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易想要投放信息流廣告,那你可要小心他的收費模式有哪些?

在前面的文章中,阿甘正賺已經為大家介紹了目前最流行的互聯網廣告投放方式「信息流廣告」。

沒有看過的同學,點擊

不過,大家也許會疑惑,效果這麼好的信息流廣告,到底是怎麼收費的呢?

會不會也是天價收費呢?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常見的信息流廣告收費模式。

創業不易想要投放信息流廣告,那你可要小心他的收費模式有哪些?

CPM:按曝光量收費

在傳統的廣告投放中,曝光量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

廣告主投放廣告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服務曝光,觸達更大範圍的潛在用戶,所以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移動廣告平臺的慣例。

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廣告投放過程中,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在移動廣告平臺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

創業不易想要投放信息流廣告,那你可要小心他的收費模式有哪些?

比如說一個內置廣告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著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如此類推,10,000人次訪問的主頁就是10元。至於每CPM的收費究竟是多少,要根據以手機應用的熱門程度(即瀏覽人數)劃分價格等級,採取固定費率。

CPC:按每點擊一次計費

在互聯網廣告時代,點擊相比瀏覽更能體現潛在客戶的意願,也就成了互聯網廣告的收費模式。

創業不易想要投放信息流廣告,那你可要小心他的收費模式有哪些?

以每點擊一次計費,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的最優方式。

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廣告成了白忙活,有很多手機應用不願意做這樣的廣告。

在長期大量的信息流廣告的投放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惡性點擊”、誤點擊、0消費點擊(無論出於什麼目的,總之沒有產生消費),依然有一部分廣告費浪費在這些不能產生訂單的點擊上。那麼,我們怎麼去避免這種不必要的浪費,讓廣告費真正地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呢?

有鑑於此,CPA的付費模式就誕生了。

CPA: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收費

創業不易想要投放信息流廣告,那你可要小心他的收費模式有哪些?

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

具體到今日頭條的信息流廣告,有人填寫表單了,這次的廣告才算一個投放完成。

總結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移動廣告平臺都支持CPM、CPC、CPA計費,在選擇移動廣告投放時,廣告主可更多考慮移動廣告平臺的穩定性和媒介資源深度。無論採用CPM、CPC還是CPA,廣告主都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進行選擇,這和傳統互聯網廣告是一樣的。

學習更多營銷知識,歡迎關注「 阿甘正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