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關於中國隊的消息,還是紛至沓來了。

這邊,裡皮的消息密鑼緊鼓,先是意大利媒體爆出裡皮決定迴歸中國,執教國家隊,音猶在耳,裡皮就已經出現在北京首都機場,接下來要和中國足協談判。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那邊,卡納瓦羅的消息淡定從容,剛剛在重慶率領恆大艱難取勝以後,他便宣佈自己放棄國足主帥的位置。

那麼答案便已經很明朗了,薑是老的辣,一番討價還價以後,最終帥印還是要落回到裡皮的手中。

裡皮,卡納瓦羅,裡皮。這出眼花繚亂的二人轉,也要到落幕的時候了。

卡帥:在你們放棄我之前,我就把你們給放棄了。

此前卡納瓦羅掌印,裡皮顧問的設想,短短几個月便化為齏粉,卡納瓦羅順水推舟,借坡下驢,自己發表聲明,放棄了國家隊帥印,不過,到底是他放棄了國家隊,還是國家隊放棄了他呢?

可以說,當初看起來的完美構想,在事實面前不堪一擊,且不論卡納瓦羅和裡皮之間的關係如何協調,且不論卡納瓦羅如何分身兼任國家隊和恆大主帥,但區區一箇中國杯,就讓有關部門對於卡納瓦羅的信心降到了最低點。

現在,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卡納瓦羅在整個事件中的位置和表現。

當初的設想,裡皮既然是顧問,那麼有關部門自然不會輕易放棄,裡皮也樂意自己繼續跟國足捆綁在一起,這意味著他仍然有舉足輕重的話事權,帥印落在卡納瓦羅手裡,裡皮可攻可守,不愧是銀狐,職場藝術和他執教的水平一樣,爐火純青。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身後既然有裡皮,那麼卡納瓦羅其實是備胎。備胎轉正,必須兩個條件,一個是表現夠爭氣;二是正主會退讓。可惜,兩個條件,卡納瓦羅一個都不具備。

中國杯上,中國隊先輸泰國,再輸烏茲別克,兩戰皆墨,這出乎卡納瓦羅和有關方面的意料,中國杯上的對手一挑再挑,就是希望能讓國家隊恢復點信心,然而無論從內容上還是結果上,都乏善可陳,你讓人怎麼認可卡納瓦羅的能力?

卡納瓦羅情商智商皆高,輸給烏茲別克以後,他就已經考慮退路:“如果有機會執教中國國家隊的話,我會如何如何……”顯然,這兩場敗仗已經敏銳地讓他覺察到,當初看起來十拿九穩的事情,完全不靠譜。

在卡納瓦羅的聲明中,他說一個月前已經向恆大俱樂部提出他放棄了國家隊的帥印,一個月前是什麼時候?恰恰就是中國杯結束以後,可以說,聰明的卡納瓦羅熟練地運用了格林公式:

在你們放棄我之前,我就把你們給放棄了。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這一個多月表明上的偃旗息鼓,內裡卻是暗潮湧動。卡納瓦羅和有關部門之間的互相嫌棄,克林斯曼借勢現身,但最終的贏家還是手中始終拿著風箏線的裡皮。

至於卡納瓦羅的體面退出,對於他自己來說,當然是好事情,這世間固然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故事,但這樣的事情要發生在近期的中國足球?

那應該是痴人說夢吧?

還是裡皮最“靠譜”

卡納瓦羅說:“在你們放棄我之前,我就把你們給放棄了。”,而有關部門的想法是,對不起,我們也是這樣想的。

在你放棄我們之前,我們就把你給放棄了。

試探了一圈,有關部門發現,還是這隻銀狐,最適合目前的中國國家隊。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亞洲盃以後,裡皮離任。最初的方案是裡皮擔任顧問,卡納瓦羅作為中國隊的執行主帥,圍繞著這一選項,有關方面進行了多方工作。

譬如,恆大俱樂部以此為契機,吃進了韋世豪等五名年輕國腳;中國杯上,卡納瓦羅初試身手——以恆大為國家隊班底,讓熟悉恆大的卡納瓦羅過渡到國家隊主教練,後面還有裡皮在壓陣,一切看起來都非常完美。

但是中國杯上,中國隊先後負於泰國和烏茲別克,卡納瓦羅交出的答卷顯然是不合格的,於是所有設想的基礎都被動搖了,卡納瓦羅在恆大尚且還沒有交出令人信服的答卷,在中國杯上也令人疑慮,如此情形,怎麼能讓人相信身兼二職的卡納瓦羅能處理好如此複雜的局面?

中國杯後,國家隊的帥印問題暫時擱置,這時候突然出現了克林斯曼的名字。本來國外名宿來中國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從克林斯曼這次的姿態看,有關部門有意無意地把他的名字和國足帥印聯繫在一起,再加上中間又傳出了拜仁要和國家隊比賽的消息,從中不難判斷出,一,克林斯曼已經進入了有關部門的視野;二,既然節外生枝,那更清楚表明了有關部門對於卡納瓦羅的信心已經動搖。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卡納瓦羅從必選項變成了備選項,然而要把2022年的寶壓在克林斯曼,風險更高,畢竟克林斯曼跟中國足球毫無交集,讓他短短几個月就要熟悉高深莫測的中國足球,帶領球隊去衝擊世界盃,這不是比卡納瓦羅更不靠譜嗎?

最後,皮球經過了卡納瓦羅和克林斯曼的過渡下,又回到了裡皮腳下,現在,是考驗裡皮是否願意再冒一次險的時候了。

2018年,在裡皮的合約越來越臨近結束的時候,那時候,對續約比較熱情的是裡皮,而有關部門則在冷處理,畢竟和裡皮續約最大難題是,第一,他的薪資到底誰出呢?第二,國家隊的管理外包給了裡皮團隊,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有關部門當然也要考慮來自內部的壓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來自於民意的壓力:

換誰都一個鳥樣,何必花這麼多錢去請一個意大利的糟老頭子呢?

有關部門對於現在這支國家隊人員的能力和年齡結構也心知肚明,所以這兩年苦心孤詣,出臺了一系列造詣。

一,U23政策。讓很多本來打不上主力的年輕球員成為了千萬富翁。

二,歸化球員。這是裡皮的建議之一,最終,北京國安成為吃螃蟹的先行者,李可和侯永永順利入籍。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三,組建國家集訓隊。軍訓,海外拉練,最終無疾而終,無聲無息。

四,國家隊打聯賽,在民聲鼎沸的情況下,暗渡陳倉,這裡表過不提。

五,創造機會讓隊員去留洋。上港心領神會,放走武磊,武磊成為全村人的希望。

這些政策,有的裡皮贊成,有的裡皮反對,這位國家隊歷史上權力最大的主帥,在後期,因為中國杯上的慘敗,加上有關部門高層人士變動以後對他的冷淡,開始明白:以退為進,未嘗不可。

對於續約遲遲沒有得到回應的裡皮,最終在亞洲盃之後,離開了中國,不過,有關部門還是留了一個活釦,那就是邀請裡皮擔任新一屆國家隊的顧問,雙方仍然留有餘地,如同劉備白帝城託孤:“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回到意大利的裡皮,當然不會徹底斷絕和中國足球的關係,他在意大利甚至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而有關部門為了2022年世界盃一頓猛如虎的操作以後,驀然發現,自己能掌控的,也是最靠譜的一件事情,莫過於儘早確定國家隊主教練,好好去踢比賽。

如果2022年世界盃真的擴軍為48個隊,亞洲有8個名額,中國隊還是進不去……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人,總是會變的,有關部門在變,裡皮當然也要變。

裡皮離開中國,以身心俱疲為由,不過他還沒宣佈退休,要繼續執教的話,再來一次中國又何妨呢!以國家隊目前的實力,要想進入2022年世界盃,無論擴軍與否,都需要一位熟悉中國足球的名帥來執掌,這個角色,裡皮仍然是最勝任的哪一個。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按照原計劃,國家隊六月份會有兩場熱身比賽,本來比賽將安排在西安,但後來改成了廣州,眾所周知,喜歡在廣州踢熱身賽的,只有裡皮,畢竟從中國足協的角度出發,國家隊的熱身賽最好遠離北上廣,因為實在沒有什麼票房號召力。

小卡拂袖而去,裡皮重新歸來,國足的二人轉,你看清了嗎?

所以,故事最終的結局就是,小卡成為一個剛烈的阿斗——你們要我辦的事情,臣妾辦不到。而裡皮微笑著回來,登上大位:

諸葛亮六出祁山尚且無功,我裡皮二進宮又有何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