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球打擋拆,急停三分球,未來會有更多這樣打球的內線!

雄鹿用四場比賽淘汰了活塞,即便是格里芬復出也沒有讓活塞能拿下一場勝利挽回顏面。儘管活塞在底特律的兩個主場打得很強硬,格里芬的帶傷迴歸也讓球迷為他送上了MVP呼聲,這組系列賽說實在的沒有什麼懸念。

不過,這組系列賽有一點比較有趣,那就是兩隊各自都有一位特別的首發內線:格里芬和布魯克·洛佩茲。很多球迷會因為這兩位球員的打法而戲稱他們為後衛,實際上他們也的確像個高大版後衛在場上打球,尤其是格里芬。

常規賽的格里芬每場比賽要持球發起4.6次擋拆,這個數字在所有內線球員裡排第一,甚至像杜蘭特、吉米·巴特勒這樣的持球手打擋拆的次數都要比他更低。

運球打擋拆,急停三分球,未來會有更多這樣打球的內線!

但格里芬並不是為了打得分後衛而打得分後衛,他的確能夠用這樣的方式去盤活球隊,這是他作為“高大雙能衛”的意義所在。他發動的每次擋拆回合可以創造0.99分的收益,這比起許多正經的控球后衛都要高。

同時,格里芬常規賽每場還有4次運球狀態下的三分出手,鋒線球員只有東契奇和保羅·喬治比他高,換句話說,在大前鋒位置上他就是第一。而且35.8%的命中率,也是很不錯的水準,一些正經的外線球員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運球打擋拆,急停三分球,未來會有更多這樣打球的內線!

布魯克·洛佩茲其實也是這個狀態,他所掌握的那些“後衛技巧”也是能夠為球隊創造價值的,但他沒有像格里芬那樣去運球、創造,畢竟洛佩茲還是正經的7尺長人。

大洛佩茲打得更像 3D 中鋒,保護籃筐,然後做一些三分遠投。常規賽的洛佩茲每場平均投6.3個三分球,在中鋒位置上僅次於凱文·勒夫,但勒夫只打了22場球,洛佩茲則是打了81場。

季後賽,洛佩茲、約基奇、霍福德三人的三分出手數並列中鋒第一,而洛佩茲和約基奇的命中率都是37.5%,從產量和效率看並列季後賽聯盟第一。

運球打擋拆,急停三分球,未來會有更多這樣打球的內線!

未來會有更多內線像格里芬或者洛佩茲這樣打球,這也是籃球環境演變的產物。當然,也說不準過多幾個賽季,這樣的內線已經成為了標配,而那些不懂得投籃、技術粗糙的肌肉型內線才是稀缺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