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抑制中國半導體所謂價值創新,這是美國的科技國策,這也應該是美國同盟軍們的基本國策。

三星馳援?

2019年4月23日,"中國閃存市場"發佈了一條非常簡短的新聞:三星電子可能會授權DRAM技術給合肥睿力,據設備廠消息稱已達成案階段。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行業引起了一陣不同尋常的"騷動"。當然,由於這是可能的語氣,這則消息的真實性是否會大打折扣呢?

合肥睿力

合肥睿力,全稱是睿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從股權結構來看,睿力集成電路的控股股東是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出資金額為100.5億元。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合肥長鑫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6年6月,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安徽省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項目,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首個自主研發 DRAM 製造基地。項目總佔地約 697 畝,總投資約 80 億美元(約 534 億元人民幣),月產約 12.5 萬片的 DRAM 存儲器晶圓生產線。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按照原有計劃,合肥長鑫的節奏是這樣的:2018年底,合肥長鑫將開始生產8Gb DDR4存儲器的工程樣品;2019年底有望達到2萬片/月的產能;2020年再開始規劃二廠廠房的建設;2021年要完成對17nm工藝節點的技術研發。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合肥長鑫從一開始即在全球範圍內尤其 DRAM 發達地區臺灣地區和韓國召集了大量的經驗豐富的技術和運營團隊,團隊對於 DRAM 開發、製造、運營各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汲取過去臺灣和大陸地區發展 DRAM產業失敗或挫折的經歷,對項目風向充分分析並準備了詳細的應對方案----包括技術實現和知識產權風向,產品市場和財務風險,進口設備材料禁運,以及新型技術替代風險,保證了項目實施的安全和順利。

兆易創新接棒

2017年10月26日,兆易創新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關於存儲器研發項目之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開展工藝製程19nm存儲器的12英寸晶圓存儲器(含DRAM等)研發項目,預算約180億元人民幣。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2018年7月16日,合肥長鑫董事長、原睿力CEO王寧國(曾擔任華虹集團CEO及華虹集團附屬公司華虹NEC董事長、中芯國際CEO,合肥長鑫存儲項目成立後,在王寧國及其核心團隊帶領下進展順利。)正式把長鑫存儲以及睿力CEO的職位交給兆易創新董事長朱一明。

看起來交棒順利,時間節點正常,合肥長鑫突然迎來了這一出新聞,難不成韓國白求恩看破紅塵,準備施展國際援手了?

三星電子的陽謀

無巧不成書,就在朱一明接手合肥長鑫的第二天——2018年7月17日,三星毫無徵兆的宣佈,成功開發出業內首款LPDDR5-6400內存芯片,基於10nm級(10-20nm)工藝。據悉,該LPDDR5內存芯片單顆容量8Gb(1GB),8GB容量的模組原型也做出並完成功能驗證。

這顆業內首枚DDR5芯片具有怪獸級別的性能:其內存速度(針腳帶寬)最高6400Mbps,是LPDDR4X 4266Mbps的1.5倍,每秒可以傳送51.2GB數據。與此同時,功耗比LPDDR4X降低高達30%,主要是得益於動態調節電壓、避免無效消耗、深度睡眠等技術加入。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這顆芯片有多麼出色,不在本文的描述範圍之內,但是,選擇的時間節點這麼精巧,應該是瞄準了合肥長鑫的技術軟肋:你還在苦苦研發DDR4,而我的DDR5卻要量產了。

韓國白求恩空降,三星電子DRAM技術授權睿力集成電路?

三星怎麼想,我不知道;合肥長鑫怎麼想,我更不清楚了!我們還記得,在長江存儲在CCTV2宣佈量產32層Flash芯片的時候,三星電子宣佈2018年底量產96層Flash,還說2019年將量產128層Flash。

公平的說,三星電子極大地促進了芯片領域的發展與進化,使得DRAM產品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實現速度上的翻倍與製程上的突破。同時,三星、SK海力士、鎂光、東芝、閃迪等公司為了避免存儲芯片行業變成第二個面板行業,必然會對中國存儲芯片企業進行絞殺。比如通過技術優勢形成產品代差進行競爭,或打價格戰的方式扼殺中國企業。

所以,三星電子輕描淡寫,毫不費力,不露聲色"敲打"合肥長鑫和長江存儲,你能把它怎麼著?

韓國白求恩?

嚴格意義來講,韓國對於技術輸出中國,是持非常保守和否定態度的。2017年9月,韓國媒體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在週一舉行的工商會議上表示,希望半導體與面板業者以樂天為鑑,重新思考對大陸的佈局。包含三星電子、SK海力士與LGDisplay的副總裁均應邀出席。

據報導,新政策規定三星、SK海力士等存儲器廠,未來只有在緊急的特殊狀況下申請豁免,否則不能在中國設新廠。

如果一定要說,韓國願意技術輸出DRAM技術的話,最多也就是32層或者64層的技術,而且可能還要加上一些特殊條款。這也許才是韓國上下期待的白求恩吧?

縱觀韓國打敗日本DRAM產業的歷史來看,自古華山一條路,自力更生才是唯一的出路。畢竟,中國是最大的DRAM/Flash市場,可以幫助中國芯早期產品進入市場演練,誰都不能忽略。

三星電子的狼性,連日本人都深感恐懼,何況其他新人和幼苗呢?所以,韓國白求恩,還是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