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轉型進入深水區,各個地方越來越重視高新技術企業。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方高新技術企業就越多,這在一線城市上表現的比較明顯。北上廣深我們就不說了,它們的高新技術企業非常多,如果跟這些城市對比的話意義不是很大。我們要挖掘一些在未來發展有潛力的城市,那就來看一下二線城市,二線城市GDP相對來說差距不大,相互比較的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雖然現在差距不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多的二線城市發展潛力越大,GDP也會越高,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些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我們根據各個地方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分成了三個梯隊。第一個梯隊是5000家以上,第二個梯隊是3000到5000家,第三個梯隊就是2000到5000家。合肥剛好是2000家,合肥這座城市這幾年一直在悶聲發大財,不僅淨人口流入開始增多,就是GDP增速也非常快,可以看出高新技術企業給它貢獻不少,合肥名列第十五位。名列第十四位的是無錫。無錫算是老牌的工業城市了,傳統產業較多,經過這幾年轉型,高新技術企業開始增多,達到了2084家。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名列第十三位的是西安,西安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全國起步還是比較早的,尤其是航天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這座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了2139家。名列第十二位的是長沙,長沙的工業基礎一直不錯,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了2300家。名列第十一位的是中山,中山這座城市我們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這座城市被稱為“廣東四小虎”,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2300多家,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名列第十位的是重慶,重慶是我國西部大開發的中轉站,不論是國家的補貼還是優惠政策都非常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了2500家。以上就是第三梯隊的所有二線城市。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二梯隊,名列第九位的就是成都,成都雖然旅遊業是支柱經濟,但是這幾年高新技術企業增長很快,達到了3000家。排在第八位的是青島,青島是國家動能轉換示範區,高新技術企業多也是出名的,達到了3112家。第七名是南京,南京的營商環境好,所以吸引的高新技術企業也多,達到了3128家。排在第六位的武漢,武漢就比較厲害了,足足有35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可見高優惠的政策吸引了很多高新技術企業進駐。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排在第五位的就是佛山了,佛山在2018年的GDP距離萬億僅有一步之遙,跟高新技術企業多也不無關係。杭州名列第四。杭州的發展潛力在全國是排上號的,因為大批的互聯網企業進駐,互聯網企業十個得有九個是高新技術企業。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排在第三位的是天津,天津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國看來都是非常高的,這幾年雖然經濟下滑厲害,但是也是轉型導致的,轉型的目的是要多發展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而第一二名就比較有意思了,廣東省的東莞名列第一,江蘇的蘇州名列第二。看來,廣東和江蘇的競爭還是會繼續下去,激烈異常。

二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排名,前十北方僅佔兩席,第一來自廣東

總體來看,北方的高新技術企業較少,前十名中僅有兩席,分別是天津和青島,而南方佔了八席,所以說,北方還是得多努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