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斯里蘭卡當地時間4月25日,政府對“4·21爆炸”案件造成的死亡人數進行了修正,爆炸案致死總人數減少100多,從之前統計的359人降至“約253人”。

這是統計上的失誤,但我們仍不禁為那“100多”不存在的幸運兒感到安慰。

少一個數字,就意味著少一個無辜受害者,少一個破碎的家庭,少一些痛苦的親人。

4·21爆炸案几天來一直牽動著全球人的目光,中國公民也有數人在爆炸中失去了生命。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斯里蘭卡政府稱爆炸是由某穆斯林極端組織策劃的,現已逮捕了數名涉案人員。

讓人不禁想起了去年極端佛教組織對穆斯林的襲擊。

有關聯嗎?還沒有明確答案。

可那些無辜的人們,卻永遠離開了這世界,給他們的家人帶來了永久的、無法彌補的傷痛。

斯里蘭卡這顆被稱為“印度洋上的一滴淚珠”的島國,因美景、紅茶、寶石這些美好的事物而聞名於世。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但多年來,卻一直是個不平靜的國家。

佔總人口數70.1%的居民是僧伽羅人,信奉佛教

另佔12.6%的泰米爾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

還有9.7%的穆斯林

曾經是大多數的僧加羅人掌權,但泰米爾人時有反抗。

後來殖民者為了平衡當地勢力,扶植泰米爾人,導致兩個民族之間矛盾加深。

殖民主義退出之後,民族矛盾更加惡化。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1972年,泰米爾人成立了猛虎組織,後來引發內戰。

斯里蘭卡內戰直到2009年才正式宣告結束,整整持續了26年。

而戰爭,對於普通百姓來講,更多的,意味著失去家園和親人,如同生活在地獄。

有這樣一部電影,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戰爭給斯里蘭卡人民帶來的傷害——

《流浪的迪潘》,

該片獲得第68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在中國,獲得這個獎項的也有一部電影,大名鼎鼎的——《霸王別姬》。

《流浪的迪潘》講述了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前夕,猛虎組織在和政府軍的戰鬥中潰敗。

猛虎組織的一名成員,在失去了戰友和老婆孩子以後,決定離開祖國。

幫人偷渡的蛇頭,給了他一本別人的護照,

護照主人叫做迪潘。迪潘和妻子孩子都已經在戰爭中死亡。

此時,男人需要找一個假妻子和假女兒,和自己一起頂替迪潘一家。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於是,一個前泰米爾軍人,一個獨身女子,一個沒了父母的9歲女孩,

組成了一個臨時家庭,成了逃亡法國的難民。

在正式被安置之前,冒名頂替的迪潘,販賣小女孩戴的夜光頭飾和劣質玩具,

還要時刻提防被城管追查。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而頂替妻子的女人真正想去的是英國,投奔表姐。

9歲的女孩,無依無靠,羨慕著被父母疼愛的孩子們。

這個臨時家庭,是破碎的。

男人和女人爭論著如果出現狀況,誰該照顧那個孩子——事實是誰都不想管。

假迪潘一家和難民安置機構面談,他們心煩意亂,擔心被戳穿。

機構裡的翻譯看出迪潘並不是自稱的和平組織成員,好在他也和猛虎組織有關聯,

幫助他們安排在了巴黎郊區。

迪潘得到了公寓管理員的工作,分到了一間房子,

這裡成了他們的“家”。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女兒每天去學校上學,迪潘開始了工作,妻子守在家裡。

看起來終於安定下來的他們,內心仍舊充滿著不確定。

迪潘的日常工作是打掃、分發信件這些雜活,但他發現這個街區並不平靜。

樓裡聚集著一群黑幫成員,酗酒、販毒、打架。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妻子語言不通,無所事事,一心想離開這裡,總是和迪潘吵架,對女孩也十分粗暴。

女兒難以融入同學當中,在“家”裡也得不到關愛。

為了改善狀況,迪潘幫妻子找到了工作,照顧同一個街區的一位老人。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異國他鄉,舉目無親,本來毫無關係的三個人在日漸的相處中,慢慢靠近。

迪潘對妻子產生了情愫。

但妻子卻鍾情於她照顧的那個老人的兒子。

老人的兒子剛剛出獄,是那群黑幫的頭兒。看起來斯文有禮,對她也很和藹。

妻子做了一件紅色上衣,希望吸引他的注意。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兩個人一起聊天,雖然聽不懂對方說什麼,但笑容讓他們都卸下了防備。

直到妻子發現這個男人的腳踝上有一個追蹤器,是警察為了監控而要求他佩戴的。

妻子本想找到一個給她安全的保護者,卻發現自己中意的男人更加危險。

於是,她回到“家”裡,接受了迪潘。

女兒的學習有了進步,和媽媽的關係也漸漸融洽。

一家三口去草地野餐,他們好像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家。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迪潘正滿足於現狀的時候,幫助過他的翻譯,帶他去見了同樣從斯里蘭卡逃亡而來的、迪潘的上校。

上校帶著戰亂造成的警覺和慌張,要迪潘在這裡籌款用來購買軍火。

但迪潘拒絕了,他的家人都死了,他不知道為誰而戰,即使被上校暴揍,他也不想再參與戰爭。

妻子和女兒放學回家,正趕上黑幫火併。

子彈橫飛,妻子嚇壞了,決心逃離這裡。

如果離開祖國仍舊要隨時面對死亡的威脅,逃出來又有何意義。

但迪潘攔住了她。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妻子要是走了,這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家也就散了。

迪潘揍了一兩個隨意開槍的小混混,威脅他們不要傷害妻子。

妻子繼續去老人家裡做保姆的工作,

正趕上老人和兒子被對手槍殺,她也處在危險之中,只能打電話給迪潘求救。

迪潘再次拿起了槍和武器,電影裡一直看起來人畜無害的男人,終於爆發。

他闖進大廈,射殺沿途的對手,救出了他要保護的女人。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電影雖然說的是戰爭難民的故事,但並沒有從正面描繪斯里蘭卡戰爭的樣貌。

只用幾個鏡頭表現了內戰的血腥和恐怖,給人民造成的傷害。

電影開頭,是迪潘穿著軍服,滿臉麻木地用棕櫚葉,覆蓋住戰友的屍體,將他們火化。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接下來,是妻子這個角色,在難民集中的區域,想找一個沒有父母的孩子。

到處是臨時搭的破舊帳篷,破敗、骯髒和混亂,

一個陌生人隨意就可以帶走一個沒人管的孩子,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讓人難以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中國有句俗話:皇帝動刀槍,百姓遭了殃。

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真正受到傷害的都是無辜的百姓。

迪潘在法國偷偷看網上的新聞,看到祖國的平民在戰亂中死亡,和他的戰友一樣,只有棕櫚葉覆蓋。

還有那個逃亡出來的上校,一點聲音就讓他驚醒,因為他一直的生活,隨時都被死亡的危險籠罩。

這幾個鏡頭,對戰爭的描繪,已經足夠。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從三個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戰亂中的百姓,那低到底線的願望:

迪潘只想努力工作,承擔人夫人父的責任;

妻子只想找到安全感,不用時刻擔心會死;

女兒只想擁有親人的愛,像別的孩子一樣成長。

可這些,他們都失去了……

這一家三口的命運,只是諸多戰爭難民的一絲寫照。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過去60多年來,全世界約有7500多萬人因戰爭、災害等原因被迫離開家園。

他們失去了祖國,在另外的國家不一定能獲得同等公民的待遇。

但這仍舊是一些幸運的人,

還有更多無法逃離戰爭和災害的人們,過著煉獄一般的日子。

2015年,無數人曾因為這張照片,沉默,哭泣。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這是敘利亞的3歲男孩Aylan,他與家人搭乘難民船想偷渡到希臘,

遭遇沉船,一家四口只有父親一個人活下來。

無論留在戰亂的祖國,還是逃離,他們都擺脫不了戰爭的陰影。

肯·福萊特在《巨人的隕落》中,這樣描繪一戰,

“人類數以百萬地屠殺自己的同類,使大地上的美景變成佈滿彈坑和鐵絲網的廢墟,這種動物世間絕無僅有。”

他也說:

“人們越是無知,他們的意見就越是過激。”

斯里蘭卡爆炸案,血與火的爭鬥何時停止

而從《流浪的迪潘》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多次使用了淡出的方式轉換場景,甚至出現長達幾秒的黑屏。

當電影人物遭遇情緒的衝擊時,導演借用這種方式,提示人們,平靜下來,不要讓過激的情緒操控自己的行為。

片中的象鼻神等形象,也代表了平靜、平和的意向。

回到本次斯里蘭卡爆炸案上來,無論策劃爆炸的起因為何,

宗教仇恨?政治爭奪?經濟壓制……

都不能成為傷害人命的理由,

解決民族紛爭,請不要再用血與火的方式!


作者 | 木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