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動劇透,是當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復仇者聯盟4》一上映,昨晚和今早的朋友圈,好不熱鬧,粗略一分,可謂兩種景象。

一種是瘋狂刷圈,恨不得告訴全世界TA是趕上覆聯4的第一批觀眾。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看完還不忘在凌晨攝個屏,證明我可是來打過卡的。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有的還要故意配上一句話,紀念一下完結的復聯,心滿意足著“我可是第一批知道結局的!”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早上呢,畫風就變了。

沒趕上覆聯4首映的夥伴們統統在睡醒後探出腦袋說——我們謝絕劇透!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當然,也有一些賤賤的朋友,故意擺出欲拒還迎的姿態,假裝毫不在意地說。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總之,整個朋友圈就圍繞著兩個字:

劇透!

劇透者!退散!

劇透這事兒吧,讓人歡喜,讓人憂。

一般來說,憂往往大於喜。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大多對某個作品愛得深沉的人來說,都恨不得躲得遠遠的,不想提前預知結局,害了自己的興致。

對於那種恨不得搶先劇透給全世界的人來說,多少有點抖機靈的意思,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悲痛之上,實在是要不得。

畢竟連影評網站都會貼心地在文章開頭寫到“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作為警告,以示劇透的“嚴重性”。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只是,咱們又真的逃得過“不被劇透”的命運嗎?

當結局被頂上微博熱搜,當朋友圈佔據著懸而未決的劇透言語,當你打開個嗶哩嗶哩都有劇透彈幕在你眼前飄過的時候,大家都恨不得在親自觀看大結局之前原地消失!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你以為沒有互聯網就可以逃得過嗎?

想起原來《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在電影院熱映的時候,第一撥趕上首映的同學在看完電影的第二天一早,就在班級門口用盡所有肺活量賣報般高喊出所有的結局。

雖然毫無疑問被班上同學“胖揍”了一頓,但劇透的人還是非常興高采烈,帶著一種第一口吃螃蟹的驕傲,毫不後悔。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後來據我觀察,酷愛劇透的人,一般有三種心理:

A. 炫耀型:我就是第一批看的怎麼招吧,你還想我藏著掖著?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B. 搗亂型:有本事你們也第一批看啊!我!就是不讓你們好好看!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C. 上帝型:你們一定想知道結局又不好意思說,讓我來“普度”你們吧!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綜上所述,都是有點兒想要吸引眼球,刷刷存在感,結果呢,又損人不利己,你說何必呢?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不少朋友已經被以上三種類型的人逼迫到關閉朋友圈,卸載微博,活在互聯網真空的狀態中。結果,還是逃不掉辦公室茶水間的劇透討論,就差沒請假在家了。

如今沒趕上趟兒看個電影,簡直比996還活得心累。

討厭被劇透?恭喜,說明你是聰明人

究竟要不要被劇透,其實因人而異,很難界定。

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歡被劇透,那谷阿莫5分鐘講電影,20分鐘帶你看完《三體》之類的視頻,就不會那麼火爆。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所以喜歡被劇透與否,取決於兩點,一個是作品本身,二是觀眾性格本身。

作品本身?

很好理解,要是我本來就對復聯繫列無動於衷,那當然任憑你們劇透呀,我趁機還可以攢攢經驗,多點談資,有何不可?

但如果我是一個漫威迷,一直在等待復聯4的上映。我自然是萬分不希望我的觀影期待體驗被提前打破,我不需要劇情的預支,只希望自己能夠沉浸在復聯的世界當中。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要是名偵探柯南一開始就給你指認兇手是誰,那我還圖個啥?

本來看的就是劇情懸疑,你把我唯一的懸疑樂趣都剝奪了,我還如何在故事裡按圖索驥?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再來,是性格本身。

某大學心理機構在研究了358名參與者後得出,是否喜歡被劇透與個人的認知需求及情感需求有關。

如果你的認知需求比較高,那你一定會對劇透深惡痛絕,你更喜歡自己在富有挑戰性的故事裡探索。

反之,如果你認知水平較低,那可能提前得知劇情,能夠更好地幫助你理解故事。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同樣,如果你的感情需求較高,傾向於個人主動去尋找某種情感狀態,那被劇透絕對是扼殺你的好奇心,極度削弱了你對作品的迫切需求心理。

總之呢,討厭被劇透的人往往比喜歡被劇透的人擁有更高的主觀能動性。

一句話,討厭被劇透的人,更聰明。

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怕劇透!

復聯作為標準的商業劇情片,劇透與否,其實與整個觀感緊密相連!

但如果是藝術電影呢?當主流劇情被削弱之時,其實劇不劇透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大可以告訴你《鬼魅浮生》裡講述了一對情侶,其中一個因意外去世,但他的靈魂仍留在這座屋子裡。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在這部電影裡,波折的劇情並非是首要亮點。而是導演的影像表達手法,視聽語言的體現,構成了這部電影個人化的風采。

大部分的好書,也不怕被劇透。

就像即便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紅樓夢》說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也絲毫不影響我們沉醉於故事當中,反而還能在預知的鋪陳裡,發現更多其中的亮點。

因為好書不是隻有劇情作為支撐。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紅樓夢》裡有情、有景、有詩、有歌、有食、有衣,哪是三兩句劇透就可以說得明白的。

即便我們都知道黛玉和賈府的結局,一樣不妨礙我們進入文字本身。畢竟我們進入的是曹雪芹所創造的一個世界,文字所激發的想象,能夠賦予更多可能性

就像我們明明知道阿婆的《無人生還》裡,所有人都死光光了,我們照樣可以在劇情裡樂此不疲。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不過啊,小C還是要說,不管是愛給別人劇透的,還是討厭被別人劇透的,講來講去都是同一部作品的影迷/書迷。

所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還是給自己人保留一份最後的溫柔。

不主动剧透,是当代文明人的基本操守

要真忍不住,劇透前加個“慎入”,討論前問一句“你看沒看過”,總是一種基本的社交禮儀吧!

大家好,我是小C,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2019“C1區”調查問卷,我們將隨機送5本熱播節目《見字如面》明星簽名書 +簽名信。

【問卷調查,2分鐘即可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