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農村阿姨的「麻將投資學」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源理」:最近寫了一系列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看到很多同學留言說想聽更多故事。其實我想說,如果沒有一定的反常識、經濟學思維,無論多少道理,依舊只能看著別人發財。

今天我通過周圍人的真實經歷給大家還原了一個50多歲農村阿姨,如何運用她的生活智慧,摸索出了屬於她自己特色的投資心法。以下: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安安的阿姨,一個連信用卡都不會用,直到現在還是會按照長輩管家的方式,把每月的收入分成N份,一份放在銀行,一份買食物,一份付水電費。然而就是這麼對錢精打細算的女人,三年前,和她的麻友們分別拿出40萬元,給一箇中間人,拿去投資項目,把街頭巷尾都嚇了一跳。

表妹知道這事,生氣的跟安姨說:「媽,你都55歲的人了,這要被人騙了,還活得下去嗎?」安姨回答:「怎麼,年紀大,就只能把錢放銀行!」

安姨這事情倒也不是異想天開,在浙江的很多地方,民間集資本來就流行,甚至算是風俗。

對很多普通百姓而言,沒有太多信息渠道去了解怎麼讓「錢生錢」,但他們知道,錢放在銀行,安全是安全,就是利息太低,怎麼算每年都是虧;而對於小微企業或者急需用錢的個人來講,想借十幾萬,銀行壓根就不理你。

有人有錢沒處放,有人需錢沒地方借,兩邊需求湊上了,在浙江倒是一個連人民銀行都無從管起的高效率集資渠道。小額民間借貸一開始不成系統,因為民間的閒錢沒那麼多,直到2013年左右,民間的錢多了,借錢的人也多,於是催生出了一個個「民間借貸組織」和一個個「投資中間人」。

安姨便是那個早早上船的「出海捕魚人」,雖然至今她仍覺得自己只是想讓錢流動起來,順便多生點錢。只不過阿姨上船的方式有點「小聰明」。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麻將搭子不換,就不會輸錢

安姨愛好打麻將,哪怕在姨夫離婚的威脅下,她都未曾離開過她的麻友。麻將打得多了,阿姨的技術也越來越高,陸續認識了不少有錢太太。

每次阿姨家有事需要幫忙,比如小孩上幼兒園,比如老人家生病醫院沒有病床,阿姨只要找到這些「太太」,事情總能順利解決。這麼一來一去,時間就久了,阿姨和有錢太太情誼就更深了。

姨夫擔心阿姨受了這些小恩小惠,會更加死心塌地跟著有錢太太一起打麻將。「就是怕她們聯合起來把你阿姨坑了。家底就這麼點,經不起你阿姨這麼玩。」

但阿姨說,打麻將總歸有贏有輸,和這些太太打麻將都是固定搭子,已經好幾年沒換了。誰家孩子在哪個幼兒園,老人生了什麼病這些小事情,阿姨心裡有數得很。

阿姨的理論是,麻將搭子固定了,人跑不了,時間久了,錢就是從這個口袋進入到那個口袋,她並不會輸很多錢。事實上,阿姨私下認真算過,她確實沒有怎麼輸錢。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混進太太圈,追加投資額

跟麻友太太們打久了,在麻將桌上閒聊時阿姨發現,這些太太都在拿著零花錢投資。因為她們的出資額太大,阿姨一開始跟進的額度都很小,基本在2-3萬元,權當是進入「太太圈」的誠意金。或許是運氣好,阿姨這幾筆出資,在拿回本金的同時,居然還賺了點小錢。

當投資分紅的錢開始超過她退休金時,安姨膽子也大起來了,終於出了第一筆虧損投資。有次,其中一個有錢太太跟安姨她們幾個說,有個熟人介紹了一個海南的項目,只要她們湊齊多少錢每年就能固定拿多少分紅。安姨二話沒說,就拿出了6萬元。

這個海南項目一開始算是靠譜,每年都按照合同裡寫的時間分紅。阿姨於是越加放開了膽子,和她的麻友們「看項目」。這裡的「看項目」基本主要是聽熟人講這項目有多好,通過中間人投資。其實,安姨也說,自己哪裡懂什麼項目,主要是看人,關鍵是每年這項目能拿到的利息是銀行不能比的。

阿姨對投資的唯一衡量標準是:分紅的錢要準時打。她只認錢,只要錢,其他的任何替代品不行。後來海南項目出現分紅吃力的傾向時,中間人前來告知,海南這項目不再給錢,改成給股權時,安姨和有錢太太們不幹了。

安姨以家裡人不讓出資為由,要求歸還本金,安姨於是第一次轉成了一個討債人,請了代理律師,打算長期討債下去。當安安問阿姨有沒有後悔出資,阿姨說,即使到現在,總體她還是賺的。

海南項目安姨總共出資6萬,在這幾年間,陸續拿回快5萬分紅,目前虧1萬出頭。但是在安姨的眼裡是這樣看,先前幾個投資項目,雖然只是2-3萬的小額投資,有3個已全部拿回本金,還在陸續分紅中,海南項目的虧損能靠這幾筆投資補上,總的盤子上並不輸。

「投資總有風險嘛,不太可能在每一項投資上都賺錢的,都賺錢了說明這人運氣太好了。我現在只要損失不超過出資數就行。」安姨的回答竟然還很像個基金操盤手,一組盤子有賺有賠,總帳不虧就是成功,安安聽了除了點頭,竟無言無法反駁。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出資40萬,豪賭半個家底

當某油井項目出現時,安姨在沒有和家人商量的情況下,一下子拿出40萬,這幾乎是他們家三分之一的家底,家裡都快翻天了。就在投資油井項目後一年,安姨之前投資的海南項目快黃了。

即便如此,阿姨還是堅持持有油井項目,理由很簡單:一是投資分紅的錢,大概在1萬5左右,每年都準時達到賬戶,這說明這項目還在正常運轉,不然哪裡有錢來分紅;

其次,項目方每年都會組織她們這些民間出資方去內蒙古考察,如果不去的話,也能在朋友圈看到項目發展的近況,安姨說,項目每階段都有新的進展,怎麼會有假。

「老闆娘們介紹的項目,她們比我投得錢還多,要虧一起虧。再說,之前跟這些老闆娘投資的項目,沒有一次是虧錢。」

安安查了阿姨投資的項目,竟然還不是亂七八糟的公司,在新三板有掛牌、經常做資訊揭露、還有個母公司的項目也登錄在股權交易中心的資訊中。

看起來有板有眼,安姨說自己不是被騙還真是對的,這種項目頂多能說是風險較大,可是人家公司的確有登記,而且股權也在股權中心裡面公開交易。

「如果這些錢都放在互聯網平臺,單從40萬定期一年,以9%的利率來算,你一年至少也能拿3.6萬。這遠遠高於油井項目給你的1.5萬元。」安安試圖拿收益情況勸說阿姨穩一點。

面對虧錢的鐵證,安姨回了安安一句,「這些難道就安全麼,叫互聯網的就安全麼,什麼互聯網金融平臺,那又不是我懂的。再說,這項目賺的錢比放在銀行多。按照銀行1.76%的利率來說,40萬元每年也拿不到1萬。」

也不知道阿姨是福星高照還是歪打正著,今年國家政策全力嚴打互聯網金融,P2P、現金貸全面防堵,互聯網金融平臺倒閉的情況確實嚴重,安姨選擇她熟悉、她人際脈絡能掌握的投資方法,似乎真是比她去不熟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要好得多。

55岁农村阿姨的「麻将投资学」

一來一去,安姨「投資項目」也有4年時間了。都說給糖吃要一顆顆給,一點點滿足需求。安安想,阿姨對於「項目投資」的興趣和信心不也是這麼一點點積攢起來的嘛?

早前幾次小額投資,阿姨察覺到了搭便車跟隨大流就能獲利的好處,於是在有40萬標的項目出現時,完全沒有金融理財學經驗的阿姨也敢出手。

都說智慧在民間,樸素人群裡的小生意經,也有他們自己衡量風險回報的方式,外人看來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誰知道就是這樣的阿姨,去投資了國家大力發展的新金融領域新三板,而且還相當堅定不移。

你以為那是在投機,Ta覺得那是在理財,也許這就是理財的魅力吧,每個人都可以有套自己的「心法」。自從見識過55歲的阿姨,都能發展出自己一套投資心法後,安安再也不敢小看一般大眾天天向上、好好理財的恆心了。

更多往期精彩:

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好人?

買房還是炒股,這還真是個問題

深度解讀查理·芒格演講: 中國的水可以蹚

畫皮經濟學 | 我看哪個同齡人還敢拋棄我?

誰說親情是本糊塗賬?

富蘭克林的生意經

寶潔退市了| 怎樣避免成為一個失業的精英

放棄做老師,選擇做微商,丟人嗎?

更多關於投資和理財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