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數學如何備考?一箇中心10個要點,堅持住130分都不是事

實踐證明高考複習時間越早,整個的複習效果會越好,所以目前很多學校都設置了一些快班,基本會在高二第二學期開始高考一輪複習,而對於普通學生基本會在假期才開始進行一輪複習,那麼高考複習究竟怎麼入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高考複習圍繞一個核心

有句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放在高考複習中最恰當不過,高考複習首先要準確把握高考考點,全面認識清楚高考試卷,這樣在複習過程中才能精準,在有限時間裡,優先把高考考的學精通。

在高三一年的複習時間裡,把一套試卷中22道題目形成的各類變式都搞透徹,高考提分就水到渠成,合理分配時間高考考的重點學,基本不考的粗略學。

高考數學詳細規劃共6節視頻課程,點擊下面卡片趕緊報名學習,前100名只需要1元


二、高考的複習各階段的側重點

高考複習目前採用三輪複習方法,第一階段一輪複習主要為基礎強化提升,紮實基礎和題型歸納,第二階段二輪複習為專項精講,主要針對選擇填空,解答題專項提升講解,第三階段為模擬訓練

2020高考數學如何備考?一箇中心10個要點,堅持住130分都不是事

學習方法,並沒有統一的規定,因個人條件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樊瑞軍建議:基礎一般的同學可以按照四個層次進行,對於基礎較好的考生可以忽略前兩個環節,從後面兩方面入手:

1、概念理解:這是複習的第一個層次,任何題目的形成和解題都離不開概念等基礎知識,但高中的概念不是記住了就能直接套用,而是需要延伸和挖掘內涵,整體把握

2、概念相關題型:要靈活運用概念,還需要通過做不同的題型才能達到活學活用。

3、高考考點題型:高考的複習歸結到底就是圍繞考點,把每個考點的各種考察方式全面整理清楚。

4、本版塊高考解答題:解答題相對綜合比較大,一般一道題目裡面會組合很多個考點,所以在搞懂各個考點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融合。

三、高考的複習一定要掌握四類記憶方法

1、分類記憶法

遇到數學公式較多時,可以將這些公式適當分組。例如求導公式就可以分成四組來記:(1)常數與冪函數的導數(2個);(2)指數與對數函數的導數(4個);(3)三角函數的導數(6個);(4)常考的某些特殊結構求導

2、推理記憶法

許多數學知識之間邏輯關係比較明顯,要記住這些知識,只需記憶一個,而其餘可利用推理得到,這種記憶稱為推理記憶。例如三角函數誘導公式都是通過三角函數定義推理得到的,只要把各個象限三角函數的定義弄清楚,誘導公式記憶就沒有問題了。

3、標誌標籤記憶法

在做某一章節題目時,對於重要部分用彩筆在做不同標記或貼個標籤,再記憶或者查找時就不需要從頭到尾查找了,只要看劃重點的地方或標籤地方,這種記憶稱為標誌記憶。

4、回想記憶法

每天晚上通過大腦回想當天學習的知識和做題情況,建立知識考點題目體系,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效果,這種記憶稱為回想記憶。在實際記憶時,幾種記憶方法可以配合使用。

四、做題不能只追求做完要學會分解

進入高三以來作業多,訓練量大。同學們若只侷限於做完題,結果就是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卻得不到好效果。建議同學們把做過的題目拿出來分解,分解題目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分解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掌握經典題的解題步驟和思路,從中總結出解決一類數學問題的規律。著重研究解題的思維過程,弄清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數學思想在解題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解決同一數學問題的多條途徑,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構建知識的橫向聯繫又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五、解決混淆點

學習中的“混淆點”就是幾個相近或相似的知識點之間互相混淆。“混淆點”的形成是對知識點理解不深,記憶不準確,表現為概念模糊,做題時混淆使用。我們的策略是對知識點應該及時複習鞏固,做題時要多加思考與細心。

比如1: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中,定義,通項公式,等差中項,前n項和公式,性質以及它們的應用的相似與不同;

比如2:排列與組合中,有順序與無順序的問題;

比如3:橢圓與雙曲線中,定義1、定義2、標準方程、a,b,c三者關係、離心率、準線方程的相似與不同點。

比如4: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中,圖形、定義、單調性的相似與不同點;

比如5:概率中,等可能事件、獨立重複事件、對立事件、互斥事件的相似與不同點;

比如6:函數中,奇函數與偶函數、單調增與單調減、原函數與反函數、定義域與值域、極大值與極小值的相似與不同點;

比如7:三角函數中,正弦函數與餘弦函數(圖形、性質)、正切函數與餘切函數(圖形、性質)的相似與不同點;

比如8:立體幾何中,直線和平面平行與垂直、平面和平面平行與垂直、圓柱與稜柱、圓錐與稜錐的相似與不同點;

六、重視計算細節的總結

在平時,我常看到有些同學拿著發回來的卷子,看到自己會做而做錯的題目,一拍腦袋“哎,氣死我了!這一題不該被扣分的。”

1、粗心馬虎寫錯一個符號或數字

2、計算過程複雜化了

3、關鍵步驟缺失

4、公式定理知識點沒記清楚

5、計算中某個結構不會化簡處理

七、重視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高中數學的學習解題實質是挖掘題目中各種關係,然後把這種關係通過數學語言列出來,高中數學的各知識板塊之間看似獨立的,但實際上有各種聯繫只有把把各個知識點連成線,線成網,最後串成網絡結構,才能融會貫通,隨機應變。

比如1:函數的關鍵是y與x的對應關係;

比如2:解析、立體的關鍵是結合平面圖形;

比如3:三角的關鍵是圖象分析;

比如4:概率的關鍵是排列組合的應用和各種事件的區分;

比如5:數列的關鍵是找到各項與序號的規律與關係。

八、高中題多,到底該怎麼選擇

高考數學中題目多,如果要想全部做時間精力都是不容許的,所以要通過合併,這樣題目類型就有限了,只要把各種類型的題目各自做一定數量,就會發現題目的規律,進而歸納和總結出不同類型的題,專門做不熟的、針對自己薄弱的題型,反覆做,只有熟能生巧後才能做題材速度上去,才能從量變到質變產生一個飛躍。

各位同學可以按照樊瑞軍講解:高考數學250類題型這個框架去學習訓練


2020高考數學如何備考?一箇中心10個要點,堅持住130分都不是事


九、總結交匯點,做到觸類旁通

高考數學的一命題都會有知識交匯,所以需要對一些常見交匯形式應心中有數,要注意打破知識之間的界限,在知識交匯點處多留意。

高考數學重要交匯

(1)函數與導數、數列、不等式、直線或圓錐曲線的交匯;

(2)圓錐曲線與方程、不等式的交匯處;

(3)數列與不等式、算法的交匯處;

(4)向量與三角、解析幾何的交匯處。

十、作業、聽課,複習資料

在寫作業的時候不要看書,等全部作業完成後在翻開書本,找出那個公式牢牢記住,在心裡提醒自己:如果這是考試,你就會因為沒記住這個公式而失去5分甚至更高分;如果遇到了比較難記的公式,就把它抄在紙上每天抽一點點時間看一看,加深印象。長此以往,公式的記憶便不是問題。

高三數學的課一般有兩種形式:複習課和評講課,到高三所有課都進入複習階段,通過複習,學生要能檢測出知道什麼,哪些還不知道,哪些還不會,因此在複習課之前一定要弄清那些已懂那些還不懂,增強聽課的主動性。

1、做題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

2、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

3、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4、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按“學、練、思、結”程序對待典型的問題

5、對老師講的內容要有所取捨

6、對於沒有掌握的內容要及時補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