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戶均16萬“天價化糞池” 是“半拉子工程”還是另有隱情?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2017年8月,廣東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省內2277個貧困村要基本完成村道硬化、集中供水、雨汙分流、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消除髒亂差現象。

三個月後的2018年1月25日,廣東省“兩會”期間,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指出,在2018年年底前,粵東西北地區80%以上、珠三角地區全部農村要基本完成基礎整治任務。

為此,廣東省財政全力支持。

2018年廣東省財政預算報告顯示,2018年將計劃安排616.8億元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比2017年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幅度歷年最高。

看得出,無論是政策還是資金層面,廣東省委省政府都對新農村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

可是,當所有的計劃落到具體實處時,又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是否能夠令老百姓滿意?

文|何鑫

圖|

何鑫

48萬元化糞池僅供三戶使用

廉江市青平鎮地理位置偏遠,從鎮政府開車往東走,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廉江。同樣的時間,往西走則能進入廣西省北海市。

橫椏埇村是青平鎮下轄的16個行政村之一,也是廣東省2277個省級貧困村之一。2015年,橫椏埇村總人口為5912人,共有貧困戶302人,佔總人口數的5%。同年,村集體經濟收入0.18萬元,是廉江市相對貧困的農村。

水撞勿村是橫椏埇村下屬的自然村。2018年,村子動工修建了一個造價高達48萬元的大型化糞池。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水撞勿村新建的化糞池。

村民小李告訴記者,從去年年底化糞池“完工”之後,卻沒管道連到自己家中。“現在我們的汙水,都是直接排到了路邊的那個水渠裡面去。”

村民劉阿姨對此也很疑惑,他們家距離化糞池的直線距離尚不足100米,卻同樣沒有管道連接。目前他們家使用的簡易三級化糞池,還是多年前建造房屋時挖的。每隔三個月,她都要將裝滿的化糞池清理一遍,把其中的汙水抽出來“去淋菜”。

小李和劉阿姨的遭遇並不是孤例。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打開化糞池的蓋子後,可以看出裡面並沒有裝滿。

小李說水撞勿村有60戶人,總人口數約300人左右,但目前連通了化糞池的卻僅有三家。

在距離化糞池東南角200米左右的地方,記者找到了這三戶“幸運兒”中的其中的一戶——王大哥。

村民王大哥表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化糞池的管線會走他們家這邊過,但自“2018年11月”左右停工後,施工方就再也沒回來了。“現在連上化糞池的,就我們三兄弟。”

記者在現場使用手機測量軟件,測出該化糞池的預估長度為12米,寬度8米,深度1.5米,粗略計算容積為144立方米。

按理來說,如此之大的化糞池,完全能滿足全村人使用的需求,但為何只接通了三戶人家?

水撞勿村的村長表示,施工隊告訴他們,能夠鋪設的管道長度只有180米,這是“符合工程要求”的。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村民們家裡的化糞池裝滿後,溢出來的汙水。

“他說我們村的路程遠,就這麼長。”

村長還說,在村民們的爭取之下,施工隊“才願意多加100米管道”。

可是就算加上後來的100米管道,水撞勿村的化糞池管道總長度也就280米,這對於擁有60多戶村民的水撞勿村來說,依舊杯水車薪。

對此,行政村橫椏埇村的村幹部並沒有感到意外。

“不單只是你們村(水撞勿村),別的村也這樣。因為做個化糞池規定是這麼多米,它又沒說讓你全村都可以享受到化糞池。”

記者走訪發現村幹部所言屬實,在橫椏埇村中,起碼還有大石頭村、龍狗勿村和深水田村三個村子存在類似情況。其中大石頭村村民最多,約有100多戶,然而據村民老何說,他們村化糞池也只連接了“七戶人左右”。

“我們村這麼大,又這麼散,得修四個化糞池才夠。”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水撞勿村村景。

各級主管部門心知肚明

“汙水這一塊,我們廉江普遍存在不接通的問題。”廉江市鄉村振興辦副主任林立坦言

2017年8月,廣東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的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省內2277個貧困村要基本完成村道硬化、集中供水、雨汙分流、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消除髒亂差現象。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省委辦公廳文件。

對於這一點,廣東省財政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2018年廣東省財政預算報告顯示,2018年將計劃安排616.8億元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比2017年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幅度歷年最高。

這麼大一筆錢該如何分配?記者暫未查到具體文件,不過林立透露了一些內容。

“比如說一個鎮,一個村委會,就是說示範村,省裡面的計劃就是1500萬,但目前到賬的只有一千萬。”

“這一千萬怎麼花?”

“因為汙水這一塊,如果說要接到每家每戶的話,每條村的花費都不下200萬。你總共的資金本身就少,你只做排汙的話,你的自來水還做不做,你的道路硬底化還做不做?我們首先要考慮是通水,然後是通路。”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佛山市禪城區食藥監和農林漁業局是橫椏埇村的對口幫扶單位。

也就是說在廉江市有關部門的計劃中,通水、通路的優先級高於修化糞池。

俗話說想要富先修路,這樣的計劃也無可厚非。不過,就如林立所說“總的資金本身就少”,那在保證通水、通路之餘,廉江市有關部門又是如何規劃化糞池的建設?

林立表示,化糞池的具體招標、設計等工作,由青平鎮負責。

青平鎮副鎮長則告訴記者,他們在做設計的時候,確實只為化糞池配套了“210米”長的波紋管。

對於這一點,負責橫椏埇村化糞池施工的建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予以了證明。“我們收到了設計圖紙就是210米,現在做了180米左右,還有30米沒做。”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水撞勿村排汙系統工程合同。

廉江市對這個設計方案也並非不知情。

林立表示,在某次會議上就有人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一開始,他對此也感到不解,但計算了一下工程預算,他就明白了。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參考別的地方。人家(每家每戶)都做了(接通),一個村就得300多萬。”

因此,廉江市有關部門也要求各鄉鎮儘量壓縮工程預算,儘量保證先通水、通路,於是便出現了48萬元化糞池僅供三戶人使用的尷尬局面。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無法解釋,省財政已經撥下來的建設資金,真的不夠花?

資金統籌不合理 平均分配要不得

林立說出了他們的難處。

對於示範村的建設,省裡有著一套驗收標準。

“他一項一項的都有,沒做的要扣分的,所以我們不做也不行,但是你做吧,哪來這麼多錢對吧?”

扣分帶來的後果,很可能就是被“問責”。

“比如說你供水沒有做,就扣了15分。扣了分就會被問責,再比如說在年底前,資金使用不到70%的,我們也要到省裡面去說明問題。”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方案》對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時間要求。

也就是說,儘管這個化糞池暫時不能供全村人使用,但為了避免被問責,先修起來再說。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仍然堅持修建一個暫時僅供3戶人使用的造價高達48萬元的化糞池。

可這依舊無法解釋“資金有限”的問題。我們再來看看廉江市是如何安排新農村建設資金。

據瞭解,去年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到賬後,廉江市並未對資金進行統一安排,而是直接發放到鎮裡,由各鎮進行統籌分配。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佛山市禪城區扶貧捐贈給當地的汽車。

“有的村自然村少,僅五六個,有的村多達20個,各個自然村的基礎條件也不一樣。”林立坦言,一些鎮前期對專項資金並未做到按實際情況分配,甚至有的鎮則以行政村為單位,將新農村建設資金進行平均分配。

青平鎮副鎮長則表示,資金是以行政村為單位撥付的,雖然文件要求各地方以按實際情況統籌分配,但實際分配中,為了不打擊各個村的積極性,最後只能平均分配。

問題就出在平均分配智之上。

“肯定不能平均分配,一個行政村有10條自然村3000人,一個行政村有3條自然村500人,都給一樣的錢,大村莊怎麼完成建設任務?”湛江市一名鎮幹部對廉江新農村建設資金分配方案提出了質疑。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村莊原先都不通水、不通路,如果一刀切的平均分配新農村建設資金,勢必會導致“有的村富,有的村窮”。

恰好這次的主角橫椏埇村擁有16條自然村,問題在它身上得到放大。

不過林立也表示,目前這些化糞池尚未竣工驗收。

接下來,廉江市將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的統籌。同時,發動群眾自籌,爭取住建、環保等部門的支持,努力填補資金缺口,做好農村汙水處理工作。

“只要化糞池沒有接通到家家戶戶,沒有發揮作用,我們是不會進行驗收的。我做了幾十萬的排汙,你不接通那不等於廢的對吧?這個問題得嚴重的。”

特报 | 贫困村户均16万“天价化粪池” 是“半拉子工程”还是另有隐情?

△ 水撞勿村村景。

記者點評

十九大報告中寫到,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廣東省委省政府從政策和資金層面,也都對新農村建設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這對所有的老百姓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廉江市有關部門因為時間急,又擔心被省裡問責,所以一刀切地撥付新農村建設資金,導致多條農村出現“半拉子工程”。這樣的做法會讓老百姓大失所望。我們也希望,廉江市有關部門能夠儘快解決問題,將“半拉子工程”變成“實用工程”,不要讓原本應該造福村民的基礎設施,變成了爛尾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