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陰陽學說裡,居然藏著領導力的最高境界

本期導讀:

領導力的概念自古就有。在中國的陰陽學說中,實則暗藏發展領導力的秘訣:避免非此即彼,追求兼收幷蓄。

  • 對領導力的7個認識

    -領導者是天生的or後天造就的?

    -領導力有通用的“黃金法則”?

    ……

  • 領導者要發展領導者

    -完成任務、發展個人、建立高效團隊,三重責任同等重要

本文是2019年4月推送的第18篇乾貨,計5500字,閱讀時間11分鐘。

文 | Howard Ward 前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來源 | 中歐商業在線(ID:eCEIBS)

本文根據Howard教授在2019中歐數字化學習年度論壇上的演講整理而成

今天我們來講講發展領導力。領導力是自古就有的概念,在很多國家的歷史和領域都有耳聞。實際上領導力學習的來源很廣泛,所以我才用這樣一個大家都熟悉的符號(陰陽符號)來解讀。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我想從公司CEO到部門經理,都要首先從認識領導力開始。對領導力有了新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理解要成就偉大領導者所需的是什麼。

陰陽學說

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

“陰陽”指相互關聯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或一個現象的相對屬性。

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關係,且這種關係並不處於靜止狀態,而是始終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

1

眾說紛紜:對領導力的7個認識

第一部分,我們來講講有關領導力的新認識。

有一種觀點認為,領導力是我們管理各個學科當中研究最多、但是知之最少的學問。你去看所有商學院開設最多的課程,或者最熱門課程,都與領導力相關。

領導力是針對人的。領導力能團結員工、激發人的鬥志。領導力這門學科不是關注人的基礎能力,它更關注的是人的技能,關注如何去協調人的方向,鼓舞人的鬥志。通過鼓舞與賦能使平凡員工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如果有這樣一支員工隊伍,我們的人就會成為可持續競爭源泉。正是領導者、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才能使員工有可能成為可持續競爭來源。

如何打造這種能力?學習、讀各家著作。實際上我們身邊有不計其數的例子,換句話說學習領導力,處處是智慧。比如歷史,特別是軍事史;比如哲學,特別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為了拓展對領導力的認識,來看一看有關領導力眾說紛紜的說法,以檢驗一下我們對於領導力認識。

1. 人是任何一個組織中最有價值的資產

大部分人覺得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應該修正一下,有一些人是資產,就說明還有一些人是負債。

所以一個組織裡,人力資本資產負債比取決於領導能力、管理能力。如果一個組織領導者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管理能力,才有更多高資產比例員工。反過來,缺乏領導力的組織,就會有很多負債。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2. 領導者是天生的,而非後天造就的

標準答案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也就是陰陽結合。無論怎樣回答,都有對的部分。比如,有些歷史上偉大的領袖人物,他們是符合這句話的。可我們所講的領導力是一個組織當中各個層次上的領導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相信每一個人,無論你在哪個層次上,都有機會,也都有可能提高領導力。

待會講一個關於清潔工的真實故事,即使是一個清潔工也有相應的領導力。她也許無法成為組織未來的CEO,但也可以通過學習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

3. 領導力行為和能力是得到普遍公認的

為了討論第三句話,要看看這四個人物:馬雲,比爾·蓋茨,任正非,喬布斯。如果把上面四個人物身上具備的好品質、能力、行為羅列出來,也許可以找到80條不同的層面。

我們把這80條看作一個領導力菜單,他們每個人都具備了80條當中的某些東西,沒有誰完全具備。所以這個菜單裡的行為,總的能力是普遍性的,但這些領導者在不同社會文化下,具體做法是有區別的。

所以說,每個人是各不相同的,我們要因人而異去看待人。領導力是一種情景式的能力,沒有什麼黃金法則。

4. 領導者應該知道何時領導,何時追隨

我們在組織當中不斷上升,需要學會管理人。領導力不是說明你有什麼級別、什麼職務、什麼特權,而是承擔責任。這句話意味著,我們在組織當中,級別越來越高,職務越來越高,我們要學會管理比我們更懂行的內行。

這句話對不對?答案是,要看情況。既然有不同的控制風格,我們就要學會在什麼場合用什麼風格,什麼時候該控制,什麼時候該授權,這也是陰陽判定的。

6. 領導力始於我們自己

領導力不是消極等待別人的指令,所謂領導力意味著能夠自我激勵。一個不能自我激勵的人是不太可能激勵他人的。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7. 組織各層次上都需要有領導者

我要講一個故事,是幾年前在上海發生的一個真實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能夠讓大家理解,為什麼組織各個層次上都需要有領導者。

這個故事發生在當年我在中歐任教的時候,當時我在中歐EDP部門工作,主要負責公司特設課程,經常拜訪公司進行銷售。

有一次我去市中心一家公司拜訪,當年從浦東到市中心去一趟,交通非常不便,我特別害怕遲到,約定9點見面,我大概8點10分就到了。

這家公司辦公室在六樓,我坐電梯上去,看到了那家要拜訪的公司,我推了一下門還鎖著,應該是沒有到上班時間。我想這下麻煩了,思索著是站在這裡等,還是下樓呢?

我按了一下門鈴,來了一位清潔工。我西裝革履地站在門外,跟她打手勢,意思是我如約來這裡的。清潔工就讓我進去,請我坐下,還問我要不要喝咖啡,都是用中文講的。然後她衝了咖啡給我端過來,還問我味道好不好,之後就去打掃衛生了。

我想說她那一刻行為其實就是領導者的行為,處在這樣一個層級上的員工,她身上體現了普遍性領導力行為。

我可以總結一下,從她舉動上體現出了兩個方面,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主題,一個是領導力行為,一個是團隊合作行為。前面講過,領導力不是職務、級別、特權,而是一種理想的行為。

首先,這個女工是獨自在工作,但是她做了這樣的決定,她把自己看作公司的主人。她屬於清潔工團隊,但更多認同自己是公司這一支團隊。

如果一個人在組織中級別越高,我們所說的這種行為體現程度也越大。所謂崗位導向,就是一個人拘泥於自己的崗位要求。比如一個清潔工,認為自己的職責不包括給人開門,不管他喝不喝咖啡,這是別人的事情。這個女工體現了主動性,而且她的行為是目標導向而非崗位導向。

當然我也要澄清一下,我這樣講並不是說,所有公司的所有清潔工在任何場合都應當放陌生人進來。這是一個特殊場合,他們的文化鼓勵他們不要消極等待,她的行為是客戶導向的。雖然當時我還不是他們的客戶,是供應商,但是她也把自己當做公司主人,成了一位決策者,做出了公司利益導向的決定。

我們如果允許別人決策,我們就不能失控,這是一條黃金法則——管理上絕不能失控。

當然我們推而廣之會發現,一個組織上各個層次上的人,都需要具備或多或少這樣的行為。職務、級別越高的管理者,需要更大程度體現這些行為。如果我們有了這些正確的行為,員工才有可能成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

2

領導者要發展領導者

第二部分,我們談談如何培養領導者。領導者需要認識到組織是一個社會技術系統,要建立系統思維理念,識別並管理差異。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人有什麼不同,然後因人而異對待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人文化,個人文化有三個不同維度。我們對這三個維度要有系統認識,才能更好地瞭解人、管理人。最後我們還要再次回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去探究這一問題。

各個層次的領導者,都要承擔三個方面責任。無論是公司CEO還是初級管理者,都需要完成任務、發展個人、建立高效團隊。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大家注意到,兩個圈紅的,一個圈黑的。黑色是完成任務,紅色是體現領導人、管理人的責任。不同顏色能區分我們是管理任務,還是領導人。三個圈都重要,這裡再次體現陰陽思想。

儘管我們都說三個圈一樣重要,大部分管理者時間花在什麼圈上? 主要還是花在任務上。可是如果你問管理者,他們會口是心非地告訴你,人是組織最有價值的資產。

為什麼大部分管理者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了任務上?一個原因就是,公司任務導向文化太重了,完成任務很重要。完成任務是得心應手的,而且是易於考核的;但是領導人、管理人做的如何,很難量化。

長此以往,我們就形成了一個過度任務導向文化。我們需要參考陰陽思想,恢復它的平衡,因為人和任務是同等重要的。

我們既要完成任務,同時也要領導人。如何做到,如何讓管理者在自己的時間上更加平衡,這個責任很大程度上跟人資部門有關,跟績效管理系統有關。

如果你期待員工體現出某種行為,你就需要給他在任務上設定目標。設定目標之後要管理、要控制、要檢查、要不斷給予反饋,幹得好要表揚,幹得不好要及時提醒,這是領導力行為,需要及時正反兩個方面反饋。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下面看一下軍事家的一段名言,著名德國將軍卡爾·馮·克勞塞維茨,他講道:

世界總有辦法破壞複雜的計劃,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中尤其如此。當你適應的時候,目標已經改變了。

我將從簡單過渡到複雜。但是,在戰爭中,我們首先必須看到整體的本質,這一點比在任何其它問題上都更加突出。因為在這裡,局部和整體必須始終放在一起考慮,這一點也比在其它地方更重要。

  • 關於第一句話:今天環境變化就更快了,所以更要學會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制定一個戰略,但執行往往更加困難,因為執行過程中很多變化已經發生了。

  • 關於第二句話:這句話體現系統思維思想,作為領導者我們自己要具備系統思維思想,而且把這種思想傳遞給組織每一位成員。

這就引出下一個概念——組織是一個社會技術系統。

系統是由很多不同部分組成的結構。不同的部分相互關聯,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導致系統問題。社會系統是指人的系統,要求我們發展人際關係技能,具體而言是團隊之間的互動能力,我們是否都認同我們屬於同一個團隊。清潔工認同哪一支團隊?首先是公司團隊,其次才是清潔工團隊,因為我們要首先支持高於我們層次的團隊。

技術系統是指組織當中技術的那方面,這裡我們的目標是使系統像機器一樣流暢運轉。社會技術結合就是指人是否掌握本職工作需要的技能。這裡需要識別長處、短處,並且確定培訓需求。

我們自己要理解這些概念,而且要確保團隊成員也理解。系統思維意味著我們要把組織看作是一個社會技術系統,要理解三個相關的維度,要記住我們是同一個團隊的,要時刻全面考慮。而且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當中做出任何改變,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部門。

其實古代思想家也有這種認識,這是德魯克說的,管理第一秘訣在於瞭解與你共事的人,所以要發展你的員工,第一步要了解他們。1000年前王安石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如果不瞭解員工長處短處就無法發展他們。

作為領導者,應當從三個方面瞭解每一位員工:

  • 合格性:用在一個人才身上時,指技術能力,通過教育、培訓,提高、發展他的技術能力。

  • 合適性:簡指一個員工在組織當中是否匹配。他的個人文化與組織文化是否匹配,他能否體現出公司要求的價值觀,是否有很強的人際關係技能,能夠跟同事有良好的互動。像同理心、溝通能力、情商等等。

  • DNA:這是我們天生的特質。比如有活力,這是天生如此的,不是後天學會的。這個特質有時有用,有時也是缺點。

万万没想到,中国阴阳学说里,居然藏着领导力的最高境界

管理效力的第一秘訣在於瞭解與你共事的人員,以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

——彼得·德魯克

一個人身上總有長處或短處, 你應該發揮他的長處而忽略他的短處。一個人身上總有忠與不忠的兩面,你應該信任他的忠誠,不要懷疑他會不忠。

——王安石

“置猿檻中,則與豚同,非不巧捷也,無所肆其能也。” (把猴子關進籠子,它的行為就像只豬。)

——淮南子

淮南子這句話,猴子關進籠子裡,時間長了,就會像豬,又慢又懶又胖。中國人想到猴子是什麼特徵?聰明,活躍,有時有一點調皮。

所以這句話跟工作的關係是,工作當中什麼東西像籠子?太多的規章制度,太多的控制就像籠子。但在控制的時候,要想到該授權也要授權,絕對不能失控。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悔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優秀的領導者很少讓人覺察到他的存在;讓人們服從和迎合他的領導者就顯得不那麼高明。但在完成任務、實現目標之後,人們都說“這是我們取得的成績”,那他就是個好領導。)

道家的老子說過,一個優秀領導人的最高境界是,當人們完成任務之後,別人沒有察覺到他的存在,而且他們都認為是自己完成的任務。聽上去和中國文化相差很遠,其實他早就知道這個道理了。

最高境界的領導風格,是授權。授權之後讓員工自行實現目標,完成之後他們覺得是自己完成的,那麼領導者控制體現在什麼地方?你完成的任務、你完成的目標,是領導給你設定的,這就是控制和授權的平衡。

在領導力中,我們要避免非此即彼,要追求兼收幷蓄。一切要辯證看待。

本文來源於中歐商業在線(ID:eCEIBS)。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培訓雜誌”立場。

投稿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往期文章推薦

號稱“永不加班”的公司倒了,996將會成為職場常態?

深度思考沒那麼難,一套模型就搞定

誰說培訓一定要大手筆?小成本也能玩出新花樣

“管”人才不如“慣”人才:員工幸福才能績效爆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