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騙子”無處遁形,徵信系統升級刻不容緩

让“骗子”无处遁形,征信系统升级刻不容缓

央行徵信中心日前透露,為了更好地滿足金融機構和社會各界的徵信需求,徵信中心適時啟動新一輪系統升級優化工作,即“二代徵信系統”的建設工作。目前徵信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仍在進行中,並無明確的上線時間表。

央行此時發佈個人徵信系統升級信息,至少向全社會傳遞了兩個重要信號:一是隨著企業與居民參與經濟活動的增加及深入,原有徵信系統在很多地方已難以適應新的經濟發展形勢的需要;二是央行與時俱進,建立一個覆蓋面更廣、更有效的企業與個人徵信體系,為優化國內信用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因此,個人徵信系統升級是歷史賦予央行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

所謂“徵信系統”,就是央行採集國內企業和居民個人的金融信用信息而建立起來的基礎數據庫,為金融業、經濟部門與個人進行經濟活動提供較為準確、全面的信息服務。徵信系統的建設和使用,目的在於促進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風險,幫助公眾節約融資成本,創造融資機會,提升社會信用意識等方面發揮作用,讓信用報告成為反映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

央行原有徵信系統曾在中國金融經濟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央行披露,目前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已採集9.9億自然人、2591.8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分別接入機構3564家和3465家,年度查詢量分別達到17.6億次和1.1億次。可見,央行徵信系統在推進個人信用建設、優化信用環境、防範金融風險、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央行目前急於升級徵信系統,主要基於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及經濟活動日趨活躍,央行第一代徵信系統暴露出不少缺陷或漏洞,需要進行及時修訂和完善。二是原有的徵信系統囊括的內容具有較大侷限性,需進一步拓寬,打造一張真實可靠的“信用天網”。截至目前,國內仍有4.6億自然人沒有信貸記錄,存在較大的信息盲區。因此,急需採集這些人的各方面金融信息,幫助其建立個人信用記錄,由放貸機構評估其信用風險,為其提供融資便利,降低融資成本。第三,為企業與居民個人提供全方位的徵信報告,促進居民個人塑造良好的信用理念,打造良好的國內營商環境。

央行升級徵信系統,有利於進一步優化國內信用環境。近年來,國內經濟領域中頻繁出現信用違約現象,比如,一些企業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又因經營者缺乏誠信,出現以“跑路”的形式達到“逃債”、“廢債”、“賴債”的目的,加劇了銀行及其他債權人的債權違約現象。居民個人的信用觀念不強,體現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隨意拖欠債務的經濟糾紛案件就層出不窮,原本信用基礎就不牢固的國內信用環境出現惡化的傾向。央行在此時升級徵信系統,並相應增加國籍、共同借款、個人為法人擔保、法人為個人擔保等相關內容,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讓徵信體系更加完備、更具時效性和針對性。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對於違背誠信之徒,僅靠事後懲罰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事前提醒,讓守信之人能夠預判風險,讓“騙子”無處遁形,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儘快推出更加完善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編輯 汪世軍 校對 付春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