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做空?優信的迴應只是一塊透明的“遮羞布”

遭遇做空、被指“七宗罪”、股價跳水,優信二手車近來日子很不好過。

這首先要從國外投資顧問公司美奇金投資(J Capital Research)發佈的《千萬別為這輛破車買單》報告說起。

根據報告內容,其涉及了多項針對優信的質疑,包括涉嫌誇大平臺交易量、隱藏公司債務、循環交易、創始人轉移財產在內的7項指控。基於此,美奇金投資認為優信毫無誠信可言,“強烈建議優信的投資者加速退出的步伐”、“堅定地賣出”。

在報告發布的當天,優信市值從當日最高點9.56億美元掉至5.7億美元,市值蒸發3.86億美元,優信遭遇上市以來股價最大跌幅。

遭遇做空?優信的回應只是一塊透明的“遮羞布”

在優信的回應聲明中,直接將這份報告同優信之後的股價大跌聯繫在一起。

同時,在聲明中,優信還對報告中的一系列指控進行了否認,並表示將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在近期做出單獨聲明,堅決駁斥任何試圖挑戰優信業務、管理層和運營信息的不實指控。

遭遇做空?優信的回應只是一塊透明的“遮羞布”

但在分析看來,優信的聲明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內容,最後的“單獨聲明”也有些像空頭支票,因為美奇金投資所說的優信債務水平高、消費者投訴多等情況確有事實依據。

優信的虧損情況其實從成立以來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約8年時間,而且營銷成本始終佔據著公司投入的大部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即便是被優信成為虧損幅度收窄的2018年,其淨虧損也達到了15.4億元。而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的淨虧損為16.7億元。

成本方面,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一季度,優信在銷售和營銷投入上分別為7.94億元、22.03億元以及6.33億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96.2%、112.9%以及97.5%。

有報道稱,倘若至2019年6月,優信股價沒有達到發行價,IPO時的1.75億美元的債轉股需要兌現,這將成為優信的一大筆負債。而股價跌至2.95美元的優信,想要在兩個月時間內將股價重新拉高回9美元以上,可謂困難重重。

由此可以看出,相對於巨大的虧損金額,優信虧損狀況的好轉多少有些杯水車薪,在可預計的時間中,優信還將長期處於虧損的狀態。同時,優信還有可能面臨新的負債,虧損缺口將進一步變大。

優信消費者投訴多也不是新聞了。

天眼查上,優信二手車品牌屬於優信互聯(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曾因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而被他人或公司起訴。

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中,消費者對優信的投訴量為115條。在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中有“買車合同變租車合同”當時貸款14萬,現在發現合同寫的15萬“優信二手車有套路貸”等等問題。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臨沂、佛山、濟南等多地在優信二手車官網上購車的消費者,或者走優信貸款購車的消費者,有不少人都遭遇了賬戶莫名多出上萬元貸款的經歷,而這些費用多是消費者已經繳納過的GPS等費用,還有消費者不僅多花了錢,車也是泡水車。

中國裁判文書網與工商信息則顯示,優信有不少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按照美奇金投資的方式搜索“優信 投訴”等字樣,更是會出現大量針對優信的投訴信息。

從以上情況來看,優信之後如果真出一份“單獨聲明”,也很可能會避重就輕,不針對當下的問題,而是談成績講未來,給自己加一層“遮羞布”。

除了優信公司自身存在的問題,報告中關於創始人轉移資金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報告稱,優信創始人戴琨曾先後兩次轉移資金,總共涉及2.8億美元;另外兩名內部人員也可能從同一交易中獲得2.7億美元利益。

雖然優信對此也表示了否認,但在沒有明確的事實披露下,這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任危機,對於優信目前的情況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而品牌信用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二手車來說尤其如此,二手車市場是以合規作為基礎,信用作為擔保的。失去了信用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市場。

當然,此次優信被針對也有著外在因素的影響。根據新京報的分析,做空公司盯上優信,與二手車行業的整體狀況分不開,惡意刷單、數據造假、虛假宣傳、承諾服務難兌現、“套路貸”頻發、汽車質量問題頻發等亂象存在於整個行業中。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認為,二手車電商市場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行業標準,其中包括車輛定價、車況來源、車輛質量等多個方面。

但反過來想,二手車市場混亂,固然與市場規範不健全等分不開,但與二手車平臺自身的作為更是緊密相連。作為國內二手車的代表商家,優信失信行為多發,自然也會影響整個二手車市場。

因此,不論被空公司找上的原因是什麼,優信都應該反思、調整自身了。

“優信集團是專業的二手車在線交易服務提供商,致力於為中國二手車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利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和建立中國未來二手車市場的誠信與高效。”

這是優信官網上對於自身的部分介紹,但面對優信債務水平高、消費者投訴多的不爭事實,這段介紹可謂諷刺感十足。但從消費者和市場出發,筆者希望優信在今後確實能夠以此來要求自己,確實能夠以“誠信”立身,能夠為中國二手車行業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