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股仍“破淨”,後續或有超預期表現

在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30%的情況下,銀行板塊的整體漲幅不到20%。記者梳理A股32家銀行股中,目前處於“破淨”(即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值,市淨率低於1)狀態的還有15家。隨著中國宏觀經濟企穩,作為目前估值相對低的板塊,銀行股後續有無超過大盤的行情?

外資正在快速加倉銀行股?

目前,我國有近5000家商業銀行,結構分層較為清晰,分為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及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其他銀行(村鎮銀行、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外資銀行等)。2019年1月25日降準實施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基準大體可分為三檔:大型商業銀行13.5%、中小型商業銀行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8%。

4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對此,華泰證券金融行業分析師沈娟認為,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基準本就較大型銀行低,國常會提出的建立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有望對其形成更大利好。

天風證券廖志明也認為,417國常會新舉措對中小行構成明顯利好,或進一步催化銀行股行情。降準資金用於貸款投放可顯著提振業績,利好中小型銀行。

同時,從券商研報來看,銀行板塊還是比較被看好的。國盛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婷婷認為,繼續看好銀行板塊投資價值的理由在於,當前銀行板塊估值水平僅0.98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3月經濟數據表現超預期,經濟預期邊際好轉,資產質量預期修復。

數據顯示,2019年1月、2月滬深股通北向資金分別淨流入607億元、604億元,顯著高於2017年及2018年各月。而銀行是滬深股通持倉比例最高的行業之一,持倉市值佔比達8.7%(2019年4月10日)。

中泰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戴志鋒團隊認為,銀行股低估值蘊含對經濟悲觀的預期,而近期的經濟數據和社融數據是在不斷修復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隨著中長期資金和機構資金的持續入市,銀行板塊有望持續吸收資金,推動板塊持續上行。”

哪些銀行最受券商看好?

個股推薦方面,受訪的券商分析師共同的觀點是推薦小微、零售業務具有優勢的銀行,但每個券商的推薦標的略有不同。

沈娟認為,看好資本充足與零售轉型突出標的,如成都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招行銀行。戴志鋒推薦彈性較大、季報業績好的中小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江蘇銀行和常熟銀行;同時看好頭部銀行中長期價值: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

馬婷婷推薦估值低+性價比高,基本面邊際改善的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同時看好小微、零售業務突出,引力能力和風控過硬的招商銀行、寧波銀行、常熟銀行。馬婷婷團隊還表示,經濟預期企穩,應當關注大行的補漲機會。

廖志明主推興業銀行、南京銀行、貴陽銀行以及零售銀行龍頭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低估值且漲幅較小的工行、光大銀行、江蘇銀行等銀行也值得關注。除此之外,他認為大行年初至今漲幅極小,有內在補漲需求。

天府早報記者 冷宏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