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技術當藝術

不要把技術當藝術

長久以來,在音樂學院,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很多人都把技術和藝術混為一談,認為技術就是藝術。作曲的認為作曲必修的五大件學了就是作曲家(問題是80%的作曲專業大學畢業時這五大件只學了個皮毛,連基本運用都不會,不少人連個簡單的管絃樂配器都寫不好)。演奏的,以為手指快,什麼作品都能演奏,自己就是演奏家。演唱的,以為嗓門大,音域寬,什麼都敢唱,就是歌唱家。

把技術當藝術的錯誤觀念多年來一直氾濫在中國的專業音樂教育中,學唱歌或學樂器,老師基本只教演唱(演奏)技術和基本識譜,不教樂理、和聲和曲式。唱美聲的不認真學習意大利語,會唱不會說。學器樂演奏的,演奏的曲目基本結構都不會自己分析,離開了老師或不聽唱片作為參考,看著譜幾乎不能自學以建立自己的音樂詮釋。

很多老師自己在這方面都是準空白,代代相傳,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偶爾有優秀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努力自學取得。這種平庸的教與學,代代相傳,酷似中國民航空姐的英語30多年來都一個民航英語腔調,任何人聽都是外語——中國民航空乘外語。

曾在多個不同的演奏大師課上看到演奏技術一流的中國學生面對外國專家問作品結構和作品人文背景時張口結舌,而外國學生也許手上功夫不如中國學生那麼溜,但他們可以把作品的結構和人文背景交代清楚,演奏時句子清楚、和聲織體清晰,各音主次明確。二者相比之下,從演奏中看出的是,中國學生輕鬆(技術)而稀裡糊塗(作品詮釋)地把一首曲子演奏出來,而外國學生即便是演奏技術上吃力,但演奏句子清楚而從容,對作品的結構和思想的理解和表達有明確的意識,而不是憑想象或靠模仿。

一個演奏者是否對作品結構和音樂寓意清楚,從其演奏中可以一聽了然,是理解前提下發自內心的演奏,還是模仿前提下憑空想象的演奏,演奏者本人自己最清楚(因為無法自己騙自己),而聽者,有經驗和有鑑別力的聽眾或音樂同行,都能聽得出來,演奏者想矇混是不可能的。

在如今的音樂演奏教學中,有那麼一些老師(特別是初中級階段的老師),只教技術不教音樂,只訓練手指機能,不重視學生音樂理論和文化學習的同步進行,不懂得開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力、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一切是老師說、學生做,鸚鵡教學法,老師都是對的,學生不用思考只照做。結果,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無論學生個體差異如何,演奏方法和音樂表現幾乎都大同小異,這就是批量生產的音樂教育產品。

技術固然重要,但歸根到底,它不過是音樂表現的手段,而不是音樂本身。掌握技術和會用技術同等重要,有技術不會正確運用等於沒有,懂得如何運用技術而沒有技術也不行,那些能教不能演奏的老師就屬於後者。

剛到國外音樂學院留學的中國學生,最初的感受就是技術不是問題,語言和文化全是問題。上課常遇到的共同問題都是,老師讓分析作品的和聲與曲式時,一頭霧水,張口結舌,再問作品的人文背景、音樂風格和演奏風格,更是乾瞪眼。問及關於作品的知識和文化也一概不知。不少老師還以此為榮,說在國內打好技術基礎,文化和音樂到國外學去!

為什麼不能從一開始就演奏技術和音樂文化同時學?俄羅斯和法國的演奏教學強大正是從一開始教學生就讓學生知道技術和音樂不分家,理論和演奏不分家,一開始學就要求見樹見林。這種整體化的學習對培養演奏者的綜合素質極其重要,從小就培養了良好的音準聽力、音質和音色審美意識、理性記憶作品,培養感性與理性結合的樂感。

即便是技術,也分很多方面,不只是手指跑得快,就是技術好,技術所涵蓋的內容很多。如果對技術的認識都是膚淺的,那麼學起來也糊塗,海派演奏就是這麼造成的。真的把技術的訓練和技術的運用學到位了,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藝術”。技術是死的,使用技術是活的,音樂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源於生活和文化,技術與音樂是形式與內容、手段與目的,載體與被載物的關係。

何為藝術?簡單說,做任何事做到了極致都可以是藝術,藝術離不開技術,但技術不是藝術。技術見於形式,藝術見於內容。

技術可以通過正確的訓練獲得,藝術屬於文化範疇的東西,需要生活體驗、學習各種知識,並將其轉化為個人的文化和思想。

對於一個演奏家,沒有演奏技術無法演奏,但只有演奏技術是成不了藝術家的,只有當演奏技術成為表現一個演奏家對生活的認識和思考時,這樣的技術才能轉化為藝術,這樣的演奏才能奏出音樂而不只是樂音。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滷蛋)/(博陽提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