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咋劃分?孩子能上哪所學校?西安市教育局解讀來了

《通知》制定的原則是什麼?

嚴格按照教育部和陝西省教育廳政策規定,堅持“市級統籌,以縣(區)為主”“免試入學”“公正公開”等原則,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公辦小學和初中什麼時候登記?怎麼樣登記?

公辦小學和初中的登記時間是5月20日-5月31日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使用本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管理平臺登記。其他區縣(開發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按照本區縣(開發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施方案要求

登記。

公辦學校的學區是如何劃分的?

由各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根據區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佈、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確定和調整轄區內公辦小學和初中就近招生範圍和人數,為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學區範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覆蓋每一年的學區劃分方案會及時向社會公佈。

學校學區劃分方案什麼時候公佈?

2019年5月10日12:00,各區縣(開發區)會將本轄區義務教育學區劃分方案統一在區縣政府門戶網站和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開發布。


我的孩子在戶籍所在區縣公辦學校上學有啥要求?

小學入學要求:2019年秋季小學入學學生原則上應為201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適齡兒童,持戶口簿兒童《預防接種證》登記入學。

初中入學要求:戶口簿《畢業生登記表》登記入學。未在戶籍所在學區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學區初中,持戶口簿《畢業生登記表》等,

由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統一受理、審核,根據區域內初中學校容納學生情況統籌安排就學。

住在某學校學區內的小區,孩子一定能上這所學校嗎?

學區劃定後,各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會根據學校招生規模,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原則,明確入學登記和新生錄取程序,首先安排轄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佈情況,在轄區統籌安排其他情況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我不是西安人,在西安打工,是不是就應該算是西安市進城務工人員?

西安市進城務工人員是

指非西安市戶籍並取得西安市居住證的務工人員鄠邑區、周至縣、藍田縣戶籍到城區合法穩定居住務工的人員


我是西安市進城務工人員,孩子怎麼入學 ?

西安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工作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四證審核”制度,由各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協調派位,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應入盡入。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要提供的“四證”具體是什麼?

居住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的西安市居住證或在西安市合法穩定居住的證明。其中,非西安市戶籍務工人員提供西安市居住證及相關材料;周至縣、藍田縣、鄠邑區戶籍進城務工人員提供由社區辦理的西安市居住證明及相關材料。

戶籍證明:隨遷子女與父母同一戶籍的戶籍簿及父母的身份證(複印件)。

務工證明:隨遷子女父母雙方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或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

流出證明:戶籍所在地政府街道辦或鄉鎮以上人民政府開具的在當地無監護條件的學生流出證明。


我戶籍是長安區人,在未央區務工,孩子可以在未央區上小學和初中嗎?

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灃東新城、國際港務區及高新區託管原雁塔區和原長安區戶籍的交叉務工人員,其子女在戶籍所在地按學區登記入學


我的孩子該上學了,可是我不想讓他去上學可以不?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的孩子該上小學了,可孩子因身體狀況不能入學怎麼辦?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向戶籍所在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獲得批准後方可延緩至下一年入學。


我想讓孩子上民辦小學,怎麼樣入學?

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按照與公辦學校同步原則,由區縣(開發區)教育部門指導學校自主招生。民辦小學招生範圍為西安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西安市義務教育准入條件的適齡兒童。


《通知》對各學校的招生入學工作有紀律要求嗎?

《通知》要求各學校招生入學工作中要切實做到“十個嚴禁”

即: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後,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

嚴禁以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爭搶生源。

嚴禁借招生入學工作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

嚴禁以各類競賽證書、奧數等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義務教育學校不得組織特長生招生。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等。

嚴禁各中小學對學生進行成績排名,宣傳升學率。

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特別提示: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嚴格按照招生入學政策要求為孩子落實好上學相關事宜,不要相信任何人可以為孩子辦理入學的承諾。


義務教育學生學籍是如何管理的?

義務教育學校利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強化管理,嚴格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招生工作結束後,會及時在電子學籍管理系統錄入學生信息。轉學學生學籍問題,由轉入學校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管理信息系統中轉接學生學籍,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按要求完成學生學籍轉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