煮一杯咖啡時間太麻煩了,要煮水、要燜煮、還要過濾,但在電影裡你會希望這個過程長一點,再長一點,咖啡煮完喝完也便是離別時分。

再到後來,沒有移動電話,Francesca打固定電話也不方便,二人靠書信聯繫過幾回,每一封信二人都必須培養情緒、遣詞造句、工筆謄抄,信寫完的時候內心情感不知道已經澎湃多少回。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廊橋遺夢》

放在今天,咖啡機可以代勞煮咖啡,社交媒體替代書信往來,生活實實在在便利,也實實在在,少了點情趣。

注重生活本身,在這個時代變成一件需要刻意的事情,多少有點悲哀。但通過一點點儀式感,對那個“麻煩”時代的嚮往,還能通過舊物排遣。

黑膠唱機和黑膠唱片

去年夏天,我去了一個美國朋友的家裡。他家人是黑膠發燒友,滿滿一牆都是唱片,從70年代就開始收藏的,我硬拽著他給我找老鷹樂隊的唱片,播了一回《I can't tell you why》。這首歌我在手機聽過幾百次,但那個下午,黑膠唱機唱出了時光的味道。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黑膠唱機與唱片

聽黑膠的人,都不會對“炒豆”聲陌生,那種顆粒感是膠片存放時間長了以後,稍微變質造成的,但它越是不完美,越是讓人愛不釋手。

調黑膠唱機也是門技術活。唱頭針尖與軸心的距離要慢慢調,找到最佳值,唱頭的角度,要跟唱針相匹配,唱盤和轉盤保持水平,再調整針壓,都調妥了,才可以播膠片。

聽膠片是件精緻浪漫的事。《愛在黎明破曉前》裡,女主和男主去黑膠唱片店試聽,女主輕輕把唱針放在唱盤上,兩個人在狹小的空間裡,耳邊迴盪著歌聲,兩個人生澀曖昧又甜蜜,讓人分不清音樂和愛情到底哪樣更感動。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數碼技術讓電子形式的錄音質量接近、甚至超越黑膠,但卻代替不了黑膠那種年代的質感、摸得著的滿足。最近,膠片還新潮了一波,不再只是單調的黑色,Lady Gaga還搞出了粉色半透明的黑膠。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機械打字機

如果要我選一件復古物件的大頭,那就是機械打字機。

伍迪·艾倫直到現在,都還堅持用機械打字機寫劇本,似乎用機械打字機敲出來的每一個字都是那麼鏗鏘。它比直接寫字省力一點,又比電腦上打字來的更直觀實在,可以看著自己的思緒,立刻變成真實可觸的東西。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打字機前的伍迪·艾倫

機械打字機是真的麻煩。在開始打字之前,要先調好行距,每打完一行字手動換行,搞不好還會卡紙,甚至弄到滿手油墨。最讓人頭疼的是它還有可能會壞,色帶太乾、拉線斷掉,想要換新的一點也不省事。

可機械打字機還是把寫東西這件事,變成了一件充滿“儀式感”的事情。

電影《妙筆生花》,男二號因為女兒夭折痛心,一個人躲在閣樓裡,無日無夜地敲著打字機,幾百頁手稿印出來,就在敲完最後一頁之前,他的拇指上沾了油墨,拿下稿紙的那一刻,指紋永遠地印在了稿子上。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妙手生花》

男二號抱著一疊稿紙的那一刻,徹底放下了他的心事。把文字變得真實可觸的魅力,是巨大的。

想要買一臺機械打字機,可以到古董市場Cardiff或ebay碰碰運氣,最老牌的雷明頓機械打字機入門價格大概在2K-3K左右。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火柴和骨瓷杯

自從看到過發哥劃火柴點菸,劃火柴就成為了我覺得最酷炫的動作之一。現在大家都用打火機,但我依然偏愛火柴。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電影《監獄風雲》中的周潤發

火柴頭在劃過側面的塗面,呲啦出火花,冒火光的那一刻真的令人解壓,但這也僅限於晚上點香薰的那幾秒鐘。

最近我發現了一款自帶香味的火柴,甚至可以當香膏,最喜歡的是火柴盒的印花,有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可選,是陰雨連綿的天氣裡最讓我舒心的好物。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Buly1803的復古印花火柴,有不同風格的畫

骨瓷杯也是對抗生活無力感的神器。比起其他材質,骨瓷杯太嬌貴了,不僅容易碎,喝完茶、咖啡還要馬上洗,不然色素可能殘留在杯子上,可卻又是下午茶的重點主角。

老時光真是“作”得迷人

▲ Wedgwood宣傳圖

歐式的骨瓷杯容量不算大,讓你捨不得大口把茶或咖啡喝下去,先小小的嘬一口,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糖和奶。我喜歡用配套的瓷勺把糖和奶轉勻,再把瓷勺放在碟子上,聽到勺子碰撞碟子的微弱但清脆的聲響,才正式享用杯中物。等骨瓷杯見底時,身體內已經注滿能量。

其實,復古不僅是想要回到過去生活,它更像是一種態度——因為現代的速度太快了吧,反而要特地給自己找些小麻煩小小作一下、自虐一下,無非就是想提醒一下自己,生活值得認真對待,可以慢慢地過,而人間值得。

[About Miss F ]

和你一起收集生活靈感

我是F小姐,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