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大家在購買珠寶的時候,會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有的人在乎價格,有的人在乎顏色……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產地算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指標。


一種珠寶玉石,如果被標上不同產地的標籤,價格可能會相差十倍乃至幾十倍,所以許多人在購買的時候,都會了解一下,它的產地是哪裡?好不好?

可是,太過在乎產地就會陷入了一個怪圈:唯產地論,只要求特定產地產出的珠寶玉石。如果緊盯著這點不放,很容易就被商家矇騙了。

珠寶玉石產地誤區

◆◆雲南翡翠

真相:雲南是翡翠從緬甸進入我國的第一關

雲南是個風水寶地,那裡不僅風景秀麗,還是很大的翡翠集散中心,很多人在去雲南旅遊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地買點翡翠回來,所以“玉出雲南”就成了一個常識,人們都覺得,在雲南這樣的“原產地”買翡翠,不會虧。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實際上,雲南根本並不產翡翠,而與它接壤的緬甸卻是寶石級翡翠的唯一出產國,雲南只不過是翡翠從緬甸進入我國的第一關。

那麼,在雲南買翡翠到底劃不划算呢?相對於商場來說,在雲南買翡翠是便宜的,因為省去了許多環節,“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會比商場裡的玉器店便宜許多,而且選擇面也相當廣;對於賭石愛好者來說,雲南的原石也非常多,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有利也有弊,雲南真翡翠多,假翡翠也不少,許多商家看上了消費者專門去雲南買翡翠的心理,拿一些假貨冒充正品,不少玉石愛好者因此而上當。

◆◆東海水晶

真相:巴西才是如今水晶的最大產地

水晶價廉物美,顏色豐富,品種多樣,是很多珠寶愛好者的入門首選。連雲港市東海縣是全國聞名的水晶之都,毛主席紀念堂裡的水晶棺,原材料就是選用的東海水晶。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的確,在過去東海水晶的儲量、質量均居全國之首,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了,東海從很久之前就已經不開採水晶了,現在市面上賣的“東海水晶”基本都是從巴西進貨,掛個“東海水晶”的名號罷了。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當然,這不代表巴西的水晶品質不好,其實那裡已經是水晶的主流產地了,大家不必在這一方面糾結過多。

◆◆新疆和田玉

真相:和田玉不止新疆有

新疆是個好地方,可能是地質的影響,那裡出產許多玉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田玉了。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很多人以為,和田玉=和田產出的玉石,然而這是不準確的,國家命名標準裡明確寫明瞭——和田玉的名稱不具有產地意義。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和田玉泛指一切透閃石質地的玉石,也就是說,只要透閃石成分達到了90%以上,都可以算作是和田玉,它的產地除了新疆和田,還有青海、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等等。

◆◆岫巖玉

真相:岫巖玉不止岫巖有

岫巖玉的產地誤區其實和和田玉是一樣的,起初它叫這個名字,只是因為它的產地是遼寧岫巖,但今天,岫巖玉只是蛇紋石玉的統稱,除了遼寧之外,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岫巖玉的產地,這個名字同樣早就不具備產地意義了。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中東蜜蠟

真相:中東沒有蜜蠟只有假貨

我們熟知的蜜蠟,通常產自波羅的海一帶,當第一次聽到“中東蜜蠟”的時候,不禁會想到,中東也產蜜蠟嗎?

中東不產蜜蠟,只是因為那個地區的阿拉伯國家自古喜歡蜜蠟,當成裝飾品佩戴,甚至在古代他們用蜜蠟作為貨幣流通,如今市場上很多古董級老蜜蠟,都是來自中東國家。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而市面上中東蜜蠟的真身,其實是臺灣騙子為了牟取暴利製造的假蜜蠟,本質就是塑料,毫無收藏價值可言。

◆◆西藏蜜蠟/綠松石

真相:西藏人民愛珠寶但不產珠寶

藏族人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土豪”級別的,因為動不動就在全身佩戴綠松、蜜蠟、南紅,導致很多人去藏區旅遊的時候,都會購買一些當地的飾品,覺得這是藏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寶貝。

而且,很多人認為,文玩一旦貼上“藏族”的標籤,感覺地位就不一樣了。難道藏族人真的有那麼多寶貝嗎?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首先說說蜜蠟,西藏地區是不產蜜蠟的,之所以有那麼多藏蠟,主要是由於在清朝時期,統治者大量採購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蜜蠟,轉運到西藏,製成佛珠,用來供佛。

所以,西藏那邊的蜜蠟特別多,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年頭久遠的老蜜蠟,不過這些蜜蠟的原產地依然是波羅的海地區。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綠松石也是一樣,作為藏民的標配,它是藏民心目中佑護靈魂,辟邪消災的聖物。

的確,西藏的綠松石有著很濃郁的地域特色,但事實上,西藏不產綠松石,那裡的綠松石大部分都是從外地進口的。在中國,只有湖北才是綠松石的主要產地。

說到綠松石,就不得不提它的別稱,土耳其玉。之所以叫土耳其玉,是因為古人認為綠松石產自土耳其,而實際上在古代進入中國的綠松石都是產自波斯,經土耳其中轉而已。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南非鑽石

真相:鑽石最不看重的就是產地

很久以前,“南非真鑽”是高品質鑽石的代名詞,南非鑽石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近現代最早發現大型鑽石原生礦的國家,而且,許多世界名鑽(如“庫裡南”、“南非之星”)都產自這裡,所以對很多鑽石愛好者來說,南非鑽石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鑽石。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其實不然,除了南非之外,世界上共有二十多個國家發現鑽石的礦床,包括非洲、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等,論產量、產值,南非的鑽石都不是最優秀的。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更重要的是,因為鑽石是最不看重產地的,無論是來自哪裡的鑽石,最後都要送到美國寶石學院(GIA)做分級。

而混合到一起的鑽石,根本不會去區分它們的產地,所以無論是南非還是其他國家,糾結產地是最沒有意義的,它不像是翡翠或是其他玉石,帶有地域性的標誌。


七大珠寶產地誤區



△鑽石的GIA證書上沒有產地這一欄

上面的這些珠寶玉石,之所以讓人產生誤區,是因為被“神話”了,但它們不能代表所有珠寶玉石。

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看,寶石的產地真的能決定寶石的價值,尤其是在彩色寶石中,鑑定證書上還會特意標明產地(如緬甸的紅寶石,哥倫比亞的祖母綠,克什米爾的藍寶石等等),所以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