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的回答很關鍵,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文丨木棉媽媽

現在手機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工作可能都是通過手機來完成的,當然手機使用頻率高,現在小孩子也都喜歡玩手機:看個動畫片,打個遊戲,去商場,去醫院,很多單獨帶娃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安靜一會兒,都會給孩子一部手機。

都知道手機有害,首先一點就是對孩子的視力不好,其次就是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的發揮,比如,你給孩子講故事,孩子會通過你的語言描述,在自己的內心想象故事的情節,而直接在手機上看動畫片,畫片直接呈現在孩子眼前,孩子就沒有想象的空間了。

“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的回答很關鍵,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限制孩子玩手機呢?面對孩子的請求“媽媽,我想要玩手機!”,你應該怎麼回答呢?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第一種媽媽

媽媽,我想玩手機!

你正在做家務,孩子跑過來問你可不可以玩一會兒手機。你想著:我這點家務馬上就做完了,乾脆讓他玩一會兒,他能安靜一會兒,我呢也會把家務做好!

於是你說:好吧,只可以玩一會兒哦!

等你收拾完家務,坐下來休息一會兒,時間已經過去好久了,不知不覺中孩子玩了好長時間的手機,然後你感覺這樣不對,生氣把孩子訓一頓。

孩子也感到很委屈:為什麼訓斥我?明明是你讓我玩手機的!

這樣的相處模式和情景你也一定很熟悉吧,這樣做的結果,孩子會更喜歡玩手機,離不開手機,而且你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孩子根本不知道他到底玩了多久的手機,更不知道你生氣的點在哪裡。

“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的回答很關鍵,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第二種媽媽

媽媽,我想玩手機!

那你能告訴我你要玩什麼嗎?遊戲還是動畫片?

這時候孩子可能心裡都不知道想要玩什麼,你這樣一問,他會在心裡想一下,然後告訴你:我想看動畫片,或者我要打一會兒遊戲。

這個時候不管你手頭在忙什麼,你都可以停下來,然後告訴孩子:這樣吧,媽媽允許你玩五分鐘,畢竟看手機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五分鐘之後停下來,跟媽媽一起做家務,我們一起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好不好?

既滿足了孩子玩手機的想法,又給孩子規劃了下一步做什麼,通常孩子都會愉快的答應下來,孩子都是喜歡跟媽媽互動的!

“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的回答很關鍵,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那如果孩子已經喜歡上玩手機了,我們該如何幫孩子戒掉手機癮呢?

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還小,那麼你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儘量控制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每次玩手機的時間要固定好,一次只可以玩五分鐘,當孩子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對手機的關注就降低了。

但這個方法對於大孩子來說就很難了,孩子超過14歲,那麼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就減少了,你干涉已經起不到什麼有效的作用了,那你可以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停止延遲滿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熊爸熊孩子》,沙溢主演的,孩子喜歡玩iPad,戒不掉,好吧,那就讓你玩個夠,吃飯的時候玩,睡覺的時候玩,上廁所的時候玩,一次玩的時候長了,孩子自己就知道玩手機很累,對眼睛不好了,不用家長嘮叨,自己會主動放下手機。

你家孩子玩手機,你會干涉嗎?

“媽媽,我要玩手機”,媽媽的回答很關鍵,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我是木棉媽媽,孩子為什麼動手能力差?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青菜?孩子怕人、膽小是怎麼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