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除了《創造營2019》,當前熱度最高的網絡綜藝非《我是唱作人》莫屬了。除了內容新穎,聚焦原創音樂之外,邀請到王源這樣的一線流量明星也是吸引到眾多觀眾每週定時觀看。目前節目已經播出完三期,24首原創音樂作品也讓每一位觀眾體驗到多種音樂風格碰撞的火花,非常精彩。但是從競賽層面而言。三期節目下來,僅淘汰了陳意涵一名歌手。不但進程緩慢,觀眾甚至還不知道這些唱作人要通過什麼方式才會決出冠軍。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網傳王源第五期被淘汰

也不知道愛奇藝是不是意識到這個問題,從第四期節目開始,比賽進程明顯加快。第三期的四位落敗者王源、毛不易、梁博、高進,將在第四期產生兩位淘汰者。這兩位淘汰者為毛不易和高進。

而根據參加過《我是唱作人》第五期錄影的現場觀眾爆料。第五期節目中王源、汪蘇瀧、熱狗這三位在前三期節目中有上佳表現的原創音樂人也將就此止步。兩期節目淘汰五位選手,也是在真人秀競演類節目中的頭一例。這還不算,據爆料,第五期節目結束後,《我是唱作人》的前半季也將就此終結。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網傳毛不易第四期被淘汰

從第六期開始,將直接進入後半季,並且歌手陣容大換血。曾軼可、梁博、薩頂頂三位在前半季突圍的歌手仍會參與後半季的節目。但其他歌手將會是重新邀請的新面孔。盛傳獲得邀請的有金志文、白舉綱、劉維、周筆暢、常石磊等人。陣容上也並不比前半季弱。

如果爆料真實性沒有問題的話,很多人就搞不懂了,為什麼愛奇藝要設計這麼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混亂賽制?走《我是歌手》那樣的傳統競演模式不好嗎?如果要想奪冠,直接參加後半季不就行了嗎?彆著急,千狐現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節目組設計這麼複雜的賽制,是為了什麼。

一、節目全程參與的難度太高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薩頂頂

《我是唱作人》每一期都要求參賽歌手拿出一首自己的原創作品進行競演。也就是說要全程參與節目的話,要至少創作出十二首高質量的音樂作品。

但是創作歌手和一般歌手不一樣。所有歌曲基本上都是自己一手包辦,而其中的精品更是大浪淘沙。即使是如周杰倫、林俊杰這樣的創作天王,也無法保證自己創作的每一首歌曲都是能引起共鳴的精品。《我是唱作人》的核心賽制要求參賽者在質量與數量上均有保證,明顯對於大多數創作歌手而言是難以做到的。如果不注重質量,提交出低水準的作品,不但起不到任何宣傳效果,還可能產生外界對歌手本人能力的質疑,得不償失。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常石磊

大家都清楚,創作歌手寫的歌曲是用來賣錢的。像王源這樣的流量大咖,一首歌的版權至少上千萬。如果長期呆在《我是唱作人》中首發歌曲,愛奇藝不僅很可能不願承擔那麼高昂的成本。失去歌曲首發的唱片公司估計也會覺得自己非常吃虧。

三、大進大出,淡化“淘汰”消極影響

《我是歌手》的選手對歌曲進行演繹,大眾評價不好時,還可以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來解釋。但對於創作歌手而言,創作能力是立身之本。如果老是在節目中輸給其他人,很容易讓外界對歌手的創作能力產生質疑。這種固有印象產生之後是很難通過所謂的努力來改變的。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金志文

所以節目組必須要考慮如何淡化battle失敗、比賽淘汰的消極影響。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選手陣容大進大出,讓觀眾意識到,在《我是唱作人》裡被淘汰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四、多層面增加節目曝光度

如果後半季的《我是唱作人》真能邀請到一大批創作歌手的話。那單單這第一整季的《我是唱作人》就至少有十三位創作歌手參與。這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了。對提高該檔節目在流行音樂領域的影響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賽制越來越亂,後半季選手大換血!《我是唱作人》意欲何為?

周筆暢

並且越多不同音樂風格的創作歌手,越能在不同年齡群、不同文化層度的觀眾群體中提高曝光度。如果歌手們也認真對待,該節目的觀眾收視群未來可能不會低於湖南衛視的《歌手》系列。

千狐覺得愛奇藝設計出這樣的賽制還是很有想法了,既適合創作歌手的特點,又能對擴大節目影響力產生積極作用。不知道各位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