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專欄

在筆者此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數字經濟中各種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出現,其總體的發展方向是“成本甩給中心化管理、權利賦予去中心化用戶”,最終提高個體行動的收益與成本比。在可預期的時間之內,這一發展方向不會出現大的改變,不過,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數字經濟的發展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

雖然每年都會出現若干個引人注目的科技術語,比如2014年的大數據和雲計算、2015年的物聯網和AR/VR、2016年的3D打印和機器人、2017年的共享經濟和人工智能、以及2018年的區塊鏈和5G。但不少概念在後續的相關項目推進過程中都頗不順利,給人曇花一現的感覺。

數字技術為何會在落地過程中遭遇困境?要回答這一問題,就不能不對其本身特性進行研究。鑑於業內的數字技術概念目前十分雜亂,因此首先需要對其進行梳理分類。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數字技術各種術語的並列很多時候並不十分準確。

首先,人們很多時候會把一些前端產品和後端技術進行並列,比如說無人駕駛與人工智能、3D打印與物聯網、雲計算與量子計算等,但實際上無人駕駛、3D打印、雲計算只不過是使用了(或未來可能使用)人工智能、互聯網、量子計算的數字產品而已。其次,人們有時候會把一類技術和它的子類別進行並列,比如說有些媒體會把NB-IOT、RFID、5G網絡與互聯網絡相提並論,但前三者實際上都可以被視作是互聯網絡中的子類別。

事實上,當我們按照下圖對數字經濟背後的相關概念進行分類之後便會發現,除了一些像共享經濟、智能傢俱、車聯網這樣眾多的前端產品之外,目前絕大部分的後端數字技術可以大致分為五類——智能終端(物聯網)、大數據、互聯網、雲平臺、人工智能,也就是業內通常所說的“物-大-移-雲-智”——有些讀者可能已經發現,這其中並沒有區塊鏈的位置,關於區塊鏈在數字經濟的這五種技術的循環中能否起到作用,筆者稍後將會介紹。

【注】由於很多人對物聯網的理解主要是智能家居、車聯網這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觸到的終端硬件設施,因此在上面的簡化中,筆者也遵循主流話語體系,將智能終端定義簡化為“物聯網”中的“物”一字。

巴比特专栏

那麼,“物-大-移-雲-智”這幾種技術又是如何組合、並實現“權益下沉、成本上收”的呢?此處以人體為模板來進行一個類比:眾所周知,人對於外界的反應可以體現為兩種,一是末端神經的本能應激反應,像是在觸到尖銳物體的一瞬間,會迅速抽離相關身體部位,二是大腦的深度思考,比如說在觸到尖端物體之後、腦海中開始判斷尖端物體的形態,思考其究竟是什麼。

機器系統(此處的機器指的並非機械、更多的是計算機)也是一樣,其與用戶之間的人機交互可以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一些智能終端可以如同本能應激反應一樣,對用戶的動作與要求給予一些簡單的回應。像是前兩年比較火爆的某些家庭恆溫器、以及幣圈人比較熟悉的自動搬磚工具等,只要設置好基本程序,就可以對簡單的外界變化進行應對;其次,人工智能有時候可以利用自己的運算能力進行一些深度的決策,比如說使用神經網絡算法的智能投資顧問平臺,即便每次輸入的變量比較複雜,系統也會給出相應的答案,進而在這種人機交互的過程中,給予用戶更多的便利。

人體系統與機器系統對外界反應的相似度,實際上來源於兩者之間的架構相似度——在機器系統中,終端智能設備就相當於擁有各種神經末梢的器官,其在感受到外界刺激後,一方面給予即時應激反應,另一方面會根據這些變化產生像是神經信號的大數據,並沿著各種類似於神經網絡的互聯網絡進行傳導,在傳輸至存儲信息的中心化雲平臺之後,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對相關信息進行處理與分析,最終讓AI發揮大腦的效能,給出信息指示、或是通過設備智能終端進行直接反應。也就是說,理想中的機器系統和人類系統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是可以對外界的各方面刺激作出應激反應與深度思考的。

圖:在理想情況下,數字經濟系統只需要“物-大-移-雲-智”就已經較為完備,然而在實際場景中,是需要區塊鏈的加入的

巴比特专栏

然而,正如人們所看到的,目前的機器系統所帶來的人機交互,距離人類系統的“人人交互”還有的較大的差距,很多時候並不能較好的實現“下放權益、上收成本"的功能。譬如在一些醫院購買了人工智能醫療解決方案之後,發現其診療的準確率並不如人工。從整體來看,當下人機之間的交互方式還比較簡單,多停留在“本能應激反應”的水平層次上,也就是業內常說的“弱人工智能”(雖然嚴格來講,由於沒有經過深度算法的分析,其並不能被歸類到人工智能當中),至於深度思考的實用案例就相對較少,在智能化服務的道路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為什麼目前的機器系統會在諸多方面不盡人意?這實際上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與已經進化得較為完善、大多數情況下都在順暢運行的人體不同,機器系統由於剛剛起步,各種數字基礎設施還都不甚完備,因此所有的環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在很多垂直賽道上都無法實現人們的預期。雖然人們此前已經接觸了不少基於數字技術的優秀產品,但從整個行業的龐大體量上看,這種成功的案例其實稱得上是鳳毛麟角。而除去一些商業方面的因素(比如說商業模式不清晰、目標市場判斷失誤)之外,機器系統與數字技術本身的性能也存在著一些短板,具體來看包括:

智能終端(物聯網):與偏向C端的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更偏向於B端的個性化應用,每一個項目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較高的開發成本、較長的開發週期、同時也要求開發者對甲方客戶所處的行業比較瞭解、無論軟硬件皆是如此,這是其發展相對緩慢的重要原因。

大數據:由於目前的物聯網系統都是基於不同廠商的標準,所以它們所形成的數據信息往往是不兼容的,形成了諸多的碎片信息孤島,難以進行互聯互通,沉澱的海量數據不知如何進行挖掘與變現。

互聯網絡:在覆蓋範圍、能耗程度、傳輸速度上仍有提升之處。

雲平臺:雲計算可能無法滿足未來越來越高的算力需求,同時,掌握在中心化巨頭處的雲平臺則面臨著隱私和數據丟失等風險。

人工智能:與人體中神經末梢與大腦都同屬於一個人不同,現實中的物聯網設備經常是與人工算法擁有者分屬不同的利益主體,導致算法擁有者很難獲取用來打磨模型精度的大數據。(事實上,不同的物聯網設備之間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

從這點來看,我們目前所接觸到的、這個由智能硬件以及相關軟件所打造成的機器系統、是有著較多短板、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的,正是這些短板的存在,使用數字技術遇到了我們在本文開頭所提到的瓶頸,很多相關的產品無法落地。而這個時候,人們就將希望寄託給了我們非常熟悉的區塊鏈技術。

那麼,作為一項並未出現“物-大-移-雲-智”組合中的技術,區塊鏈要如何提升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的機器系統呢?它在整個數字經濟中又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關於這一話題,在《區塊鏈技術將如何改造“物大移雲智”系統?》的下篇中,我們將給予具體的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