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多肉上盆,乾土和潮土誰更合適?老手告訴我:2種情況要分清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在養護多肉植物的過程中,“上盆”是不可避免的操作,而且作為養護的第一步,多肉植物的上盆也是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關於上盆之前的準備工作如修根、選盆、配土等操作小精緻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過詳細介紹,這裡不再多說。今天咱們要介紹的是什麼是“乾土上盆”,什麼又是“潮土上盆”;以及是麼情況用“乾土上盆”,什麼情況又用“潮土上盆”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我們在論壇或者群裡向老手和大神們學習經驗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潮土上盆”、“乾土溼栽”等“術語”。這些都是上盆的操作方法,在瞭解這些操作方法之前,我們先要搞懂幾個名詞:乾土、潮土、溼土。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其實也很好理解,“乾土”就是乾燥不含水分的盆土;“溼土”就是水分較大,很溼潤的盆土;而“潮土”則介於前2者之間,有個名詞叫做“

潮而不溼”,就是略微有些水分但是遠達不到溼潤的程度,在外的表現叫“抓之成團,鬆手即散”。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乾土”的特性是透氣性比較好,真菌相對較少,但是因為盆土中基本沒有水分,髮根速度相對較慢;“溼土”的水分雖然多,但是因為透氣性差,髮根的速度未必快到哪兒去,說不定還會因為老根沒有足夠吸收現有水分的能力而發生爛根,關於真菌的數量就先不管了;

而“潮土”則是比較適中的,水分適中,透氣性也適中,剛好能提供肉肉髮根所需要的理想條件,但是真菌數量是要比干土多很多。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瞭解了乾土、潮土、溼土的概念和特性之後,接下來咱們看一下多肉植物上盆的操作方法。一般上的上盆分為“乾土上盆”和“潮土上盆”,至於“溼土上盆”則不適用於多肉植物,這裡不做說明。而“乾土上盆”又分為“乾土幹栽”和“乾土溼栽”,乾土幹栽的意思是用乾土上盆,上盆後不要立即澆水,過一段時間再澆,乾土溼栽的意思是用乾土上盆之後馬上澆水;“潮土上盆”也分“潮土幹栽”和“潮土溼栽”,意思直接代入入即可。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而從上面可以看出,“乾土溼栽”和“潮土溼栽”的效果其實同“溼土上盆”都是差不多的,不適合用於多肉植物上盆,所以把以上2種操作也都淘汰掉,最後只有“乾土幹栽”和“潮土幹栽”適合肉肉的上盆。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我們都知道多肉植物上盆前大都需要修根,也有不修根的情況。老鳥告訴我的說法是:修根之後會留下傷口,即便經過晾根,也難免會有癒合不好的,所以經過修根的多肉植物包括無根的砍頭苗,在上盆時適合用真菌比較少的“乾土幹栽”的操作方法,一般是乾土上盆不要馬上澆水,24小時後澆一次透水,這樣可以讓根系在盆土中再有24小時的癒合期,保險係數會增大;而對於沒怎麼經過修根的肉肉則適用於潮土幹栽,就是潮土上盆之後不澆水,直接等服盆期過後新根發出,澆一次透水後就可以正常養護了。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簡單點概括就是分2種情況:1、修根狠的肉肉,乾土幹栽不澆水,24小時後澆透水開始服盆;2、沒怎麼修根的肉肉,溼土幹栽不澆水直接進入服盆過程,服盆期後再澆水。如果被小精緻前面的文字繞得迷糊的話那隻記住這兩句就可以了。如果還沒搞明白的話,那麼直接用下面1張圖即可看清楚。

多肉上盆,用“乾土”還是“潮土”,分2種情況,1張圖看清楚

以上就是多肉植物上盆時到底用乾土還是潮土的2種情況,上盆後第一次澆水也因情況不同而不同。由於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有錯誤疏漏之處,還請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同時也歡迎大家曬出自己的美多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