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擬增3~4所優質高中,新建10所學校15所公辦幼兒園!

最新消息!大連擬增3~4所優質高中,新建10所學校15所公辦幼兒園!

今天上午9時30分,2019年大連市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總結了2018年的教育工作,部署了2019年教育工作主要任務。記者將大家關心、與考生和家長密切相關的民生要點梳理出來,力度還是很大滴。

出臺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實施意見,完善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機制,健全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推進未納入機構編制核定範圍的公辦幼兒園進行事業單位登記,力爭到2020年實現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

大力擴增公辦普惠性幼兒園數量,新開辦公辦幼兒園15所,再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增加公辦普惠學位6000個。各地要實施公辦幼兒園擴增工程,編制幼兒園佈局規劃,制定方案,積極擴增公辦學前教育資源。開展專項治理,規範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使用。加大市本級財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農村公辦幼兒園運行經費補助標準,改善農村學前教育辦園條件。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實施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通過典型示範、項目推進,積極穩妥落實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加強改革條件保障和宣傳引導,推進改革任務落實。執行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分級分類開展好新課程全員培訓。實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學組織形式、校本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監控和教育質量評價改革。指導普通高中學校開展選課走班教學,強化學生髮展指導,健全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解決好“學區房”、“擇校熱”等難點問題。

新建義務教育學校10所,確保實現累計消除75%“大班額”目標任務。出臺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劃分工作指導意見。鼓勵多種模式開展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探索,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性。落實中小學生減負30條和中小學學業質量標準,規範學校辦學行為。

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擇校問題治理,落實擇校動態監測制度,年內監測點校擇校率在原有基礎上降低50%,納入政府教育督導考核。公辦民辦中小學起始年級全部實行“陽光編班”。

擴增特色優質高中資源。繼續創建省級、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力爭2019年再增加優質高中3-4所,使我市就讀優質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達到55%。

加快推動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加快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提升,組建新大連旅遊學校(大連女子學校),積極擴增高職教育資源。加快發展中高職貫通學歷教育,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適應大連產業結構升級需要。

指導大連職業技術學院與大連廣播電視大學優化整合,理順成人教育工作機制。落實《大連市加快推進老年教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整合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資源,統籌城鄉社區教育及老年教育融合發展。舉辦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推進終身教育。

支持在連高校與城市融合發展。支持在連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市屬高校調整優化學科結構、專業設置,提升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鼓勵民辦學校提供多樣化優質教育服務,滿足市民個性化教育需求。出臺《大連市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進一步加強監管,鞏固和擴大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成果。

加強和改進體育美育工作。推行健康體育課程模式,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全面推進中小學體育課程實施情況質量監測考核。推進“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發展,廣泛開展校園體育競賽,切實保證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改進體育教學,做到“教會”、“勤練”、“常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大力發展校園足球,深入推進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改革試驗工作和校園足球對口幫扶工作。推進中小學生近視綜合防控,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強化勞動教育。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通用技術課程,將動手實踐內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納入教育督導評估。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依託素質教育中心和校外社會實踐教育基地,通過日常家務、手工製作、非遺傳承、學工學農、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加強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體會到勞動的喜悅。加強中小學生態文明教育,推進垃圾分類,積極創建環境友好型學校,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