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普洱茶收藏的一些感受

有些人很不屑於談普洱茶的收藏,認為一款茶葉而已,為什麼搞得這麼複雜,能喝不就行了?我覺得不然。首先,普洱茶新茶是不能多喝的,因為新茶性寒,現喝傷胃傷身;喝茶本是養生的,卻傷害了自己,得不償失,所以新茶不宜過多飲用。其次,新茶是不好喝的,而陳化的潛力卻非常大,轉化後的口感與藥用價值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所以普洱茶宜藏後喝而不宜現喝。

普洱茶怎麼存放?家庭存放特別要注意防止發黴,發黴是普洱茶的第一殺手。一般上講,要在避光、空氣良好並適當透風的地方存放普洱茶,注意防潮防溼。適當透風是相對的,千萬不要認為敞開擺放普洱茶是透風,那樣茶香已喪失殆盡,越擺放只會越淡。在聚氣擺放普洱茶的前提下而適當透風 ,熟茶擺放宜比生茶擺放要多透風一些。北方存生茶還要注意防幹,過幹不利於普洱生茶的轉化;熟茶擺放在北方則會香甜得多。要特別注意避免異味,遠離油煙、香水等雜味。

淺談普洱茶收藏的一些感受

普洱茶存放多久才具有實際意義?我個人認為熟茶存放5年就可以喝了,而生茶最少要放10年以上才可以飲用。生茶轉化緩慢,要經歷一個漫長的轉化過程才會出現一種時間所賦予的口感,短期是沒有的。其實,我覺得10年都太短,我喝過自己一款1995年的帕沙古樹生普大沱,其轉化的美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款茶是入口即化的,每一口輕啜都是一次享受,這時候,喝茶的目的不再是為喝茶而喝茶,是為了一次享受而喝茶。可是,這款不多的古樹生普在2005年時我曾想化大而小分給朋友,因為10年了,苦味、澀味而均有,感覺不到好喝。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一直鍾情老班章的廣東茶友從老班章回來,乘飛機回廣州前還有一些時間的空閒,經朋友帶路來我茶莊喝茶,當時很多朋友一起已在喝這款茶,已喝到這款茶的中間泡,這位廣東茶友說你這款茶非常像88青餅的味道!經他這一說,我們三個人又重新開泡這款茶,感覺非常好!2005年這款茶剛進入十年,真的味道不怎麼樣,故有分朋友的想法。跨過10年後,變了,已產生質的變化,它已長大成人了!這種感受,大家是否曾有過?

淺談普洱茶收藏的一些感受

什麼樣的茶葉才值得收藏?是選擇臺地茶還是古樹茶?大廠小廠各種山頭上百座上千個品種,到底選哪個?這些確實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相關的信息也充斥於茶城與網絡之內,衝擊著我們大腦的辨別能力,讓我們無從判斷:誰是正確的,誰是錯 誤的?暈頭轉向之下,我們也許會選擇聽自己的,不再相信任何人,以自己的嘴來收茶。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你的嘴足夠靈敏麼?你跟蹤茶葉變化時間足夠長嗎?萬一判斷錯誤了,損失的不僅僅是一桶茶葉而已,更多的是時間、空間、精力和金錢,更會打擊自己的希望和信心。一旦存失敗了,甚至這輩子都不會再想喝普洱茶了。在這裡,我不想推薦哪款茶葉,也不想推薦哪個廠家,我只想給大家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相信專業,相信堅守,可能會來得正道!

淺談普洱茶收藏的一些感受

收藏的保值性與升值性,是普洱茶收藏意義的一個側面反應。有些人很不屑於普洱茶的升值,認為我不賣茶,升值有什麼用?其實不然。第一,茶葉升值了,說明你沒有花冤枉錢。誰掙錢都不容易,升值總比貶值好吧?第二,升值了證明你的眼光獨到。人家買茶都貶值,你買茶卻升值,那人家不跟你混麼?第三,茶葉的升值直接關係到的是口感的提升,口感不提升,茶葉會貶值,請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升值代表著你的茶葉好喝了,這樣跟別人一起喝茶也拿得出手,送人也有面子,總比口感沒有變化強吧?買回來什麼樣,10年後還是什麼樣,若干年如一日,那還有必要存茶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