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毛櫸”M3防空導彈系統(上)

2016年10月,據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肖吉(Sergei Shoigu)介紹,俄羅斯軍隊已經收到了一個營的最新型“山毛櫸”M3(Buk-M3)中程地對空導彈(SAM)系統,另外2個老的Buk-M2導彈營也將換裝新導彈。此前俄羅斯Zvezda電視臺在10月23日播放了剛服役的“山毛櫸”M3導彈系統野外機動訓練的畫面,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據悉,該系統採用了機動性能較強的GM-569A型履帶式裝甲車底盤,配備了新式導彈以及雷達,且在包括攔截率等諸多方面優於S-300防空導彈系統,性能十分出色。


“山毛櫸”M3防空導彈系統(上)


研發概況

“山毛櫸”M3防空導彈系統是“山毛櫸”M2導彈的現代化改進型,具有先進的電子元件和一種更為致命的導彈,可以看作是一個全新的系統。該系統由俄羅斯金剛石-安泰(Almaz-Antey)公司負責設計、開發和製造。“山毛櫸”M3防空導彈系統採用全新數字計算機、高速數據交換系統和遠距離熱成像目標指示器,後者取代了之前“山毛櫸”防空系統所使用的遠距離光學跟蹤器。該系統可以同時跟蹤並攻擊36個以上的目標。“山毛櫸”M3防空導彈系統保持了早期“山毛櫸”系列導彈結構體系的主要特點,將目標通道的數量提高了好幾倍,因而可對抗大規模現代武器的空中襲擊和導彈攻擊。其先進的9R31M攔截彈能夠擊落包括高機動性能的戰鬥機在內的幾乎所有現役的各類飛行器,即使遇到有源電子干擾,也能發揮作用。得益於導彈的垂直髮射能力,“山毛櫸”M3導彈也可以打擊海上或陸上目標,俄羅斯也開發了該導彈系統的艦載發射版本。早在2015年1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就宣佈了俄羅斯武裝部隊將會在2016年接收第一套最新款的“山毛櫸”M3中程防空導彈系統。2016年6月,俄羅斯金剛石-安泰公司的專家在卡普斯京亞爾發射“山毛櫸”M3中程防空導彈成功攔截了一枚彈道導彈目標,據稱該系統可以攔截3 000米/秒的彈道目標。今年第三季度,該導彈正式裝備俄羅斯軍隊。

系統組成

一個“山毛櫸”M3導彈營包括一部指揮車、一輛搜索雷達車、六部運輸-起豎-發射-雷達車、三部裝填車等。每個導彈連包括一輛9S510M指揮車、9S36M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車、兩輛9A317M導彈發射車(TELAR,具有運輸、起豎、發射導彈的能力,並自帶雷達),車上有6枚導彈,一輛攜帶12枚導彈的9A316M運輸、起豎、發射(TEL)三用車,一輛9T243M運輸裝填車(TLV),以及9S18M1目標搜索雷達車等。

其中9S510M指揮車對空情進行分析,控制和監視各火力單元,為單個發射車指示和分配目標,依靠無線電拉桿天線和電線進行通信,最多可跟蹤60個目標,指示36個目標,控制6個發射點,反應時間為2秒。9S36M照射和導彈制導雷達使用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天線進行工作,可判定低空及貼地飛行目標的類型,照射目標並把彈道修正指令傳輸給飛行中的導彈,搜索距離120千米,同時還可指揮2輛9A316M裝彈車作戰。該車所載雷達安裝在液壓驅動的22米高的可伸縮式俯仰裝置上,從最小俯仰角調整到最大僅需3~5分鐘。

9A317M導彈發射車重約35噸,自帶雷達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對其中4個發起攻擊。目標發現距離為100~120千米,對於選中的打擊目標,可從相距95千米處開始密切跟蹤,在獲得目標識別信息後,在14秒內迅速發射導彈。9S18M1目標搜索雷達車配備相控陣掃描雷達,能自動切換工作模式和掃描速度,進行目標探測、識別、搜索和跟蹤,為指揮車提供防空圖,最遠探測距離160千米,改進後最大探測高度提高到3.5萬米以上,環形掃描一次防區只需4.5~6秒。該雷達車有履帶式和輪式底盤兩種,分別重35噸和3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