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彝在路上:扶貧路上,用愛闡釋責任!

自2016年9月什邡啟動援彝工作以來,共派出了200多位同志深入涼山州喜德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兩年多以來,各位援彝隊員不忘初心、勇於擔當,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把對彝區人民的真心真情播撒在了喜德。什邡電視臺從4月起開設《援彝在路上》專欄,充分展示各條戰線援彝隊員們的風采,讓更多人瞭解什邡的援彝工作。今天,讓我們走進援彝幹部人才範珣,聽聽他在喜德援彝背後發生的故事。

扶貧路上,用愛闡釋責任!

什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範珣

我叫範珣,是什邡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一名工作人員。根據工作安排,2018年7月,我有幸成為了涼山州喜德縣洛哈鎮洛子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員,在大涼山生活工作幾個月的時間裡,每一個境遇不同的村民都帶給了我同樣的觸動,扶貧路上,我見證了太多的感動,收穫了滿滿的愛與幸福,每天帶著感動奔跑,用心捕捉完美,用愛闡釋責任。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進村調研的第一天,正是雨季,但是透過滿眼黃土地,我看到的卻是一片荒蕪。硬化的道路是破爛的,產業是單一脆弱的,班子是信心不足的,村委會正在修繕。洛子村彷彿還停留在過去,只有一條雜草叢生卻也難掩美麗的小河流,在默默流淌、靜待知音。我在想,這個村,究竟該賦予它什麼樣的內涵,從精神志向、發展思路扶起,才能煥發生機、擺脫貧困?幾天幾夜,腦海裡時時浮出村裡的景象。

洛子村地處喜德縣東南部,距洛哈鎮8.4公里,距縣城56公里,海撥為2520米,屬於高海撥山區。耕地以旱地為主,且人均佔有耕地少,多數耕地以山林開荒為主,耕地產量少,主要有馬鈴薯、玉米、蕎麥,經濟作物以核桃、花椒為主。由於當地為高寒山區,氣候惡劣,嚴重製約著養殖業的發展。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村民們反映,因為距離喜德縣56公里,全村沒有任何優勢資源或特色產業,幾乎與外界無商業往來,基本生產生活靠人工揹負或拖拉機付費運載,且農業耕作的方式較為落後,無法使用交通工具作業,效率十分低下。洛子村地處山嶺地帶,交通設施破損嚴重,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條件較差,村民飲水等能基本保障。由於歷史原因,村裡一直髮展比較緩慢,且村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大多處於小學水平,更加制約著全村的發展。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在喜德工作的九個多月時間裡,我們的工作就是探路、克難、落實、戰鬥!我清醒地認識到,一村雖小,但我們可以盡心盡智盡力而為,用我的精神感召更多的人支持我們,讓洛子村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以人為本”抓培養,“以人為本”重踐行,“以人為本”促進洛子整體素質同步提升。從小孩抓起,注重個人素質修養的提升,讓村民們形成永葆文明新家風、弘揚家庭美德、傳遞文明正能量、樹立社會公德的良好風氣。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為堅持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有機銜接,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抓好精準扶貧,加快貧困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進程。在工作中,我們針對涼山特點對花椒種植地塊選擇、苗木培育、土肥水綜合管理措施、常見病蟲害種類識別、實用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將實用技術手把手教給村民,讓大家切實掌握花椒栽植等關鍵技術,充分發揮林業科技力量助推精準扶貧。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利用節假日、休息日的時間,我開設了免費的暑假繪畫班,通過言傳身教、寓教於樂等多種方式,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和思維、啟發孩子們真善美的天性、滋養孩子們的感恩之心。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針對涼山州火情火災情況,我細緻地講解了森林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意義、森林火災安全自救常識、森林火災預防等相關知識,並向學生髮放《四川省森林防火管理條例》和《中小學生森林防火宣傳手冊》,號召同學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去感染身邊人,多宣傳、做好傳幫帶,爭做森林防火的“小衛士”,當好森林防火的宣傳者。森林防火宣傳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培育了孩子們的主人翁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受到當地教師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為了做到群眾不脫貧幫扶不脫鉤,確保在奔小康的路上一個不落下一戶,全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與貧困戶“同吃同住同勞動”,助力全村脫貧攻堅工作穩步推進。進農家門,吃農家飯,幹農家活,聊農家事,解農家愁俯下身子,才能聞到泥土香。挽起袖子與群眾共同勞動,面對面真心誠意聽群眾意見建議、實地解決貧困群眾生產生活問題和當前困難。通過拉家常、擺農門陣等方式,與貧困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流,解決貧困戶最想、最急、最盼的實際困難。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掣肘貧困地區人口全面持續脫貧的突出問題,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重大疾病、慢性病是群眾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駐村工作隊聯繫相關單位多次到村裡開展身體檢查,實現小病不出鄉,讓困難群眾享受到更多保障待遇,逐步破解因病致貧返貧的難題。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援彝在路上:扶贫路上,用爱阐释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