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展!是那個酷愛金粉與女人的克里姆特!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1918年,一場席捲了大半個北半球的“西班牙流感”接連奪走了四位奧地利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生命: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貢·席勒、科羅曼·穆塞爾以及建築師奧托·瓦格納。那一年,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任帝皇棄位,各國在法國的雷東德車站內簽署停戰協定,宣告了一戰的結束,整個世界的格局隨之改變。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展覽海報

為紀念克里姆特、席勒逝世100週年,東京都美術館、朝日新聞社、TBS電視臺以及維也納美景宮聯合舉辦了“克林姆特:維也納與日本1900”特展,共計120件展品,當中克里姆特油畫超過25件,9件克林姆特油畫來自維也納美景宮,為日本歷年來最大克里姆特展,包括從早期的自然主義作品到黃金時期的代表作,有聞名遐邇的克里姆特《朱迪斯I》、首次亮相日本的《女人的三個階段》(人生三部曲:以象徵性手法把人的幼年、青年和老年三個階段濃縮在一幅畫中)、《真相》、《嬰兒》《尤吉尼亞・普利瑪維斯的肖像》等。同時,還有與克里姆特同時代、活躍在維也納的藝術家作品以及給與克里姆特極大影響的日本美術品等。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

聊起克里姆特,第一印象就是金子、充滿情慾的女人體。其實,早在維也納工藝學校讀書時,接受傳統學院派訓練,克里姆特的偶像是當時一流的學院派畫家漢斯·馬卡特(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最寵愛的畫家),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建築裝飾畫家。所以,他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採用傳統的表現方法,從寫實的對象和傳統的主題開始,以嚴謹的造型和濃厚的色彩為主要特徵,這也為其後平面性和裝飾性作品打下深厚的基礎。

1883年,年僅21歲的克里姆特就和友人法蘭茲・麥希(Franz Matsch)以及弟弟恩斯特(Ernst Klimt)一同設立了以室內裝飾為主的“藝術家工作室”,很快就紅火起來了。工作室不缺訂單,因為當時的帝國希望在各地興建或翻新歌劇院的時候都要表現出帝國的輝煌,於是三位藝術家用“馬卡特風格”的繪畫裝飾維也納的宮殿。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海倫・克里姆特的肖像》

1898年,瑞士伯恩美術館藏(私人寄藏品)

創作於1898年的克里姆特《海倫・克里姆特的肖像》,採用傳統肖像畫的“側顏”形象,在表現手法上受到莫奈為主的印象派繪畫的影響。

1892年對於克林姆特來說是個分水嶺,克里姆特的父親和弟弟恩斯特相繼去世,這對克里姆特造成了巨大打擊,悲劇也深深影響了克林姆特的藝術理念,對“生命”、“死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克里姆特自然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不僅要負擔母親、妹妹的生活開銷,還要照顧弟弟的遺孀及小女兒,也因此開始與海倫的妹妹艾米麗(Emilie)密切交往,成為其一生伴侶。1894年,競聘維也納藝術學院教授又不成,生活、事業雙不順,克里姆特陷入了精神危機。這段時間,他了解到西歐現代藝術的進展,向各前輩大師的藝術風格進行探索學習,開始認識到日本藝術的價值,這促成了他藝術風格的轉型,轉向嶄新的象徵主義創作風格。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愛》1895年,Wien Museum收藏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品

創作於1895年的《愛》便是其風格轉型探索的見證,是較早使用金箔的作品:在沉浸於夢境中的情侶上方、漂浮著幾個代表他們自以為能夠逃脫的命運悲劇的面孔,畫面上依稀可以看到這些可怕的臉,它們分別象徵著瘋狂、疾病和死亡,但在更上面的地方還有一個女孩,一個女人和一位老婦人,這些暗示著時光流逝所帶來的難以逃避的衰老;兩旁的金色裝飾帶上點綴著的玫瑰花則暗示美好感受的稍縱即逝。另外,從構圖來看,兩側留出很寬的邊框,平塗金色,點綴花草,雖是用了傳統寫實的手法,但不對稱的佈局,不完整的裁切,與日本浮世繪及“光琳光悅派”的屏風畫類似。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雅典娜》1898年

Wien Museum,攝影:Peter Kainz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品

分離派的象徵是雅典娜,代表著智慧、技藝、戰爭的希臘女神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為分離派第一屆展覽設計的宣傳海報

從1891年至1897年,克里姆特曾是維也納最權威的“藝術家合作社”的成員。由於他對藝術的態度改變了,他深信藝術家合作社對奧地利藝術發展的不良的影響,主要因為該合作社多年來不准許外國作品在奧地利的場地展示,名為保護本國藝術家的市場,由此造成無法全面瞭解當時西方藝術的發展情況。出於對維也納本土藝術現狀的不滿,克里姆特和卡爾·摩爾(Carl Moll)、約瑟夫·恩哈特(Josef Engelhart)等人在1897年3月成立了分離派,克里姆特任首任會長,其中多數成員曾在法國學習過藝術,為維也納帶來了當時國際上前衛藝術的最新動向。1898年首屆展覽雖說挑戰了傳統維也納人的口味,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大眾並不排斥,就連觀念保守的皇帝也親臨現場,並對展覽留下了好印象。此時的克里姆特在畫風上延續裝飾性的象徵主義風格,後來又融入東方藝術的色彩感覺,發展出獨特的畫風。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赤裸的真理》,1899年,維也納劇場博物館藏

克里姆特《赤裸的真理》(1899年)畫框架頂部的“你無法通過行動和藝術取悅所有人——為少數人做好。想要取悅眾多人是壞的”,出自德國詩人希席勒,就是維也納分離派的宣言,一種對市儈資產階級的所追求“時尚”的反對。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 《赤裸的真理》1898年

東京新國立美術館展品

©Wien Museum / Foto Peter Kainz

雖然在前一年克里姆特已繪製過了相同的主題,這件作品中的女人被畫得更具誘惑力,新添了底部的蛇,讓人想起了伊甸園中的亞當夏娃的故事。畫作最下方的蒲公英絨毛隨風飛揚,象徵著新思想的快速傳播,而在傳統肖像畫中,鏡子和蛇同時出現代表著謹慎。鏡子是世紀末象徵派的主題之一,鏡子包含著和揭露了秘密的自我,看著鏡中的影子意味著拋棄社會的面具來認識最深處的真相。如果說蛇在當代象徵著睿智和慾望,那麼在鏡中映射出的真理則既是潘多拉魔盒,也是心靈之燈,反映危險的誘惑和意識中最隱秘的內容。此畫於第四屆分離派展覽中展出,並被德國赫爾曼·巴爾(Hermann Bahr)(1863–1934)所購買。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朱迪思Ⅰ》(1901)草圖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林姆特,《朱迪斯I》,1901,維也納美景宮收藏

在整個展覽中最魅惑人心的要屬克里姆特《朱迪思Ⅰ》(1901),據說此畫的模特是阿黛爾夫人,沒錯,就是那張背景各種金子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畫中人物紅潤的身體像是置身於珠光寶氣間的一朵蘭花,鉑金的運用襯托出迷人又致命的女性身體,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佔據主流的頹廢思潮。作品是以聖經《舊約》中的傳說人物為依據:朱迪斯是修利亞城一位美貌的寡婦。公元3世紀時,亞述王國的大將霍洛芬斯圍攻修利亞城,朱迪斯為援救城市,潛入敵營,以美貌接近霍洛芬斯,刺死大將後,即挾其首級進城,從而使修利亞城得以解圍。克里姆特沒有強調朱迪斯的英雄行為,而突出她意亂情迷的瞬間和背後的殘忍,注意她的手中還舉著的人頭。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從左至右:克林姆特《朱迪斯Ⅰ》1901

斯托克《罪惡》1893

這幅畫明顯摹仿自德國象徵主義畫家弗朗茨·馮·斯托克的《罪惡》(1893 年)。除了不具備克林姆特加入的裝飾元素,斯托克這幅《罪惡》奪目的金色邊框,對氛圍的渲染都給了克林姆特許多啟發。他們的淵源還遠不止於此,其實,維也納分離派並不是第一個分離派,第一個分離派是建立於1892年的慕尼黑分離派,而斯托克正是慕尼黑分離派的創立者之一,就在維也納分離派成立那年(1897),克林姆特訪問了慕尼黑。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和艾米麗合影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艾米麗的肖像》1902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品

相較於美豔的朱迪斯,克里姆特筆下的艾米麗則顯得太樸素了。克里姆特終身未娶,艾米麗是克里姆特的朋友、終身伴侶,畫家唯一願意與之合葬的人。畫中艾米麗直率的眼神和放在腰間纖細的手讓人感到她的自信與堅強,這與那些炫目的、神秘的、高貴的“帶刺玫瑰”相比,艾米麗雖然傲慢,但不會給人微信的感覺。畫中土耳其風長裙是克里姆特為她服裝工作室設計的,這間工作室是艾米麗1904年創辦的,直到1938年納粹到來之前,它都是服務於城裡最時尚的貴婦小姐們。大約從1897年開始,克里姆特幾乎每個夏天都會和艾米麗一家在阿特湖度過,這段時間充滿了甜美的安寧,他也創作出了幾乎佔他全部作品四分之一的風景畫。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阿特湖城堡III》(1909/10),描繪瞭望遠鏡中風景的這件作品,以讓人聯想到印象派的點描和扁平的畫面為特點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的朋友雷米吉烏斯·格林於1902年創作的水彩畫 《克里姆特根據草圖繪製油畫》,意在諷刺克里姆特與模特之間的關係

克里姆特在埃米莉和瑪麗・齊默曼之間做了大量的幹旋工作,瑪麗是他那三個私生子中兩個的母親。克里姆特去世後,至少有不少於14項的聲明說他是一些私生子的父親,其中只有三個得到了合法撫養——兩個是瑪麗·齊默曼所生,一個是瑪麗·尤西奇所生(這個孩子得到了古斯塔夫的父姓,後來成為一名電影導演)。克里姆特總是充滿愛意地給瑪麗寫信,不厭其地彙報自已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細節,而寫給艾米麗的信,則僅僅是溝通一些關於旅行事宜安排的信息和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艾米麗的裙子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展品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但是感情的事,又有誰能講清楚呢?極有可能克里姆特和艾米麗還有更多的私人信件存在,只是後來都被銷燬了(傷心或意外銷燬?)。

克里姆特與日本藝術的淵源

有意思的是,在克里姆特眾多作品中,東京都美術館卻選擇了克里姆特《貝多芬裝飾帶》作為展覽宣傳片,此畫在克里姆特個人的創作生涯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也是世紀末維也納文化藝術的象徵,主要因為此畫靈活運用了日本浮世繪的構圖。《貝多芬裝飾帶》是克里姆特為1902 年第十四屆分離派展覽而創作的壁畫,當時展覽的主題是向貝多芬致敬。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展覽現場 圖片來自:美術手帖online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貝多芬橫飾帶》,1984年(展品為原尺寸複製,原作作於1901年~1902年),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藏,攝影:Johannes Stoll

34米長的《貝多芬橫飾帶》,主題以理查德·瓦格納對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詮釋為基礎,跨越三面牆, 從左邊的側牆開始描繪了人類追求幸福的連貫敘事。在左側牆壁《渴望幸福》中,懸浮於空中的幽靈平穩地貼近上沿,疏密對比強烈,修長的身姿藉著直線邊框蜿蜒而行。而在畫面右下側,苦難的人類在向金甲英雄送行,克里姆特用英雄背後兩位女神的衣衫佈置了一個豎長的曲線裝飾框,金甲的直線與邊框曲線相切相應,這都是對日本浮世繪掛軸視覺圖式的靈活運用。儘管眾多追隨克里姆特的藝術家們對《貝多芬橫飾帶》極盡讚美,但當時公眾和新聞界卻持批評態度,它是克里姆特最終退出分離派的誘因之一。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約1915年拍攝的克里姆特書房,內有他收藏的日本繪畫和瓷器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林姆特,《黃金戰士》,1903,日本愛知縣美術館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姐妹》1907年 布面油畫 125 x 42 cm

克里姆特基金會收藏

克里姆特將日本版畫中垂直圖式,大膽地運用於作品中,用之表現人物與背景的結構關係。

分離畫派也為克里姆特研究東方藝術,特別是日本藝術,提供了方便,比如1900年,分離派的第8屆展覽就是東方學家阿道夫·菲舍爾收藏的日本藝術展;1903年的第16屆展覽名為“印象主義繪畫和雕塑的發展”,展出了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等浮世繪藝術家作品。克里姆特曾在1903年的一封書信中講了他每天的日程,提到:“如果不畫畫,學習日本藝術就是例行的早課。”他對日本藝術史的瞭解,直接體現在他黃金時期的作品及晚期肖像畫的處理中,比如《貝多芬裝飾帶》(1902)、《尤吉尼亞・普利瑪維斯的肖像》(1913/14),這件彙集了從各種東方藝術品中衍生而來的圖案的作品,諸如鳳凰。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林姆特《尤吉尼亞・普利瑪維斯的肖像》

1913/14年,豐田市美術館收藏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女人的三個階段》(1905)

現藏於羅馬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

繼1892年父親、弟弟去世後,兒子也在1902年夭折的痛苦現實,中年的克林姆特不得不再次陷入“生與死”這一終極問題的思考中。創作於1905年《女人的三個階段》,首次現身日本,長和寬約為170釐米,是克里姆特除了壁畫之外最大的繪畫作品之一。該作品描繪了安靜地睡覺的孩子、抱著孩子的年輕裸體女人和一隻手遮住臉的老夫人的形象。三人背後的灰色和黑色的平面,也可以看作是死亡或毀滅的象徵性表現。克里姆特以生命的循環為主題,在作品中寓意了人生中幼年期、青年期和老年期這3個不同階段。

實際上這些裸體人物在當時引發了很大爭議,但是它珍貴的藝術價值還是經住了歲月的拷問,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和欣賞。如今《女人的三個階段》已經成為探討“生命的輪迴”主題的藝術中的世界經典。

東京都美術館克里姆特大展其他展品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家人》1909-1910年

布面油畫90 x 90 cm

Belvedere Palace收藏

©Belvedere,維也納,照片:Johannes Stoll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穿白色衣服的女人》1917-1918年

布面油畫 70 x 70 cm

Belvedere Palace收藏

©Belvedere,維也納,照片:Johannes Stoll

克里姆特晚年的人物畫用筆輕鬆、更為灑脫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雨後》1898布面油畫 80 x 40 cm

Belvedere Palace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庭院風景》1916年

布面油畫 100 x 100 cm

Kam Collection Foundation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展覽海報

同樣作為維也納文化運動潮流的領導人,埃貢·席勒經常被人們與克里姆特相提並論。1908年,他們首次相遇,克里姆特對他的作品相當讚許,甚至約定了相互交換素描,可以看出克里姆特對他的認可程度。這次見面對席勒很重要,他成了克里姆特的學生和摯友,而且當時身為維也納前衛藝術家團體領袖的克里姆特為席勒提供了參加第二次綜合藝術展等很多機會。這次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現代維也納:克里姆特、席勒通往世紀末的道路”大展中展出了席勒於1911年創作的《自畫像》、藝術評論家阿瑟・羅斯勒(Arthur Roessler)的肖像畫和素描等共22件作品。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席勒《自畫像》,1911年,Wien Museum

雖然他們的作品在外觀和效果上截然不同:克里姆特的畫作看上去十分精緻,而席勒的作品往往很大膽,但是仍可以依稀看到兩位藝術家作品之間的互文關係。特別是席勒早期的繪畫,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克里姆特繪畫模式和風格的影響,直到逐漸在表現主義中形成自己的藝術語言,筆觸更為跳躍,色彩大膽,彷彿在審問畫面人物的內心世界。

(注:文章圖片來源於東京都美術館官網、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官網)

克里姆特展:維也納與日本1900相關信息:

展期:2019年4月23日-7月10日

開放時間:9:30〜17:30(週五-20:00),最終入場到閉館30分鐘前為止,休館日:5月7日、20日、27日、6月3日、17日、7月1日

會場:東京都美術館(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8-36)

門票:普通 1600日元 / 大學生・專門學校學生 1300日元 / 高中生 800日元 / 65歲以上 1000日元 / 中學生以下免費

愛知會場(暫定)

展期:2019年7月23日〜10月14日

會場:豐田市美術館

地址:愛知縣豐田市小坂本町8-5-1

現代維也納 克里姆特、席勒 通往世紀末的道路

東京會場

展期:2019年4月24日~8月5日 週二休館日 (4月30日開館)

會場:國立新美術館 企畫展示室1E(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22-2)

門票:普通 1600日元 / 大學生 1200日元 / 高中生 800日元 / 中學生以下免費

大阪會場

展期:2019年8月27日〜12月8日

會場:國立國際美術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4-2-55)

休館日:週一(9月16日、23日、10月14日、11月4日開館,次日休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雅昌帶你看展覽”足不出戶看遍天下好展覽!

东京大展!是那个酷爱金粉与女人的克里姆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