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極限中的倫理失控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引子

“What is life?It depends on the liver.”

什麼是生命?生命取決於肝臟。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印度影片《調音師》改編自2010年的法國同名懸疑短片,被評選為2018年度IMDB得分最高的印度電影。影片延續了印度電影一貫的歌舞風格,將敘事焦點放置於假裝失明的盲人鋼琴師身上,在意外成為一起謀殺案唯一的“目擊者”後,主人公阿卡什的生活完全被打亂,遭遇各種荒唐蹊蹺的事情。

與法國原版短小精悍的短片相比,改編後的印度版《調音師》更傾向於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與劇情的反轉性,同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與影片整體風格的把控上相較原版更顯豐富。

除了必不可少的歌舞元素,導演在影片中還添置了濃厚的印度民族特色,從溼婆神紋身到印度平民窟中下層群眾的生活狀態,這樣一個帶有黑色幽默的懸疑片卻在每一幀畫面中揭示了印度社會百態與現實人性之暗。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改編後的印度版《調音師》長達兩個小時之多,印度歌舞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類型電影的題材限制,同時也在篇幅上大大擴充了原版因時間限制而造成的影片前因後果缺失的問題,帶給觀眾更多角度的情感衝突與人性諷喻。

影片採用了多種敘事模式,以倒敘的方式穿插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為影片主要線索,輔以婚外情、底層人物的發財夢這兩條支線來強化影片邏輯的合理性。

從片名《調音師》開始便與觀眾玩起了懸念,影片整體內容與“調音師”這一形象毫無關聯,而是以鋼琴作為主要敘事元素,男主人公阿卡什是個鋼琴家,為了追求藝術的高度免於外界的干擾,公共場合他都以盲人的形象出現,在炫耀藝術造詣獲得眾人稱讚的同時也獲得了經濟上的便利。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作為整部影片中反轉最大的形象,阿卡什逐漸成長為一個波瀾不驚的故事“講述者”,厚重的墨鏡下是阿卡什掙扎的內心,一邊是對藝術與理想的追求,一邊是道德倫理的譴責。作為社會中最普遍人物形象的存在,阿卡什成為這類人群最為典型的代表,在生存與道德的矛盾中不斷尋找自我定位,當善良有可能給帶來自我傷害的時候,又總是懦弱的選擇有利於自我的方式。

影片中另一重要角色,西米的形象建構也成為影片的亮點之一,從西米的第一個鏡頭段落開始,所展現的形象便傾向於人物性格的極端與變態,前一秒還在發怒的西米下一秒就用沾滿辣椒的雙手擁抱著大自己十幾歲的丈夫,面對鏡頭,西米從容不迫的講述如何將螃蟹完美的殺死,這一橋段的設置也為之後丈夫普拉莫之死埋下伏筆。

從婚內出軌到失手殺死丈夫,西米逐漸迷失在一種近乎變態的心理恐懼之中,為了除掉潛在的目擊者再次出手殺掉住在對門的老夫人,迷亂的西米一步步陷入人性權衡的漩渦,最終換來更大範圍上人性的反噬與倫理的失控。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迴歸電影本體,《調音師》除了在劇情上的不斷反轉與懸念設置之外,導演還融入較多隱喻意象,進一步強化影片風格增加其戲劇張力,其中兔子的形象分別出現在影片的開頭與結尾,形成較為典型的迴環敘事,雖然只有短短几秒,但其真正內涵卻引人深思。

用一場獵殺兔子的戲碼作為一部懸疑片的開頭,讓整部影片更富有了寓言的意味,從兔子的眼部特寫不難看出兔子形象就是男主阿卡什的又一變體,逃竄的兔子便是之後疲於求生的阿卡什。

從外在的相似到內在的隱喻,導演將兩個不同的生物放置於同一故事語境,通過對兔子的形象展現剖析人物內心,直視偽裝的內心慾望,從而力求直視人性黑暗之處,致力於透析外在掩飾下人物獸性的表象。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建構都成為推動故事邏輯完整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展現印度真實社會風貌的同時,導演試圖將傳統文化中善惡輪迴的概念融入其中,將人性的弧度發揮至極限。

都說沒有絕對的善與惡,《調音師》也是如此,直至影片最後對於劇中的人物我們似乎很難依據某一評判準則對其中的任何一個角色下以善惡的定論,出於立場與角度的不同又彷彿人人都有難以言說的苦衷,或是源於生存的壓力又或是出於對夢想的執著。

生活與現實的殘酷總能不斷激發人性的黑暗與內心深處的獸性潛能,影片所傳達的對人性深度的探索是相同類型影片中少有的貫徹,不禁讓人們去思考是否存在關於人性評判的準則。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印度版《調音師》在完美改編法國原版的基礎上保留影片的懸念,增加影片邏輯層次與觀賞性,在富有印度風情的歌舞中使得本應嚴肅緊張的懸疑片變得富有情趣。

開放性的結局設置與耐人尋味的手杖打飛易拉罐的鏡頭定格不禁讓人猜想連篇,似乎這灘人性的沼澤中還有無窮無盡的可能與反轉,導演的高明之處便在於最後把影片迴歸到人性的限度之中,又不會使得影片結尾落入俗套。

《調音師》的成功也讓我們看到有關“人性”的深刻話題也能如這般被展現與接受,這點也是當下國產電影應該不斷學習借鑑的地方,如何更好的融入民族特色與民族文化,客觀而理性地辯證問題,擺脫刻板生硬的說教模式,這才是改編電影在文化共享語境下如何迴歸本土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 end •

《调音师》| 人性极限中的伦理失控

一影一話 譜人世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微信公眾號:SuperFlaneur

公眾號團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