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法國圖書館新館-密特朗,國家圖書館位於巴黎東南塞納河邊,這僅是法國國家圖書館七處館址之一。這座由法國前總統密特郎決定建造於1997年建成的超級圖書館佔地7.8公頃,總面積為35萬平方米。它以四幢直插雲霄相向而立形如打開的書本似的鋼化玻璃結構的大廈為主體,四座大廈之間由一塊足有八個足球場大的木地板廣場相連。中央是一片蒼翠茂盛的樹林,圍繞著這片濃密的樹林是它的兩層閱覽室,其中有兩個主閱覽室分別均有二個足球場大小。這座圖書館造價80億法郎(相當於100多億人民幣),其規模遠遠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圖書館。根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圖書館的運作每年經費12億多法郎,佔法國文化預算的十分之一。這一年的經費幾乎相當於一個非洲國家一年的預算。因此有人把它稱為圖書館的巨人。但法國國家圖書館的魅力,還不只是它的雄偉和耗資而在於它的建築藝術、高新技術的應用,高度的自動化、數字化程度,尤其是它所表達出的哲學內涵和文化品味更讓人留戀忘返。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有人指責密特朗不顧法國經濟現實而耗巨資建造這樣一個超級圖書館,將會起到加速法國經濟危機的作用;另有人提出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時代,究竟還有沒有必要建造一個圖書館巨人;還有人對圖書館本身的構思設計以及對鋼和玻璃結構是否適合圖書的保護條件等提出質疑並抱怨:“這個巨大的鋼 玻璃怪物的出現會破壞巴黎建築群體的和諧”。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美國著名的圖書館學家蘭開斯特曾預言:“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和電子出版物以及機讀文獻的普及,傳統的圖書館將完成使命走向消亡。”90年代世界圖書館彷彿陷入時代的尷尬:一方面圖書館在吹呼“信息時代”的到來;另一方面卻又需要設法維護自身的地位。這的確對圖書館來說是一個悲喜參半的年代。地方公共圖書館因經費不足而衰敗,甚至關門已不是新聞,而一些大學的圖書館學系,不是改名就是停業。包括世界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則因生源枯竭而不得不停招新生。9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地震震塌了加州大學某分校的許多樓房,其它大樓後來都已修復了,唯獨圖書館大樓卻不再重建。英國94年一個地區的中心圖書館毀於火災,這個圖書館後來未再重建卻變成了連接14個服務器的網絡節點。也許基於這樣一個事實。1995年8月20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發表一篇文章將公共圖書館的館員列入了“即將消失的職業”之列。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在這種背影下,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建造經過多年的討論的思想政治及建築方面的辯論之後,意見逐漸趨於統一。這座世界圖書館的巨人終於站立起來。於97年正式向公眾開放,這對世界圖書館界無疑是巨大的鼓舞。不斷修改後的方案實現了圖書保護和修復技術與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的統一,實現了現有記憶與多種信息傳播形式的統一,印刷文字視聽信息及多媒體文獻及數字文獻的統一。法國密特朗國家圖書館的站立向世界圖書館鄭重地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在信息時代,不是圖書館的終結而將產生圖書館發展的新紀元,作為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圖書館,將來也不會消亡,而是在傳統圖書館的基礎上誕生了新型的虛擬圖書館,而虛擬圖書館將是傳統圖書館的昇華。可以說法國這座超級圖書館的出現對重振世界圖書館事業起到積極作用。

法國圖書館-密特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