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本週講解綜合分析專項的下分題型——句子理解題。做這個題型時,同學們常常會有這兩個問題,

一是作答邏輯混亂,缺少層次劃分,不易於踩分;二是要點歸納不夠完整,概括不夠精煉。這兩個問題都值得大家注意,因此,在咱們作答時,要特別注意句子理解題答題的邏輯要求,即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層面展開作答,此外,我們還要注意根據“給定資料”的具體情況進行精煉、準確地概括,具體我們該如何作答句子理解題呢?老師將通過下面的批改作業展示為大家展開講解。想要老師人工批改可以去申論一點通app或官網提交批改哦!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一、題目

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副省卷)-第四題

根據“給定資料4”,談談你對“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二、低分答題作業

2.1作答展示: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得分:4分(總10分)

2.2老師點評:

優點:1.對句子有一定理解;2.部分內容切題。

缺點:①要點遺漏較多。看同學的作答內容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同學的作答內容過於簡單,字數不到一百字,這明顯無法將要點完整地羅列,導致失分較多。

②作答重心把握不到位。句子理解題的答題內容主要部分應針對“為什麼”這一層面展開,根據句子的觀點傾向來分析,挖掘句子內涵。從作答內容來看,這位同學對“為什麼”這一部分作答過於精簡,從資料中提煉答題關鍵詞較少。

③缺少對“怎麼做”層面的作答。句子理解題的最後一部分應為“怎麼做”,即題幹所給的句子所蘊含的現實啟示,而這一同學的作答未涉及這一部分內容。

總評:從該同學整體作答情況來看,這位同學未能完整掌握句子理解題的答題邏輯,且要點概括不全、作答重心把握不當,還缺少一定的分點分類,未能達到句子理解題作答要求,建議ta完整把握句子理解題的答題邏輯,充分理解給定材料和句子含義,參考解析,加強練習,提高概括提煉的能力。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三、高分答題作業展示

3.1作答展示: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得分:8.5分(總10分)

3.2老師點評:

優點:①要點概括較全面,作答內容詳略得當。與上一位同學相比,這一位同學將作答的主體內容放在了“為什麼”部分,符合句子理解題的答題要求。

②答題邏輯完整,條理清晰。對比兩位同學的作業我們可以看到,該同學不僅有較完善的要點,且作答邏輯完整,涵蓋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層面,條理清晰。

缺點:部分要點未歸納完整;對於“是什麼”部分作答不夠明確,說明對句子的理解不到位。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四、本題作答思路

①認真審題,明確題型為句子理解題,明確字數要求,合理安排作答內容。

②把握作答邏輯,通讀材料,提煉關鍵詞句。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一邏輯為導向,著重針對“為什麼”這一部分在材料中進行關鍵詞句的提煉與概括。

-第1-2段,可直接概括出“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指的是什麼內容。

-第3-4段,闡述鄉村文化的精神價值和人生意義,要注意這一段內容較長,要做到精煉概括,可先對段落內容進行分層,明晰邏輯,再以“價值、意義”這兩個角度作為切入點提煉關鍵詞句。

-第5段,這一段的後半部分明確闡述鄉村所呈現的“文明意義”,因此,直接從中概括提煉即可。

最後,根據句子本身的含義及對材料的分析得出現實啟示,即“怎麼做”。

本題材料明確對“鄉村文明的意義和價值”進行了闡述,同學只要根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幾個層次對材料進行分析概括即可,因此,句子理解題主要考察的還是對材料的分析,以及對要點的提煉能力。

2019省考綜合分析題如何確定作答要點?

五、句子理解題注意事項及技巧

①格式要求:首行空兩格,分層作答。

②作答句子理解題需要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根據答題邏輯進行要點的提煉和概括,因此,這要求同學們要牢記這一類型題目作答的邏輯要求,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此外,還要有意識訓練解讀材料的能力,如:分析材料上下文關係、判斷材料的重點閱讀部分(通常為句子所在段落或周圍段落)等,以及培養對於關鍵詞句的敏感度。理解句子,從句子中的關鍵詞入手突破,且要放在材料所給語境中去理解。

③注意詳略得當,作答內容的主要部分應是“為什麼”,即挖掘句子內涵,分析內容。

④最後,不要忘記作答句子所帶給的現實啟示,即“怎麼做”部分。

六、申論一點通答案(答案示例、參考答案)

一、這句話指出了在鄉村生活中能找到城市現代文明過分重視物質資源而失去的精神價值和人生意義。

二、具體有:1. 感受自然薰陶,使人精神明亮。感悟生命意義與歡樂,重新發現、觀察生活,獲得新生,在大自然中成為精神明亮的人、健康的人。2.能安撫靈魂,獲得面對失敗的力量。民俗、民間文化能豐富溫情的人生體驗,助力個人成長。3.呈現文明意義。保留自然造化的“個異性”,擁有與“永恆”的物質形式相對應的不朽精神,承載“共有共享”的理想。

三、因此,我們要重新認識鄉村生活,挖掘精神意義。(230字)

想看更多作業批改展示,可以點擊文末鏈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