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未來鈦谷發展,寶雞高新產業開發區科技局王敬青專訪說了什麼

寶雞·中國鈦谷這個特殊區域裡的鈦企業在全球沒有哪個國家、哪個城市、哪個區域聚集得如此之多,600餘家鈦企使鈦谷名至所歸。鈦谷鈦企眾多,發展極不均衡,高端企業甚少,資源共享不力,這也是鈦谷客觀存在的事實。兩年一次的寶雞“鈦博會”吸引眾目,鈦谷成為亮點也成為焦點。“鈦博會”前夕,4月23日,記者走進鈦谷採訪了主持工作的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以下簡稱寶雞高新)科技局副局長王敬青。

談及未來鈦谷發展,寶雞高新產業開發區科技局王敬青專訪說了什麼

記者:鈦谷有鈦企近600家,但高端企業不多,上規模的企業不多,未來如何把鈦谷引導向高端邁進?

王敬青: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比較直接,著眼點比較深入,拋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引導鈦谷企業上規模走高端是寶雞高新的重要工作。2015年,寶雞高新成立了鈦和鈦合金工作組,組長由“一把手”負責,對鈦谷企業進行產業謀劃,提出了“產業生態”理念的構建。產業生態概念不僅僅是鈦企業要集群發展、集強發展,而是要提升層次發展的高度,政府層面謀篇佈局鈦谷產業鏈的延伸與科學匹配,讓鈦谷企業上規模走高端。二是在企業研發過程中構建創新平臺,培養人才梯隊。三是圍繞鈦谷產業鏈開展一些技能大賽及論壇以激發創新環境。四是走產學研結合的智慧渠道。

逐步引導鈦谷企業上規模入高端是持續長久的綜合性工作,這是更高層次包括企業產業環境、商業環境相互匹配的工作。

記者:如何看待2018年以來的“環保風暴”?

王敬青:其實寶雞高新提出的“產業生態”理念延伸了環保也是生產力的內涵。抓好環保是必須的,2018年以來的“環保風暴”鈦產業首當其衝,對鈦谷的生產影響較大。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上百家企業在環保工作上沒有做到位,既有資金的原因也有意識的因素,環保設施沒有匹配。隨著時代的進步,環保成為一塊短板,在“環保風暴”面前不堪一擊。

針對“環保風暴”中存在的問題,寶雞高新著手為環保短板的企業聘請專家整治改進,環保設施匹配完善後幫助這些企業合規取證。再就是給希望進一步發展的企業,在三個地方籌建鈦產業發展的工業園。政府對入駐企業給予優惠政策,樹立環保理念,把10多年解決不了的問題逐一化解,讓真正重環保想發展有自己獨到的產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企業留下來。

解決環保問題是鈦谷鈦產業的長遠規劃與佈局。既要面對現實去治理環保,也要立足長遠確保鈦產業健康發展。

記者:如何看待鈦谷整合資源與分享經濟?

王敬青:寶雞高新已經注意到鈦谷資源富餘與資源不足的矛盾了。有的企業裝備加工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導致資源浪費,有的企業裝備加工能力不足又在重複建設。她說,下一步要著手對鈦谷企業不同型號的裝備進行數據統計、建立數據庫,整合資源,分享經濟,減少浪費。這項工作雖然操作難度較大,需要企業積極配合,但做好了卻是對資源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實現經濟的科學分享。

記者:面對現實如何發展鈦谷,基於未來如何展望鈦谷?

王敬青:聚集近600家鈦企的寶雞數量上作為中國鈦谷名副其實,質量上如何科技立“谷”才能稱之為科技鈦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國家多個部委批覆的鈦谷國家新材料基地,中國鈦谷的商標註冊承載了鈦谷產品具有品牌支撐。在國家新材料基地、鈦谷商標基礎上,2014年鈦谷又獲得了國家鈦材產品監督檢測中心,這是國內唯一一家。並與寶雞高新已獲得的民營中小企業鈦材檢測中心在2018年攜手合作,注入51%的股份擁有了自己的檢測手段。另外,標準構建有助於生產的穩定性與一致性。目前,已經建立了6個由政府出資的國家級工程中心、院士團隊。

對於未來如何“強壯”鈦谷、發展鈦谷,寶雞高新擬建一個佔地180畝的“創新港”。創新港要為鈦產業發展積聚更多的力量。創新港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圍繞產業發展,吸引先進製造業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帶項目到創新港落地,吸引國家級研究中心、試驗室到創新港落地,形成具有創新港特色的創新團隊,打造一個以科技立“谷”的全新鈦谷。

●採訪手記: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寶雞·中國鈦谷鈦企數量全國第一,但整體質量未必領先。量變到質變需要一個過程,裂變到蛻變需要引發陣痛。寶雞高新提出的“產業生態”內涵豐富,鈦是福惠人類的資源,如何用良好的生產環境去組織生產?如何立足長遠實現產業的高端化?不僅僅是寶雞高新政府的事,更是每個企業需要自律的事。環保也是生產力。政府搭臺創新港,企業唱戲港中游。戲演得好不好需要自身具有過硬的功底,這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