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的一首老歌——豐收歌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上世紀60年代的一首老歌——豐收歌

上世紀60年代的一首老歌——豐收歌

上世紀60年代的一首老歌——豐收歌

前些天(編者按:本文原發時間為2010年7月2日),在城東隨便轉游,看到了一片麥子,隨手拍了幾張照片,因為這片麥子,讓我想起了經典老歌——《豐收歌》

《豐收歌》在六十年代的農村,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就是現在讓我唱也能唱個七大八。如果以它當年的流行程度來說,可以說是現在所有所謂的流行金曲的“祖師爺”級別了。

我們不仿聽聽這首印著深深時代烙印的《豐收歌》:

“麥浪滾滾閃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豐收的喜訊到處傳,社員人人心歡暢,心歡暢。大寨是咱們的好榜樣,自力更生鬥志昂,奮發圖強幹革命,窮山變成魚米鄉, 魚米鄉。人民公社無限好,集體道路寬又廣,幸福不忘毛主席,豐收不忘共產黨。”

從歌詞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幅伴著悠揚的韻律、閃著光芒的意境,由虛變實,隨後幻化成一幅壯美的豐收畫面和美景;隨著節奏,我們的情緒逐漸被感染被融入,直至觸摸到偉大的勞動人民豐收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樸實情懷……

歌詞不僅打動人,同時也感染人,更可以說滴水穿石般的教育人,這樣的歌應該說是真正的優秀音樂藝術作品。

四十五六年前的《豐收歌》應該說是當年我們那一代人的豐收歌,可是當年也曾有那麼幾個紅衛兵,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了一點消息,說是麥田與棉田不能出現在同一首歌裡而批判之。客觀地說,《豐收歌》本來就是一首關於豐收季節的歌,而不是某個特定農作物的豐收歌,麥田與棉田同時出現在一首歌裡而並沒有錯,也沒有必要因為這些,就進行批判。雖然好多城裡人並不知道麥田和棉田的豐收季節不同,但大家卻同樣能夠完全沉浸在《豐收歌》所描繪的場景中、沉浸在革命浪漫主義包圍的意境裡,這就夠了。《豐收歌》也由此被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