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露:書寫“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新篇章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功舉辦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人民銀行與金融系統相關機構一道,認真貫徹“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互利共贏”的原則,開拓創新,砥礪前行,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資金融通,取得了多項成績。

一、 全面落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資金融通領域成果

兩年來,人民銀行會同各金融機構,全面落實首屆高峰論壇中“資金融通”類成果落實工作。

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順利實施。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佈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2018年4月,人民銀行會同絲路基金完成了增資相關程序。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絲路基金使用人民幣投資取得快速增長,人民幣簽約投資額已達180億元人民幣。

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進展順利。人民銀行在與相關金融機構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明確了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範圍,在11家金融機構先行開展試點,近期已擴大了試點範圍。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超過3000億元。部分試點機構擬發起設立7只實體基金,規模合計約500億元。

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推動能力建設合作。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成立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並於2018年4月正式啟動。目前,中心已成功舉辦20期課程班和研討會,培訓學員約600人次,覆蓋東南亞、中亞、非洲和拉美的近40個國家。

支持商業銀行與沿線國家主要銀行建立“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該機制於2017年5月成立,機制成員積極探索相關區域投融資合作機遇,積極開展業務合作。目前機制成員已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家金融機構,已合作落地超過40個“一帶一路”沿線項目,承貸總金額近400億美元。

二、 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一帶一路”對外投融資合作框架

在推動“資金融通”的實踐中,我們注重及時總結、提煉開展“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的思路和原則,並嘗試在此基礎上探索構建“一帶一路”對外投融資合作框架。

兩年來,在“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中,我們一直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共商、共建、共享”,充分動員多方力量。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精神,旨在動員各方力量,為沿線國家建設提供多渠道、中長期、可持續的資金保障。二是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互利共贏”,保障“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行穩致遠。三是“更多使用本幣”,這一原則貫穿整個對外投融資合作的框架。四是確保投融資合作可持續性,包括財務可持續和環境、社會可持續性。

在堅持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我們逐漸探索並構建了“一帶一路”對外投融資合作框架。從政府與市場的維度看,以市場化的融資方式為主,政府資金則主要起撬動私人部門資金的作用。從資金提供方的維度看,充分動員國際金融機構、沿線國家、資本市場等多方力量,形成多方參與、相互補充的發展態勢。從投融資模式的維度看,以商業性融資為主,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儘量減少提供減讓式資金,形成多層次、網絡化的投融資格局。從投融資幣種的維度看,更多使用本幣融資,滿足沿線國家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從可持續性和風險管理的維度看,高度重視可持續性問題,採取各種措施有效管理風險,積極發展綠色金融。

三、 便利本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使用

近年來,除引導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發展以外,人民銀行多措並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推動更多使用本幣,同時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建設。

推動建設人民幣跨境使用基礎設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不斷推進。CIPS二期已可支持跨境人民幣貿易、投融資業務、跨境人民幣資金池、金融市場業務等的結算,大大提高了人民幣跨境清算效率,為“一帶一路”相關貿易和投融資使用人民幣結算提供了便利。截至2018年底,CIPS業務範圍已覆蓋4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雙邊貨幣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18年底,我已與21個沿線國家和地區央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與7個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完善人民幣計價結算功能。2016年4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發佈了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2018年3月,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並以人民幣交割結算。

大力發展本幣債券市場。截至2018年底,匈牙利、波蘭、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招商局港口等中外資企業發行熊貓債超過600億元。與此同時,連通內地和香港債券市場的“債券通”正式上線,提高了我國本幣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本幣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不僅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拓寬了資金來源,也緩解了貨幣與期限錯配風險,深化了金融市場,提高了金融市場的韌性。

四、 踐行開放、共建理念,加強第三方合作

“一帶一路”是一個包容開放的倡議。人民銀行一直重視加強第三方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下,最大程度調動各方資源,確保投融資合作的可持續性,實現各方互利共贏。

與多邊開發銀行開展聯合融資。人民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以及歐洲投資基金等多家機構均開展了聯合融資。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累計批准項目177個,覆蓋歐洲、中亞、非洲、拉美等地區,涉及飲水衛生、交通運輸、農業、青年就業等領域,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提高了民眾福利。

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簽訂第三方合作協議。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是中東歐地區重要的融資來源,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機構之一。人民銀行與EBRD合作有助於更好地發揮雙方優勢,為“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提供新的動力。從2016年開始,人民銀行就向EBRD的股權參與基金出資,並鼓勵中資金融機構與其開展聯合融資。2019年,人民銀行與EBRD簽署了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雙方在“一帶一路”沿線中東歐、中亞地區的投融資合作。

推進與主要國際機構能力建設合作。能力建設合作對改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投融資“軟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除與IMF成立聯合能力建設中心外,人民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以及西非開發銀行等非洲國際組織設立了雙邊技術合作基金,通過聯合研究報告、國際研討會等方式促進了中國經驗技術在非傳播、支援非洲國家能力建設。與泛美開發銀行共同設立了能力建設技援基金,並與泛美行多次聯合舉辦“中拉政策與知識高端研討會”,促進中國和拉美各國在小額信貸、海關、農業、城鎮化等多領域交流。

此外,中方金融機構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沿線合作金融機構提供智力支持。工商銀行為“一帶一路”銀行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成員舉辦了多期涉及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產品設計和綠色金融的培訓。這些培訓的重點是項目層面風險管理,與官方部門側重於完善宏觀經濟政策框架的能力建設形成了有益補充。

五、 積極推動綠色金融,促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內在要求。人民銀行等部門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發展,不斷完善頂層設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提升“一帶一路”投資的綠色化水平。

2016年中國擔任G20主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引入G20議程。一方面,中國通過鼓勵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市場化金融工具發展,大力發展國內綠色金融市場。2018年,中國綠色債券發行額達到28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是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第二大發行國。另一方面,人民銀行在G20、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等多邊平臺大力倡導綠色金融理念,動員資本進行綠色低碳投資,促進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2018年以來,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英國倫敦金融城牽頭,聯合國內外多家機構共同發起了《“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將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納入“一帶一路”倡議。截至2019年3月底,已有來自中國、英國、巴基斯坦、阿聯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近二十家金融機構簽署了該原則。

中資金融機構也積極投身綠色金融。國家開發銀行於2017年發行了首筆中國準主權國際綠色債券。興業銀行2018年綠色債券發行量佔全年中國發行量的23%,成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債券發行人。中國工商銀行將與“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相關成員共同發佈“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指數。中國光大集團計劃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聯合發起設立“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基金。

六、 以金融科技助力“一帶一路”普惠金融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新興和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發展不均衡,部分民眾獲得金融服務的成本較高。金融科技突破了傳統金融服務在物理網點和時間上的限制,使得被傳統金融服務所忽視的群體能獲得金融服務,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與工具。在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帶動下,各國可以更有效地推動以互聯網、手機銀行等為重要載體的普惠金融,加強經驗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多渠道、廣覆蓋的金融服務。

中國大力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普惠金融。近年來,中國利用自身優勢大力倡導發展普惠金融,並在部分沿線地區和國家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事實證明,金融科技先進技術可更好地服務於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通過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本土化”對接,盤活當地資源,同時培養當地人才,服務當地民眾。

七、 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投融資可持續

一是利用國際平臺和雙邊合作加強宏觀風險動態監測。充分利用G2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清算銀行(BIS)等重要的國際多邊平臺,密切跟蹤全球經濟金融中的主要風險和主要沿線國家的經濟金融形勢,做好前瞻性研究和應對工作;同時推動在重大貨幣金融政策上的多雙邊協調,更主動地進行風險管理。二是鼓勵金融機構與相關企業加強風險管理。明確要求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明確風險責任,加強風險防控,確保相關業務可持續。鼓勵我金融機構借鑑國際通用的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與方法對風險進行識別。三是加強風險提示。通過風險摸底調查、與各國和國際組織的信息溝通、專題會議、風險提示等多種形式,及時向有關部門、中資金融機構和企業就相關風險進行溝通,提前預警。四是及時回應有關問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探討,面對質疑不迴避、不躲閃,通過多種渠道做好增信釋疑,講好“中國故事”,積極傳播我“一帶一路”投融資合作核心理念。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新契機新起點,加快完善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政策體系,引導更多社會資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風險監測與管理,共同繪製好“資金融通”領域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工作高質量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陳雨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