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方案詳解

【科學養豬,少用藥,多收益!好產品是我們的優勢,好技術是我們的特色!歡迎光臨豬病課堂】

養豬過程中豬皮膚髮紅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下面小編就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的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做下闡述:

1 豬附紅細胞體病

1)豬附紅細胞體病又稱“紅皮病”。病豬精神不振,食慾下降,體溫升高至40 ℃以上,全身皮膚潮紅或紫紅色,四肢特別是耳朵邊緣發紫,時間長可能出現壞死,毛孔處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尿色變深,呈黃色;發病初期皮膚上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發病中期紅點變成紫斑,背上毛孔有鐵鏽色斑點;後期病豬貧血,皮膚和黏膜蒼白,血液稀薄,凝固不良。

2)防治方法。目前本病沒有疫苗預防,只能用藥物防治:①三氮脒(血蟲淨),本品毒性較大,安全範圍窄,5mg/kg 肌注,每次間隔48 h,一般注射2次即可;②長效土黴素注射液,0.1~0.2 ml/kg 肌注;③10%鹽酸多西環素,每噸飼料添加1 kg,連用5~7天。

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方案詳解

2 豬弓形體病

1)豬弓形體病為血液原蟲引發,病豬體溫升高為40.5~42.0 ℃,高熱稽留,精神沉鬱,食慾廢絕,呼吸困難,耳、胸、腹下等皮膚上出現紅斑,繼而變為暗紅色或紫黑色,少食糞幹,後期下痢,鼻孔流漿液性或水樣黏液,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

2)防治方法。應用磺胺類藥物,如磺胺- 6- 甲氧嘧啶或磺胺- 5- 甲氧嘧啶,60~80 mg/kg 肌注,首次倍量,連用3~5 天。預防淨化,磺胺米諾拌料7-9天。

3 豬瘟

1)豬瘟又稱“爛腸瘟”。病豬體溫升高到40.5~41.0 ℃,持久不退,食慾減退或停食,精神沉鬱;眼結膜發紅,有膿性分泌物,先便秘,後腹瀉;腹部、四肢,甚至全身常有紅色或紫色的出血點,逐漸擴大連成片或出血斑,有的耳朵由紅色變成紫色,甚至藍紫色,逐漸壞死,指壓不褪色;病程7~10 天,死亡率較高,用藥物治療無效。

2)防治方法。本病無特效藥物防治,主要靠疫苗預防,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推薦豬瘟的免疫程序:①種豬:種公豬1 年2 次;經產母豬:產後20 天 免疫1 次;後備母豬:按仔豬免疫程序,至8 月齡配種前加免1次。②仔豬在20 日齡首免,60 日齡二免,適時進行抗體檢測,凡抗體不合格的豬,需及時補免。

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方案詳解

4 豬副傷寒病

1)豬副傷寒病體溫升高到41 ℃,精神沉鬱,食慾廢絕,腹瀉為黃綠色惡臭稀便,一般發病的2~3 天,在鼻鏡、耳朵、頸部、腹部和四肢內側皮膚上出現紫色斑,皮膚可見紫紅色斑;慢性型的病豬皮膚乾燥無彈性,在腹內側、四肢內側發生紅疹點或疹塊,類似溼疹樣。

2)防治方法。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預混劑或多西環素或阿莫西林拌料,發病後及時隔離治療,肌注恩諾沙星(2.5 mg/kg)或頭孢噻呋(3~5 mg/kg),1次/天,連用3~5天。

5 豬鏈球菌病

1)豬鏈球菌病敗血型發病急,病豬突然減食,體溫升高到41~42 ℃,呼吸困難,結膜發紺,臥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紅色泡沫樣液體,在病豬頸部、耳朵、腹下、四肢末端皮膚呈紫紅色,有出血點,出現跛行,關節腫大的現象,腦膜炎型的會出現神經症狀。

2)防治方法。①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外傷,搞好環境衛生消毒,經常有本病流行和發生的豬場可在飼料中添加複方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可溶性粉或恩諾沙星預混劑拌料;②可應用疫苗進行預防,建議母豬產前4 周進行免疫,仔豬在30日齡和45日齡各接種1 次;③發病後及時隔離。

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方案詳解

6 豬丹毒

1)豬丹毒皮膚呈多發性紫紅色菱形隆起,胸側、背部、頸部至全身出現界限明顯,圓形、四邊形,有熱感的疹塊,指壓退色,疹塊突出皮膚2~3mm,俗稱“打火印”,嚴重的豬背部連成紅色背斑。

2)防治方法。首選治療藥物為青黴素,藥效快,每10 kg 體重按30~40 萬IU 肌注,也可在每噸飼料中添加200 g青黴素V,連用10~14天;次選藥物為四環素。

7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1)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病豬體溫升高達40.5~41.0 ℃,嚴重的呼吸困難,咳嗽,心衰,鼻、耳、後軀皮膚髮紫、發紅,精神沉鬱,臨死前體溫下降,嚴重者從口鼻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

2)防治方法。選用磺胺類抗生素或氟甲碸黴素肌肉注射,連用3 天以上,同時飼料中拌支原淨或強力黴素,連續用藥5~7天。

引起豬皮膚髮紅的常見疾病種類發病特徵,預防及治療方案詳解

8 曬傷

1)豬曬傷時表現為皮膚髮紅,一般是在烈日下曝曬引起的皮膚曬傷。

2)防治方法。及時將豬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採取防暑降溫措施,如搭遮蔭棚、降低豬舍溫度、供給充足飲水、水中加入抗應激防暑的藥物,如藿香正氣口服液或小蘇打等。

【精彩文章】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