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張近東:領航蘇寧百貨業轉型O2O

長江商報記者 鄭瑋 綜合報道

當前,56歲的張近東,29歲的蘇寧,為了共同的進階,兩者誰都沒有歇腳之意。

今年伊始,蘇寧易購董事長張近東豪氣宣佈,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有限公司下屬全部37家百貨門店。此次易手雖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可以明確的是,交給更加擅長智慧零售的張近東去打理,萬達的這盤棋又活了。

多年來,張近東一直不斷調整著蘇寧這艘大船的航向。

1990年,蘇寧只是誕生於南京的一家面積不過200平米的空調銷售門店,在過去近30年間,歷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多個時代大潮,蘇寧在質疑和挑戰中,穩步轉型,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如今的蘇寧,堪稱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的典範。

而最近年報也再次印證了張近東的戰略抉擇:蘇寧2018年淨利潤破百億,為近五年最高。

正如張近東給蘇寧寫下的企業願景——“百年蘇寧,全球共享”,這位歷經風雨的企業家,正帶著蘇寧走在成為百年商業帝國的路上。

百貨業大變革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正是萬達百貨獨步江湖的高光時刻。

剛剛改姓“蘇寧”的萬達百貨,首戰蘇寧一年一度的“418大促”。萬達百貨將作為蘇寧百貨線下場景領域的重要補充,推動蘇寧百貨在雙線渠道煥然新生,深耕百貨全場景佈局。

萬達百貨的首個活動主題恰恰是“萬物復甦”。簡單一個“蘇”字,卻蘊含著蘇寧百貨的抱負以及對百貨行業變革的決心,一是通過補齊百貨品類的拼圖做強做大零售版圖,二是通過智慧零售模式改造傳統百貨業。

過去十年,中國電商野蠻生長,百貨業飽受衝擊。萬達百貨在改弦易幟之前,萬達便多次試圖通過飛凡電商重整百貨,乃至幫助萬達實現科技轉型的目標。

如今,百貨業轉型升級的大計,落到了蘇寧身上。過去幾年,蘇寧智慧零售模式在家電、3C、快消等業態上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成為推動零售變革的創新驅動力。

伴隨著萬達百貨併入蘇寧麾下,蘇寧百貨目前已形成了包含蘇寧易購廣場、萬達百貨、線上蘇寧易購、貓寧等渠道線上線下全場景的智慧零售生態。同時,結合自身強大的會員大數據優勢、人工智能等技術,為百貨業注入全新的數字化變革;通過智慧零售OS將蘇寧的科技、金融、物流服務能力的輸出賦能線下百貨。

在張近東的藍圖裡,未來兩三年內,蘇寧百貨聚焦兩件事——快速構建線上平臺+對線下百貨門店進行升級改造,推進供應鏈變革,與蘇寧物流、線下等業務形成聯動,將百貨打造成新的增長高地。

蘇寧時尚百貨的強勢崛起,讓百貨業曙光再現,也必將成為重塑百貨業格局的關鍵力量。

在既定的大方向裡“任性”

“蘇寧這些年的變化並非一下從地底下冒出來的,而是多年來堅持轉型的結果,用現在很火的說法就是,蘇寧對互聯網轉型是很‘任性’的。之前,我曾將蘇寧的轉型比做建大樓,打地基、打框架時的毛坯房,看上去可能感覺很粗糙,但是一旦精裝修好了,就一定會賞心悅目。”張近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如是說。他認為,堅持互聯網轉型的這份”任性“,讓蘇寧在近年來宏觀經濟和消費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破繭化蝶,迎來了黎明的曙光。

也正是這份任性,2013年,蘇寧決定推行線上線下同價。這在全國大型零售商中尚屬首例,儘管蘇寧為了實現“同價”已經準備了近半年,但由於同價是基於供應商合理定價,因此不會有太高的毛利,嚴格執行的同價舉措也會大大增加階段性虧損的概率。

馳騁商場多年的張近東不是不清楚這其中潛藏的風險,但有別於簡單的促銷,此次同價是蘇寧長期的基本經營方針。他更篤定的是,未來的零售企業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沒有線上就沒有線下,有了線下才能有更好的線上。

大象轉身並不容易,通過線上線下同價等戰術的摸索,蘇寧逐步建立了新的市場規則,並在轉型O2O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狂飆突進的蘇寧在2018年就新開了近8000家門店,目前門店總數已經超過了11000家。

張近東對此的邏輯是,各業態的店面模型是不斷迭代升級的產品,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勞永逸的,只要與智慧零售發展的方向一致,明確好實施路徑後就可以快速推進,在過程中優化,不能因為一些細節的不完善錯過整體的發展時機。

人人微創新

在張近東看來,創新開拓不應該僅僅出現在大戰略大格局上,在蘇寧內部也可以人人微創新。

2015年春節前,“關你屁事系列”走親戚專用袋在蘇寧超市悄然上架,當看到成品時,彼時的蘇寧雲商(現已更名蘇寧易購)副董事長孫為民直言“無法接受”。

然而,最終的銷售數據卻大出所料。首批試印的2萬個手提袋在面市後就被搶購一空,甚至又追加印了10萬個。

另一組“不可思議”的數據,來自於2014年雙十一期間的“打臉廣告”。在當年的這一起網絡營銷大事件中,蘇寧易購自創的“打臉體”在紙媒上刊登之後隨即席捲互聯網,有關#打臉雙11#的話題在微博上迅速引爆,最終閱讀量超過2.1億,討論度達到4.9萬次。

年輕的基層員工是這一系列數字的創造者。將創新變成日常工作,人人“微創新”迅速以常態化的趨勢出現在蘇寧大大小小的辦公區裡。

“創新,並不是玩概念,而是要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堅持到最後才有價值。”張近東說。

張近東。視覺中國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