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撰文 | Daisy

出品 | 支付百科


今日有消息稱,騰訊控股入股阿根廷移動支付應用Uala,但並未公佈投資金額。其實,騰訊在拉丁美洲投資不多,去年10月公佈投資巴西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公司Nubank投資9,000萬美元。

Uala從2017年10月到2018年12月已發行超過500,000張預付卡,投資者包括高盛和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史蒂夫·科恩等。

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而據中國銀聯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銀聯卡全球發行累計超過75.9億張,全球受理網絡已經延伸到174個國家和地區。銀聯表示,將繼續加快國際市場融合,幫助海外國家建立本地銀行卡轉接清算體系,擴大銀聯國際影響力。


事實上,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巨頭在加速全球佈局。

在海外,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金服的主要戰略是跨境線上業務、跨境線下掃碼支付業務以及投資併購。在亞洲,螞蟻金服投資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韓國互聯網銀行K-Bank,並與泰國的Ascend Money、菲律賓的Mynt、印度尼西亞的Emtek、新加坡的M-Daq和馬來西亞的TNG等金融科技公司達成交易,其在全球的投資還有美國的Moneygram等。

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不同於支付寶,在海外擴展方面,微信選擇以拓寬微信支付線下場景為主要路徑。2014年,財付通與韓國免稅店合作,以網絡免稅店支付的方式切入海外支付市場;2016年8月,騰訊旗下的WeChat Pay(港版微信支付)獲得香港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2017年10月底,正式在香港推出支付功能。除此之外,微信在馬來西亞也獲得了牌照。


此外,微信支付主要是通過服務商來提供落地服務。例如,微信支付沒有在韓國設置地推人員,而是藉助本土第三方機構韓亞銀行開拓市場,而微信支付僅需提供開放接口及技術支持。據支付百科瞭解,微信今年將推出的WeChat Go平臺上的流量包、出行、住宿、娛樂、餐飲等,就是由Citcon提供的基於支付業務之上的更多細節化服務。

截至2018年9月,支付寶已經在印度、泰國、韓國、菲律賓、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開發了基於國情的本地支付寶。目前,支付寶的服務遍佈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超過10億。

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根據騰訊財報,2018年微信合併月活躍賬戶數為10.98億,並且騰訊在全球80多個機場為微信支付用戶提供實時退稅服務。目前,微信支付可以在中國內地以外的49個市場使用,發展了近1000家合作機構,支持16種貨幣的跨境支付交易。

最近,跨境支付服務公司Citcon宣佈獲得華美銀行5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預計到2019年,Citcon服務的全球商戶數量將達到5萬家。

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北美的支付業務,50%以上由Citcon負責;同時,Citcon 也與銀聯展開合作,幫助銀聯雲閃付在北美落地。

據國家旅遊管理局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為14972萬人次,同比增長14.7%。在Citcon CEO黃春波看來,相比中國移動支付競爭的白熱化,美國移動支付市場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跨境遊也是中國移動支付切入美國市場最好的機會之一。


騰訊又出手了!支付巨頭海外競爭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