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活躍 創新要素集聚

<table> 民間投資活躍 創新要素集聚

經初步核算,2018年順德區GDP為3163.93億元,比上年增長6.2%。圖為順德城市景觀。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table>

高質量發展需要探路者。在2018年獲批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順德,去年以來實施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這些探索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一切用數字說話。4月23日,順德區統計部門正式發佈了《2018年佛山市順德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2018年順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其中八大支柱產業增長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5.58億元,其中民間投資增長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38元,增長8.3%。

各項數據顯示,順德深化改革的結果是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居民收入加快提升,創新動能更加集聚,在高質量發展中先走一步。

●南方日報記者 熊程

以改革促轉型

民企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超七成

經初步核算,2018年順德區GDP為3163.93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55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774.40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1342.98億元,增長3.5%;三次產業結構為1.4∶56.1∶42.5。

在各大產業中,製造業是順德的根基。2018年,順德把村級工業園改造作為“頭號工程”,為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改出空間。同時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培育新的創新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傳統產業加快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統計公報》顯示,順德區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在村級工業園改造等全區重點工作中率先發力,全年實現增加值增長21.3%。此外,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6.6%。

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傳統的“八大支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其中,家電與機械製造作為順德當前的兩個千億級產業,展現出打造萬億級產業的擔當。家用電器製造業增長9.7%;機械裝備製造業增長8.6%。此外,醫藥保健製造業也增長25.0%,成為增速最快的支柱產業。

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速,也說明了支柱產業地位的繼續鞏固。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中,家用電熱烘烤器具產量增速最快,增長了20%。此外,傢俱、塗料、微波爐、衛生陶瓷製品的產量增速也較快。

從所有制結構看,在國有資本增長迅速的同時,民營經濟仍然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力。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民營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0%,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2.7%。此外,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6%,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9.2%,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是產業發展的利器,尤其是民間投資。去年,順德出臺了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12條”等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開展了企業投資建設項目“1121”改革等改革。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5.58億元,其中民間投資668.5億元,增長31%,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70%。

此外,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91.16億元,增長25%,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0%。裝備製造業投資122.71億元,增長19.7%,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2.8%。

創新動能的加速集聚則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更大的底氣。根據《統計公報》,全區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區級工程技術中心35家。全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比上年增長5.6%,其中高級職稱7377人,中級職稱42761人,初級職稱94945人。全年申請專利量38586件,增長23.1%;全年專利授權量25160件,增長34.2%。

以開放擴格局

外源型經濟投資增加28.9%

順德一直以來都是開放發展的典型。改革開放之初,最早的一批“三來一補”企業就出現在順德。當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順德迎來了新的開放契機。

作為產業大區,順德的開放首先表現在吸引國內外資本上。在內生投資動力繼續強勁的同時,順德通過改造發展空間、優化企業服務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揮更多外來投資的作用。根據《統計公報》,順德區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內源型經濟投資803.80億元,增長10.8%;外源型經濟投資151.78億元,雖然佔比還不夠高,但是增速高達28.9%。

進駐順德的海外資本,以服務業為最主要方向,其次是製造業。去年全年,順德實際利用外資27343萬美元。從資金量上看,房地產業佔59.83%,製造業佔33.3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佔4.93%,批發和零售業佔1.28%。從項目數量看,批發和零售業外商直接投資項目達107個,幾乎是總量的一半。

在經濟發展的傳統“三駕馬車”中,對外貿易自帶開放屬性。順德去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867.54億元(283.3億美元,增長8.9%),比上年增長5.8%。其中,出口1464.07億元(222.3億美元,增長9.1%),增長5.9%;進口403.47億元(61億美元,增長8.3%),增長5.8%。貿易順差也繼續保持在千億級,為1060.6億元。

位於龍江的亞洲國際傢俱材料交易中心在去年獲批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對於順德傢俱行業的對外貿易起到很大促進作用。不過從出口產品看,順德去年出口的大頭仍然是機電產品,為1012.6億元,增長6.3%。

外商投資企業也是進出口貿易的主力,出口額達到857.9億元,進口額達到263.5億元。而分出口市場看,順德全區對亞洲市場出口642.1億元,增長2.3%,對歐洲市場出口274.9億元,增長5.2%,對北美洲市場出口314.8億元,增長11.4%。

順德也積極發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區位優勢,鞏固開放發展的基礎。去年,順德區貨物運輸總量達10969萬噸。其中,順德進一步發揮水路優勢,全年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250.68萬噸,比上年增長31.8%;內河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55.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港口碼頭泊位數量63個,比上年下降13.7%。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順德提出的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可以從去年的數據上找到基礎。2018年,全年全區旅遊總收入171.42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旅遊創匯4.86億美元,增長1.59%。全年共接待過夜遊客人數454.9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其中,外國人11.43萬人次,增長19.1%;港、澳、臺同胞39.9萬人次,增長6.37%。

以民生促協調

每100戶居民家庭有家用汽車84輛

作為人口大區,順德區各項社會民生事業在去年取得較大進步。根據《統計公報》,順德區2018年末總戶數42.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2.05萬戶。總人口145.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99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70.47萬人,增長3.45%。

傳統上順德就以“藏富於民”著稱。據抽樣調查,去年全年順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38元,比上年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342元,增長4.1%。年末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摩托車82輛、家用汽車84輛、電冰箱106臺、計算機116臺、移動電話300部。年末全區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82.28萬輛,比上年增長16.4%。

消費價格的上漲保持在一定的合理區間。全年順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1%,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9%,服務價格上漲2.4%。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上漲2.1%,衣著類上漲1.1%,居住類上漲2.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上漲2.7%,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1.7%,醫療保健類上漲4.7%。

教育是最受關注的民生領域之一。去年,全區有普通高等學校1所,在校學生14793人;普通中學65所,在校學生118139人;職業中學13所,在校學生23927人;小學149所,在校學生188743人;在校中小學生人數共330809人。幼兒園331所,在園幼兒97503人。全區各類學校及幼兒園共有教職員工35887人,其中專任教師27844人。適齡幼兒入園率、學齡兒童入學率、小學畢業升學率均為100%。

截至去年末,順德全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職工94.24萬人,比上年增長8.7%;參加基本醫療保險職工95.29萬人,增長9.3%;參加城鄉合作醫療的有72.01萬人。全區各級共有敬老院14家,入住人數2246人。城鎮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每月900元/人。當年發放救濟款39357.45萬元。

在公共醫療衛生投入方面,順德全年財政醫療衛生支出26億元,比上年增長2.7%。年末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668個,增長13.8%。其中各類醫院4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18家。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11247張,增長5.8%。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6423人,增長11.4%,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008人,註冊護士7605人。

過去一年來,與文體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相對應,順德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活動日益豐富。年末全區共有體育場館5個,電影放映單位45個,博物館3個。全年全區共舉辦大型體育活動330場次,參加人數155萬人次。全區運動員參加各類體育競賽獲省級季軍以上獎58項。其中,獲世界級冠軍4項,國家級冠軍9項,省級冠軍4項。

人口

年末全區總人口145.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99萬人。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270.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02萬,增長3.45%。

規上工業增加值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1.3%;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9.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6.6%。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內源型經濟投資803.80億元,增長10.8%;外源型經濟投資151.78億元,增長28.9%。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民間投資668.5億元,增長31%,佔70%。

對外貿易

全年進出口總額1867.54億元(283.3億美元,增長8.9%),比上年增長5.8%。貿易順差1060.6億元。

創新資源

全區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區級工程技術中心35家。全區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5083人,比上年增長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