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微聯手龍芯中科,控制器有了,SSD還會遠嗎?

4月22日,國科微與龍芯中科戰略合作簽約暨國內首款全國產固態硬盤控制芯片發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雙方將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伙伴關係,攜手打造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生態。作為首個戰略合作成果,國科微發佈全新的GK2302系列芯片,搭載龍芯嵌入式CPU IP核,成為國內首款真正實現全國產化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為我國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國科微聯手龍芯中科,控制器有了,SSD還會遠嗎?

來自工信部、中國工程院、安可工委會、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代表國產化生態力量的企業家和技術專家,以及諮詢機構和媒體等近200人齊聚一堂,一起見證我國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的這一重要成果。

核心技術,國之重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當前,人才、生態與時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快速突破的最重要因素。唯有企業間加強合作,實現產業鏈高效聯動,兼收幷蓄,才能加快推動核心技術的國產化之路,助力網絡強國建設。

基於這一背景,國科微和龍芯中科決定進一步深化合作。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龍芯中科在後續主板方案上將國科微作為首選國產固態硬盤供應商,國科微則在後續芯片產品中將龍芯中科作為嵌入式CPU IP核首選供應商。

國科微董事長向平表示,集成電路國產化事業關係國家網絡安全,是一項戰略性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國產化生態。今天,國科微和龍芯中科的戰略合作邁出了國產生態的一小步,未來,國科微將繼續與以龍芯中科為代表的的國產化生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共同打造一個高水平、高質量的產業生態,服務國家信息安全戰略。

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在致辭中表示,通用CPU、操作系統和存儲設備是國家信息安全產業的基礎環節,但長期以來處於薄弱態勢的局面,不僅使得我國信息產業受制於人,更令國家安全也面臨隱患。希望通過此次龍芯中科和國科微的強強聯合,儘快打破這一局面,儘早實現國產化事業目標,實現信息安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簽署儀式上,雙方合作的首個成果GK2302系列固態硬盤控制芯片同期發佈。作為首個全國產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GK2302系列重新定義了國產化的4個標準:第一,搭載國產嵌入式CPU IP核;第二,從芯片設計到流片再到生產封裝等各個環節全部在國內完成;第三,與國產整機品牌實現全面適配,第四,集成國密加解密算法,安全可信。無疑,GK2302將成為推動國家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一項標誌性成果,開啟存儲國產化的新里程。

本次發佈的GK2302系列芯片採用高速SATA 6Gbps接口與主機通訊,單芯片容量最大支持4TB,讀寫速度達到500MB/s。相比上一代產品,GK2302CPU性能提升15%,功耗降低6.5%,全盤性能提升18.4%,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未來,國科微將以搭載GK2302的固態硬盤形態為客戶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的存儲解決方案。

此次國科微與龍芯中科戰略合作,在促進兩家企業各自的業務發展之外,還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與引領示範作用。

一方面,存儲作為海量數據的存放與釋放窗口,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在CPU和操作系統納入國產計算機關鍵軟硬件政府採購目錄之後,實現存儲的安全尤其是固態硬盤控制芯片的國產化和安全可信化,是我國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得以有效推進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實現存儲控制芯片和存儲器的國產化也將極大地降低我國IT設備的進口成本。目前,我國存儲主控和存儲器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存儲器金額達889.21億美元,同比2016年增長近40%。在近年來國外存儲芯片價格被進一步哄抬的情況下,可以預計,未來搭載以GK2302為代表的性能可靠、價格親民的國產存儲設備將會獲得極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未來,雙方將繼續在產品及生態上加大合作力度,打造中國純正血統的硬核存儲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