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屬山地高原地形,其中,1000-3500米中海拔區域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87.21%,全省絕大部分區域均位於中海拔區域,可以說,雲南就是一個典型的山地省份。在這樣一個地方,要是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區縣市,都說不過去!別說,雲南還真有不少地名的帶"山"的區縣市,就不知道它們是不是也和它們的地名一樣真的有山?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雲南這些地名帶"山"字的縣區市吧!

【昆明市】

西山區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西山

西山區位於有"高原明珠"之稱的滇池湖畔,因轄區內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西山"而得名,轄區總面積881.32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660.49平方千米,佔74.94%。下轄10個街道辦事處、98個社區,是昆明市面積最大的主城核心區,也是省、市領導機關駐地最集中的區域,更是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主戰場,是"雲南省工業十強縣"和"雲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之一。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昆明西山區人民政府網

區內氣候適宜、資源富足,素有"半城山水半城街"的美譽,是一個獨具湖光山色、滇池景觀,且人文景色和自然風光融於一體的森林式、園林化、環保型、可持續發展的高原湖濱生態城區。

【玉溪市】

峨山彝族自治縣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峨山彝族自治縣(簡稱峨山縣)是玉溪市下轄縣,舊名嶍峨,有"臨郡巖邑,省會南藩"之稱。成立於1951年5月12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彝族自治縣,也是雲南省第一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縣,縣境總面積達197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96%。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峨山縣歷史悠久,還是彝人先祖聖地,距今約1—2萬年前就有人類在峨山生息繁衍,彝人祖先阿普篤慕,育有六子(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熱、慕雅臥、慕剋剋、慕齊齊),後發展成6個古代彝族部落,彝族"六祖分支",武、乍部落留在峨山,阿普篤慕的畫像僅在峨山考證發現。

峨山素有"滇中咽喉"之稱,是雲南連接東南亞的重要節點。國道213線、昆曼國際大通道縱貫南北,省道易峨高路和已經開工建設的彌楚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泛亞鐵路中線(玉溪至磨憨鐵路)建成後,10小時內可達東盟各國。先後榮獲了雲南省園林縣城、衛生縣城、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大理白族自治州】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施作模 攝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簡稱巍山縣)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全境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2052平方公里。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杜宗文 攝

巍山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勝地,擁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佳魅力名縣"、"中國低碳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巍山的"南詔古都"、"彝祖故里"、"道教聖地"、"鳥道雄關"、"紅河之源"、"和諧回村"六張旅遊名片得到成功打造,"一山"(巍寶山)、"一城"(巍山古城)、"一村"(永建東蓮花村)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外遊客心中的嚮往之地。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文山市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文山市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是文山州下轄縣級市,文山州委、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全市總面積達2977.19平方公里,山地與壩子總面積之比約為9:1。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境內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涵水豐富,河流交錯,賦予了文山優異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物、礦產和旅遊資源。國藥瑰寶"文山三七"名揚四海,被評定為"中國三七之鄉"。以喀斯特岩溶地貌為主的多種地形地貌形成了文山市"山水林洞相共生,奇險秀稀皆齊備"的多種優美自然景觀。

硯山縣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硯山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中西部,因縣城附近"山勢頗秀,其形如硯"而得名,縣域總面積達3888平方千米,山地面積佔56%,是名貴中藥材三七的原產地。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嶽衛民 攝

境內地貌類型為山地、丘陵、盆地,3000畝以上的壩子有35個,其中平遠壩子27.5萬畝,是雲南省八大壩子之一。年平均氣溫達16.1℃,全年無霜期250—320天,四季不明顯,乾溼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具有冬遠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涼,四季溫和的特點。擁有著仙湖勝境、尖山園、浴仙湖風景名勝區、墨山公園等特色景點。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黃林武 攝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貢山縣)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屬的一個自治縣,地勢呈"三山夾兩江"高山峽谷地貌,總面積達4506平方公里,是雲南人口最少的一個縣。境內居住有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獨龍族,獨龍族是雲南特有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就聚居在貢山縣獨龍江河谷地帶,婦女紋面,是獨龍族相當奇異的習俗。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By 漂泊的背影的博客

境內主要有世外桃源——"丙中洛"、怒江第一灣、天險"那依奪石門關"、砥柱中流的怒江"江中松"、獨龍江獻九當的"石神門"、馬庫的"江中小島"、終年積雪的"嘎娃嘎普雪山"、"滴水巖月亮大瀑布"等特色景點。

作為大山的"兒女",雲南人大部分人皆是家鄉寶,熱愛自己的家鄉,期待著,我們的家鄉能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保山市】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保山,雲南省下轄地級市,總面積1.96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半山區面積約佔92%。明嘉靖三年(1524年)永昌改設縣治時,因其名與安徽永昌縣重名,於是將城內太保山中的“保山”借用為縣名,“保山”一名即始於此時。

作為一個山地省份,雲南怎能沒幾個地名帶“山”的城市呢?

保山地處滇西居中的位置,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乃至歐洲各國的必經之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小粒咖啡種植基地;是全國最大的山葵、石斛、核桃、紅花油茶種植基地;是全國著名的“滇西糧倉”;有華僑、僑眷、歸僑50餘萬人,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全市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65%,年均氣溫在14.9—17℃之間,素有“春城中的春城”之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