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最該培養孩子的哪些學習能力?真的很管用!!

語文

1、作文能力在小學就要培養好

中學階段實際是沒有多少時間練習作文的,老師關於作文的作業也很少。而作文的能力是要長期積累的,需要多寫。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爭取作文過關。錯別字問題在小學就要解決,錯別字太多,直接拉低評分的檔次。

對策:

①讓他們知道寫作來源於生活,小學生的特點是敢於幻想,我們應該鼓勵支持他們大膽的去想象,去比喻,而不是對他們的“異想天開”一概否定,我們要肯定他們的想法與進步。

表揚他們讓他們對寫作充滿信心,這樣他們才會對寫作感興趣。

小學階段最該培養孩子的哪些學習能力?真的很管用!!


2、認真書寫的習慣


字跡工整的影響體現在多個學科,卷面的整潔是導致扣分的一個普遍因素。開始形成認真的習慣保持較容易些,但是潦草了再變認真就難了。

對策:

正確引導,經常提示,培養良好的坐姿習慣。

②讀帖是指臨摹者在寫前對字帖靜觀默察,細想體味,對範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筆先。

3、閱讀

閱讀是初中語文考察的重點,分為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所以,小學多看書是比較重要的。而且早些涉及文言文也是必要的。我自己在小學階段就看了些《三國演義》《水滸傳》之類的類似古文的書,所以,文言文學習對我來說一直較為輕鬆。小學閱讀注重興趣,不必過早、過多地練習做題。

對策:

營造寬鬆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用心讀課文,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

②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才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於是,才能積極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

③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數學

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小學和初中數學的聯繫不大。但是有些事情,從小學就要關注。

1、基本代數運算要過關

我輔導初中生的時候,發現有的孩子代數運算不過關,導致數學、物理、化學都受到影響。有時開始錯了一點兒,就會導致後面的全錯。所以,失分很多。有時是習慣不好,在演草紙上演算比較潦草,書寫不清楚,結果自己給自己下絆子,很容易搞錯。有時是因為不注意隨時化簡;有時是因為不清晰嚴謹,匆匆忙忙的。這些從小學就要培養,養成習慣再改就難了。

對策:

培養學生觀察自己身邊客觀事物之間的數量關係,是提高小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

引導學生參與建立概念的全過程,使學生掌握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方法,發展了思維品質。

③引導學生瞭解、認識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學階段最該培養孩子的哪些學習能力?真的很管用!!


2、對題目的理解能力

這個能力在所有學科都有用。初中語文、數學、生物、政治、地理、物理、化學都用得到。很多失分是因為理解題目的能力不好。所以,從小學開始培養是有必要的,可以從數學應用題入手。很多家長認為要通過閱讀書籍來提高,我覺得那太間接了,需要專門的訓練——應用題的訓練。這個以後我會專門寫博文論述。

對策:

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編成適合學生學習的應用題,進行講解或練習。

題目應該儘量來源於學生身邊,充滿著生活情趣,學生用自己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興趣。

英語

英語更是長期的積累,詞彙語法內容很多,所以,早早打好英語的基礎也是為初中節省時間。

小學階段最該培養孩子的哪些學習能力?真的很管用!!

有的家長小學就開始讓孩子學初中的,初中就開始學高中的。雖然看起來是在增加學業的負擔,不過可能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剛上小學的時候,如果有一定基礎,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都是有必要的。

對策: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有其獨特性,主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聽、說、讀、唱、玩等形式,幫助學生形成初級語感、語音及語調,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運用各種具體、形象的事物和各種生動、活潑的情景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為教學內容的語言材料,引發他們的思維,幫助他們組織語言材料、也有助於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在感知語言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語言的理解。

③指導學有餘力的學生回家後閱讀適合小學生的英語小報刊,聽錄音磁帶,用英語與爸爸、媽媽及周圍的同學對話,多聽多說,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我個人雖然不覺得一定要提前學習,但是小學學習的階段,如果在完成學業的同時,順便培養了這些能力、儲備了這些知識也是不錯的。畢竟,我們是要面對現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