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這條古道全長120公里,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古隘道

新疆這條古道全長120公里,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古隘道

夏特,清代稱沙圖阿滿臺,位於昭蘇西南部的汗騰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蘇的交通驛站。

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的夏特牧場,南至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破城子,它溝通天山南北,全長120公里,是北疆通往南疆的捷徑,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著名古隘道。

新疆這條古道全長120公里,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古隘道

夏特古道承載著太多太厚重的歷史,有過太多太炫目的輝煌。2000年前秦漢的和親公主從這裡遠託異國;1300年前唐玄奘從這裡翻越3500米的哈達木孜達坂,到達天山南麓的佛國龜茲。

隨著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貫通,這條古道早已經無人問津,人們從南疆的溫宿縣到北疆的昭蘇縣要走近2000公里漫長的交通線。

新疆這條古道全長120公里,是絲綢之路上最為險峻的一條古隘道

昭蘇和夏特溫泉都位於天山北坡,氣候溼潤,夏季多雨,而位於天山南坡的拜城縣和南木扎爾特河谷,氣候乾燥,夏季氣溫較高,導致木扎爾特冰川迅速消融,引發山洪。古道氣候一月最為寒冷,在達坂附近月平均氣溫為-16~-25℃;7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10-12℃。大量降水集中於夏季的7月和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10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為積雪期,積雪厚度可達65釐米,不宜穿越;盛夏的高溫使得冰川迅速溶化,木扎爾特河水暴漲,切斷古道,人畜根本無法通行。最佳探險時間在每年的5月中旬—六月中旬或10月—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