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要不要買房?

本文不對投資構成任何建議。

房價,是一個全民關注的問題,其他的財經問題,包括股市,關注的人都不是特別多,但是房子,房價,從小孩到老人,從窮人到富人,基本上沒有人不關心的。

房價漲了一二十年,漲到大多數人都承受不起這麼高的房價,漲到不少人都認為房價永遠不會跌。那麼,這個房子還會不會繼續漲下去?我認為很難。

為什麼?我從兩個大的方面講,第一個是通俗易懂的,第二個是比較專業的角度講。

(1)很簡單的一個道理,物極必反。

現在的房價,漲到大多數人都快承受不住了,要掏空六個錢包才能買得起,如果繼續漲上去,那就不是經濟問題,是社會民生問題了。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人連房子都買不起了,會怎麼樣?難道都睡到橋洞下面?不可能吧。

以前之所以房價不斷再漲,是因為不斷的有人在買。如果房價已經高到沒有人買了,或者說沒有人願意接盤了,請問還能繼續漲下去嗎?

事實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尤其是房價比較高的大城市的年輕人,很多人已經不打算買房了,甚至不願意結婚生子了。

物極必反,這個樸素的哲學道理,也適用於房價。


如今還要不要買房?


(2)看歷史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遠的什麼荷蘭鬱金香泡沫我們就不說了,說近的,也是房地產市場的,我們的鄰國,日本。

日本在八十年代,房價瘋漲,房價一度高到把東京的房子賣了,能買下全美國的房產。當時的日本人,也堅信房價永遠不會跌。最後呢,漲到實在漲不動的時候,還是崩了。

然後日本的房價暴跌,由於日本房地產市場對gdp影響太大,日本的經濟也崩了。然後就是失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日本的經濟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過來。

扯點題外話,由於日本經濟崩潰,大量人失業,年輕一代的人工作難找,失業的人和因為經濟崩潰喪失信心的人,看不到希望,就只能在虛擬世界尋找慰籍。

大量的日本青年,喜歡宅在家裡打遊戲,看動漫,形成了特有的宅男文化。

經濟崩潰後的日本,別的產業不發達,動漫產業特別發達,原因就在這裡。

扯遠了一點,回到正題,從日本的房地產歷史,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房價是不可能永遠上漲的。如果漲到了大多數人難以承受的高價,就會崩盤。有這個前車之鑑,我們的國家,肯定會出臺各種措施限制房價的。


如今還要不要買房?


比較專業的內容

(1)政策變化

有人會說,國家年年都在說,限制房價,限制房價,結果房價還是再漲,所以小編你說的不對。

但是,現在的政策,真的變了。我們國家的政 策用詞,是一個很講究的學問。看起來差不多的表述(只是某個用詞的變化),其實含義大不一樣。

以前的政 策是怎麼說的?“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現在的政策怎麼說的,“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注意,用詞不一樣!什麼叫“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呢?那就是房價可以漲,只是不能漲的太快了。什麼叫“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呢?就是不能漲了,漲一點都不行,堅決不能漲!

另外,最近在推進落實房 產 稅,這個玩意兒是幹什麼的,我想沒必要多講了吧。

用詞的變化,體現了政 府對房價態度的轉變,房價這麼高,必須得動真格了。

(2)從經濟學的專業方向分析(有一定難度,可跳過)

過去一二十年,房價大漲的最根本原因,是貨幣超發,導致的通貨膨脹。專業說法叫貨幣供應量(m2)增長速度太快。

過去的一二十年,m2增速特別快,體現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是,錢不斷“貶值”,工資跑不過物價。其實物價漲幅,還遠不足以消化m2的增速,大多數超發的貨幣,都跑到樓市了,所以房價漲幅特別大。

最近的情況,m2增速已經在歷史低位,不允許“大水漫灌”;而且新增的貨幣,被要求在定向的領域增發,不準流到樓市。總之,貨幣是用來發展實體經濟的,不是炒房子的!


如今還要不要買房?


(3)購房者消費能力

從1,2月份的消費增速創新低,還有雙十一增長乏力可以看出,居民的消費意願已經很低了,因為沒錢了。錢都拿去買房和還房貸了。

在錢包都被房價掏空的情況下,大家的購房意願,尤其是貸款買房的意願,很難高起來。

再加上,上面分析的各種因素,尤其是最近熱度最高的房產稅,已經傳導到越來越多的人耳中,現在還敢瘋狂投機炒房的人越來越少。

結合上面的所有因素,我認為未來的房價很難再漲上去了。尤其是買房作為投(炒)資(房)的,不建議繼續投資。

如果是剛需,尤其是不買房沒辦法結婚的,還是買吧,這是特殊情況。

再多說一句,未來房價比較抗跌的,還是大城市核心地段,那種三四五六線城市,人均工資兩三千房價七八千的,肯定會跌,而且是暴跌。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房價不是外星生物,所以也符合這個道理,不可能永遠漲下去的。

素材來自楊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