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生成長點亮心靈之燈

为学生成长点亮心灵之灯

四月十八日,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小學的學生們正在上品德課。 記者 郭妍攝

为学生成长点亮心灵之灯

四月十七日,寶雞市陳倉高級中學的學生在“開心農場”裡勞作。這是學校將思政課堂搬進生活場景的一次探索。 記者 郭妍攝

記者 郭妍

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並強調“有了我們這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課辦得越來越好”。

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教育體系中,思政課發揮著“壓艙石”作用,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

4月9日,記者走訪了全省多所學校,瞭解全省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讓思政課“立起來”“火起來”

鑄魂立德的工作千頭萬緒,都要通過思政課這個“針眼”穿起來,而思政課教師就是用巧手“穿針引線”的人。

近年來,陝西教育系統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創新教學方法、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不斷改進和加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夯實學生成長成才的思想基礎,為學生成長成才點亮心燈。

陝西省委教育工委以組織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為引擎,讓思政課“立起來”“動起來”“活起來”“火起來”,鍛鑄了可信、可親、可為的好老師隊伍。

4月9日,在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209會議室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宣講團的思政課教師們正在進行第二次集體備課。思政課教師們正在就前期準備、資料蒐集、課件製作、案例選取以及講課思路進行交流。

“我覺得這裡可以再增加一些鮮活的素材,這樣宣講的內容會更生動。”“我也這麼認為,這裡進行適當的修改,效果會更好。”老師們從不同角度互相“問診把脈”,對授課全過程精心打磨,立志打造出理論宣講的“金課”。

據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雲霞介紹,西北工業大學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提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引領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群發展計劃,推動學校“大思政”格局發揮作用,其中多措並舉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

西北工業大學致力於打造專職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的思政課師資隊伍,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已有教師團隊基礎上,不斷優化思政課教師結構,從全國範圍內聘請思政課名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家擔任講座教授和兼職博導,已有10餘位專家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座教授和兼職博導;出臺黨政幹部、學工幹部兼任思政課教師實施方案,目前已選拔14名校內優秀黨政幹部和學工幹部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親自走上講臺,為學生講授思政課。思政課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發展,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等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證。

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的職業榮譽感不斷提升,有些思政課教師驕傲地說:“不要問我們姓什麼,我們都是‘馬老師’!”

澆花澆根 育人育心

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和兒童而言,思政課不能“曲高和寡”,而貴在“潤物無聲”。

4月17日下午5時,在寶雞市陳倉高級中學操場旁邊的菜地裡,十幾名高中學生正忙著給地裡的西紅柿、青菜、黃瓜澆水,清除地裡的雜草。

“這是我們的一門課程,叫‘開心農場’。這些蔬菜都是學生們自己種植、管理的。”寶雞市陳倉高級中學的德育主任白文華告訴記者。

為了實現環境育人,寶雞市陳倉高級中學將思政課堂搬進生活場景中,將操場周圍的3畝空地開闢成菜園,分給全校24個班級,讓學生們跟著專業教師學種植。曾經把韭菜認成草、蒜苗當成蔥的學生,在這裡不僅學會了澆水、施肥、除草、治蟲等稼穡之道,還強健了體魄、磨鍊了意志。很多學生深有感觸地說:“體驗了從耕種到收穫的過程後,才知道農民的不易,才真正體會到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的重要性。”

“潤物於無聲之處,讓學生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為,正是‘開心農場’的教育意義所在。”白文華說,“中小學生的思政教育更多的是德育。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思政課教學改革,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將思政課從課堂拓展到生活,增強中小學德育的時代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據悉,從2018年起,寶雞市積極打造並實施“德潤寶雞·書香陳倉”中小學德育行動升級版——“新時代·新德育”中小學德育行動,通過“思想立德”政治引領、“實踐修德”行為養成、“書香養德”讀書勵志、“禮儀育德”文明教育、“真情潤德”感恩回報、“行動厚德”志願服務、“課堂蘊德”素養提升、“攜手弘德”家校育人8個方面,以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使得德育浸潤的效果日益凸顯。

如今在寶雞市各中小學校園裡,孩子們的笑臉如太陽般美好而溫暖,一聲聲親切的問候充滿溫度;敬老院中,萌娃們像大人一般,為孤寡老人打掃房間、整理衣物;馬路旁邊,一個個“小警察”有模有樣,引導市民遵守交通法規……這些都是寶雞市“新時代·新德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最好體現。

讓思政課有情有義 有滋有味

高校一線教師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的“戰鬥員”,通過集中備課、集中研討、集中培訓、集中展示等方式,夯實了教師責任,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有力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同時,我省還湧現出一批優秀教師。2018年,我省8名教師當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年度影響力人物,獲獎人數位居全國第二。

“同學們,當今世界複雜多變,如何讓世界各國在差異中謀共識、在競爭中求共贏,攜手共創人類美好未來?”這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幹”——陝西青年職業學院教師田廷廣的課堂,他在講述“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田老師用問答的形式開啟了課堂教學內容。

“田老師的課內容特別豐富,他總是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這樣的思政課我們愛上。”不少學生這樣說。

田廷廣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教學中,要通過多舉措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學生的注意力、課堂的參與度和抬頭率,讓思政課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激情澎湃,為學生成長成才點亮一盞燈!”

全省各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培養思政課教師的重要基地,大部分畢業生會走上各類學校的思政課講臺,加強未來思政課教師的培養也成為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西安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田亮認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培養不僅在當下,更應著眼於未來,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的培養。”

近年來,全省各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培養思政課未來教師這一目標上下足了功夫,積極改革研究生培養方案,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系統性,馬克思主義基礎類課程所佔研究生總學時的比例不斷增加。

為了幫助學生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的同時,儘快適應教學環境,掌握教學規律,各高校為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生和思政課教師開設思政課授課藝術講座、開展思政課比賽、邀請教學名家進校園進課堂傳授教學技巧,鼓勵研究生參與社會實踐和教師科研工作,開展思政課實務教學和體驗,增強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