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的鑑別(黑體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的鑑別(黑體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的鑑別(黑體普洱茶膏)

1、普洱茶膏有其獨特的陳化週期。

從理論上推算,其時間大約為60年。超過陳化期的茶膏,在其內在物質轉化完畢後,伴隨所含結晶水的變質,茶膏的品質呈下降的趨勢。膏體也產生風化戓黴變。因此,對市場上出現所謂高年份的“老茶膏”,一方面不要輕信;另一方面,即使有,內含的營養物質也喪失殆盡,沒有品飲價值。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近幾年,民間也間斷出現過一些普洱茶膏製品,甚至也冒出過一些所謂老茶膏,基本上也都是沿用大鍋熬製方法制成的現代“仿品”,與清宮御茶房的製作工藝有非常大的區別。筆者曾對近幾年市面上流傳的幾款所謂的老茶膏進行了化驗,幾乎全被檢測出現代農藥的殘留物,證明這些茶膏均採用現在的茶菁製作,而且製作工藝也與清宮御茶房製作的普洱茶膏相去甚遠。

2、觀察膏體外觀。

一是如果是黑色,表示生產時間不長;二是膏體表面泛出一層白霜,表示已有一段出產時間,而且白霜愈重,證明陳化時間愈長。至於能否依據掛霜的多少來明確年份,這是一個非常難的課題,因為掛霜的多少除了有時間因素外,也與存放方式有關,裸露在自然條件下,掛霜既少且慢;反之,在密閉的條件下則掛霜很快;三是當膏體的外觀呈現灰色,則是變質的表現,這樣的茶膏沖泡後,湯色一定混濁、呈暗紅色,並帶有大量沉澱物和懸浮物。不適合飲用。

3、觀湯色,注重通透性與亮度。

這是鑑賞茶膏很重要的環節。湯色通透,呈寶石紅,證明茶膏內含雜質極少,萃取的環節比較嚴謹,品質較好;反之,湯色發暗,且有懸浮物,無通透性,證明雜質較多,提取的手段相對落後(大鍋熬製的茶膏絕大部分屬於這種)。

4、注重口感的醇厚度與滑感及特有的沉香味。

這是鑑賞茶膏最重要的環節。很多茶膏的湯色呈紅色,也通透,但是一品,缺少一種厚重感,更缺少滑潤度。這是茶膏內含物質太少,是高溫狀態下茶膏內的大量生物酶被破壞,至使茶膏缺乏後陳化的“動能”所致。因此好的茶膏一定是醇厚度極強(內含物質多)、且滑感甚佳(果膠含量高)、有淡淡的一股中藥香(沉香)。只有這樣品質的茶膏才能達到入口即化、生津極快和回甘持久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