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這場“金普會”肯定不會像兩個月前的河內“金特會”那樣充滿戲劇性,但肯定會給這兩個有著特殊關係史的國家留下新的“戲劇性插曲”。


文 | 海上客

又是鐵路,又是“一號專列”,4月24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啟程出訪,但這一次,列車不再是跨過鴨綠江,而是圖們江(朝鮮稱“豆滿江”),目的地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他要在那裡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金正恩到達俄羅斯 央視記者採訪

這場“金普會”肯定不會像兩個月前的河內“金特會”那樣充滿戲劇性,但肯定會給這兩個有著特殊關係史的國家留下新的“戲劇性插曲”。

金普會面地點,充滿“朝鮮氣息”

目前已知的“金普會”地點是俄遠東聯邦大學,那裡號稱是俄羅斯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校園之一,它位於彼得大帝灣的俄羅斯島上,擁有符合最高標準和最新技術的大學城。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朝鮮媒體報道金正恩啟程訪俄

之所以選擇這裡,都注重把歷史融入現實政治的朝俄兩國可謂獨具匠心。

2012年,俄羅斯舉辦符拉迪沃斯託克APEC會議,人少地廣的俄遠東急需勞動力,當地人甚至為了這場盛會改變悠閒的作息時間,不論夜裡還是公休日都在工地勞作,但人手仍然十分緊張,正是朝鮮幫了俄羅斯的大忙,來自朝鮮的五千多勞工勤勤懇懇,用優異的勞動改變了曾是廢棄軍事基地的俄羅斯島面貌。

“朝鮮朋友馬不停蹄地從早晨7時工作到夜裡10時,他們不止在乎收入,更在乎自己的榮譽,他們非常希望把活幹成精品,”曾參與AEPC工程監理的俄羅斯技術人員向韓國《時事週刊》回憶,“他們用努力工作,來縮短回到家人身邊的時間。”

事實上,作為“金普會”會場的大學禮堂就是原來留下朝鮮工人汗水和心血的AEPC會址。直到今天,不少符拉迪沃斯託克居民都感念朝鮮工人的淳樸與認真,對這個飽受制裁與經濟困難之苦的鄰國充滿同情與好感。

朝核問題、搞活經濟,都是話題

事實上,“金普會”不可能繞開世界關注的朝核問題。

自從兩個月前河內朝美“金特會”意外結束後,美國就沒停止對朝鮮的“口誅筆伐”,僅維持“還可以談下去”的口頭支票。對朝鮮來說,面對美國的攻訐,不能光靠自己澄清與反駁,更要主動“走出去”,尋找同情者與合作者,俄羅斯無疑是首選之一。

雖然俄羅斯參加了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核活動的制裁,但它和中國一貫勸和促談,敦促有關方面抓住對話時機。

2017年7月4日,俄羅斯與中國共同就朝鮮半島問題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以中方提出的“雙暫停”倡議和“雙軌並行”“雙軌並進”思路,以及俄方提出的分步走設想為基礎,制定瞭解決半島問題的“路線圖”。

之後,俄外長、聯邦委員會主席等高級官員紛紛訪問平壤,支持朝方堅持半島無核化,支持朝美對話協商解決半島問題,願繼續同有關各方一道,為全面推進半島問題和平對話解決進程、實現地區長治久安發揮積極作用。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金正恩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

金正恩高度評價了普京的立場,感謝俄方長期為實現半島無核化、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的重要貢獻。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金正恩會見俄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

很大程度上,相互幫助,破解半島和平死結,是朝俄共同利益所在。目前,雙方就聯合國迄今對朝實施的11項制裁有一定的立場接近,那就是不期待朝鮮迅速獲得全部制裁解除,但至少應考慮取消部分制裁,尤其2016-2017年通過的限制朝鮮進口原油、天然氣制裁,幫助朝鮮恢復經濟,發展民生,這也符合“以繁榮換安全,以發展換棄核”的理性思路。

更重要的是,俄方渴望打通朝鮮這一東北亞經濟合作的“最後一關”,為俄遠東經濟發展注入活力。要知道,俄羅斯推動薩哈林天然氣管道經朝鮮進入韓國以及俄朝韓跨國鐵路項目,不僅對自身發展大有裨益,更能搞活地區經濟,推動多國合作,把“打打打”的舊習慣變為“賺賺賺”的新思維。

“唇齒相依”,感情特殊


從很大程度看,朝俄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而且這種理念隨著歷史變遷得到強化。

拿大家耳熟能詳的金正恩所乘坐的“一號專列”來說,列車沿著朝鮮東海鐵路線一路北上,自清津出境後抵達俄遠東濱海邊疆區境內的第一站哈桑,接下去,專列沿著西伯利亞鐵路線,一路經烏蘇里斯克、哈巴羅夫斯克到達符拉迪沃斯託克,這都是其祖父金日成、父親金正日曾到達的地方,而且也預示著朝俄合作的無限潛力。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1949年金日成抵達莫斯科火車站

1949年3月3日,時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乘專列到達莫斯科雅羅斯拉夫斯基(Yaroslav)車站,受到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的熱情迎接,在克里姆林宮見到了斯大林,開啟朝蘇(俄)高層交往的先河。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1949年金日成會見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

正是在那裡,年輕的領袖為年輕的東方共和國爭取到超級大國全力支持,正是那份經濟與文化交流協定奠定了朝鮮工業化的重要基礎。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後,金日成多次乘火車前往蘇聯遠東和西伯利亞,爭取兩國及地方合作機會,就在同一條鐵軌上,西向的朝鮮政府代表團列車常常與東去的蘇聯援朝物資專列交錯而行,加深著雙方的友誼。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1949年斯大林贈送金日成的吉斯轎車

1961年簽署的《蘇朝友好互助合作條約》為朝鮮提供核保護傘,蘇聯為朝鮮提供T-62坦克、米格-21殲擊機等先進武器。

據統計,冷戰時期,蘇聯累計為朝鮮援建了70多個大型企業,而且朝鮮農業裡面種稻比重大,受季風氣候影響水旱災害影響,非常依賴1500座水庫、1.6萬個揚水站、4萬公里水渠的維護和運轉,對電力和化肥需求很大,來自蘇聯石油、天然氣、煉焦煤成了必需品。

在相當長時間裡,符拉迪沃斯託克和更靠近朝鮮的波謝特成為蘇聯援朝的物資集散中心,與此同時,朝鮮生產的大量廉價輕工業品和農漁產品,也大大緩解了蘇聯遠東地區的日常生活需求。

讓人動容的是,由高層訪問締造的“鐵路外交”還給朝蘇(俄)關係帶來另一層含義。

1984年5月,金日成乘火車訪問莫斯科,路過新西伯利亞時,突然下令停車,因為他聽說自己的救命恩人諾維琴科就住在這裡,但蘇聯接待方不掌握此人的具體住址,希望金日成繼續趕路。這位感情豐富的領導人堅持己見,終於經過蘇聯克格勃和戶籍警民警的多方努力,才在不起眼的特拉夫諾耶村找了這位身有殘疾的退伍軍人。

原來,1946年,還是蘇軍少尉的諾維琴科在警戒平壤群眾集會現場時,撲開南朝鮮特務扔向金日成的手榴彈,自己卻身負重傷,金日成始終對他以兄弟相稱。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諾維琴科1984年與金日成在一起

事實上,金日成後來每次訪問蘇聯,都會拉上諾維琴科敘舊,而且他們基本是同齡人,金日成年長兩歲,兩人感情之深是普通人難以理解的,諾維琴科之女塔季婭娜說;“1994年7月8日,金日成逝世,這對爸爸的打擊很大,他好像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幾個月內高燒不退。他也是8日去世的,只不過不是夏天,而是1994年12月8日。我把這看成他們的命運真的密切相關的象徵。”直到今天,朝俄外交界都把這段傳奇當作自己的寶貴財富。

朝蘇關係,並非沒有嫌隙

親密的朝蘇關係並非沒有嫌隙,特別是1985年戈爾巴喬夫當上蘇共總書記,提出“新思維”的改革運動,強調美蘇作為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應合作重塑世界秩序,這中間當然也包括朝鮮半島的命運。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1980年金日成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會晤

1986年7月30日,戈爾巴喬夫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說,“朝鮮半島的緊張氣氛應該得到緩解,蘇聯將與南朝鮮(韓國)建立外交關係。”作為一種具體措施,蘇聯拒絕朝鮮提出的購買能攜帶遠程巡航導彈的圖-22M3轟炸機的請求,只向其提供技術含量略低的米格-29殲擊機和蘇-25強擊機。

也是從那以後,反映兩國關係晴雨表的跨國鐵路變得冷清起來。

1990年6月4日,韓國總統盧泰愚與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談,同年9月兩國正式建交。然而在朝鮮眼裡,蘇聯與韓國交好無異於“背叛”,幾乎在一夜之間,在朝幫助人民軍掌握先進武器的蘇聯顧問都被要求離境,朝鮮也停止與蘇聯進行非基本需求的貿易,蘇朝之間維繫40餘年的合作一下子降到冰點。

一個最直接的例證是,朝鮮的電視新聞裡再也聽不到“蘇聯老大哥”的稱呼了,後來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只說了一句:“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外交曾經向西方一邊倒,在朝鮮半島則是“對韓一邊倒”,應韓國要求一度停止對朝軍事供應和核技術支持。俄朝貿易從1990年的27億美元驟減到1994年的1.4億美元。

1993年,俄羅斯干脆通知朝鮮取消《蘇朝友好互助合作條約》。然而,無論俄羅斯割地、解除武裝還是出賣盟友,融入西方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回報。1995年俄新社發表《俄羅斯外交在朝鮮問題上的新思維》:“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正在被美國取代,但是俄羅斯自己沒有發現這一點,美國正是利用俄羅斯的政策達到了這一點,而讓俄羅斯扮演一個效勞已畢可以離去的摩爾人的角色”。

終於,1996年開始,醒悟的俄羅斯恢復對朝經濟援助。2000年,《俄朝友好睦鄰合作條約》簽署,普京總統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訪問朝鮮的俄羅斯國家元首。2001年7月,金正日首次乘坐專列出訪俄羅斯,7月26日晨,專列穿過朝俄交界的友誼橋,到達俄邊界的哈桑車站,俄總統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康斯坦丁·普利科夫斯基親自上車歡迎。

開往莫斯科途中,金正日遵循父輩的遺願,中途也專門停靠新西伯利亞站,向前文提到的老英雄諾維琴科的兒子伊萬贈送禮物,表達對“緣故人”(注:緣故人是朝鮮說法,指有特殊歷史關係的朋友)的深情,這一故事後經媒體傳播,讓俄民眾深受感動。

事實上,新世紀以來,為了遠東地區的安全,俄羅斯意識到需要防止朝鮮陷入美日聯盟手中,況且俄羅斯開發遠東的一個難題是勞動力缺乏,朝鮮工人不但吃苦耐勞,素質好,工資低,更重要的是,俄朝之間沒有領土問題這個“歷史包袱”。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2011年金正日訪問俄羅斯

更重要的是,朝鮮缺乏國際通用貨幣用來進口石油、天然氣,不但造成朝鮮煉油廠停工,還關係到運輸、化工、電力、農業等方面,這種“危機-不安全感-擁核”的惡性循環不僅傷害朝鮮半島,也讓俄羅斯始終與這個“火藥桶”為伴,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主張。

可以預見,俄羅斯將在半島奉行更平衡的政策,既不打算恢復蘇聯時代與朝鮮的關係,得罪經濟實力強的韓國,但又避免徹底讓朝鮮“邊緣化”。


普京金正恩這次相會有這些“耐人尋味”


金日成獲得的蘇聯勳章

前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盧金曾提到,隨著俄羅斯在北約東擴、東歐反導問題上受到美國過度壓迫,俄羅斯可能給予朝鮮力所能及的幫助,避免自己的“東部戰線”出現動盪,這也符合朝鮮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