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概況

雁山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位於桂林市南部,地處桂林市區“南大門”,東與靈川縣相連,西與臨桂區毗鄰,南與陽朔縣交界,北與象山區、七星區接壤。

雁山區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行政區域面積 288 平方公里,人口約 15萬人,轄1個街道、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境內有草坪冠巖、愚自樂園藝術園、雁山園、唐氏莊園、潛經回族宗祠、 竹園古漢墓群等景點[2]

2018年5月,雁山區被評為“2018中國最美縣域”。

夏商周時期,雁山區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這裡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東漢時改屬始安侯國。三國時先屬蜀,後歸吳。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縣。隋唐時屬嶺南桂州總管府。

唐武德四年屬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屬靜江節度。五代十國時先後屬楚和南漢的桂州。宋時,前屬廣南西路桂州,後屬靜江府。元時屬廣西行中書省靜江路。明清時均屬廣西省桂林府。

民國二年(1913年)雁山區劃入桂林縣,民國29年(1940年)為桂林市太沙、柘木、東附廓、西南附廓、三合、北附廓6鄉,1950年設東郊、西郊、北郊3區,1954年3區合併為近郊區,1955年更名郊區,1984年重設郊區。

1996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前,原桂林市郊區位於城區四周。

1996年12月2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並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將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柘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

1996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前,原桂林市郊區位於城區四周。面積541.8平方千米,人口約15萬人。轄2個鎮、7個鄉:柘木鎮、雁山鎮、大河鄉、朝陽鄉、穿山鄉、甲山鄉、二塘鄉、大埠鄉、草坪回族鄉。區政府駐市區依仁路。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桂林市郊區更名為雁山區,並對桂林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將原郊區大河鄉、穿山鄉的清風村劃歸疊彩區管轄。將原郊區甲山鄉劃歸秀峰區管轄。將原郊區的二塘鄉、柘木鎮的同心、平山兩個村和穿山鄉的安新村劃歸象山區管轄。將原郊區的穿山鄉(不含清風、安新兩個村)、朝陽鄉劃歸七星區管轄。雁山區轄原郊區的雁山鎮、柘木鎮(不含同心、平山兩個村)、大埠鄉、草坪回族鄉。區人民政府駐雁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雁山區總人口67833人,其中:雁山鎮23811人,柘木鎮26601人,大埠鄉12704人,草坪回族鄉4717人。

2003年雁山區行政區劃(根據當年廣西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001 雁山街道 轄雁山街社區居委會。

100 雁山鎮 轄東立、楓林、周家、文家、三合、果園、羅安、良豐、興隆、竹園、莫家、雲塘、五塘、茶江、三立15個村委會。

101 柘木鎮 轄柘木街社區居委會;蘇家、衛家渡、窯頭、柘木、龍門、祿坊、李家、何家8個村委會。

200 大埠鄉 轄汕坪、塘頭、付上、草底、黃宿、八愷、黎家、大埠、付中、陶家、臘山11個村委會。

201 草坪回族鄉 轄草坪街社區居委會;草坪、潛經、田村3個村委會。

2007年11月9日,雁山區政府遷至雁山鎮雁山街389號。2011年3月30日,雁山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轄雁山區城區部分(面積13.5平方千米),雁山鎮轄原雁山鎮農村部分。

2000年,雁山區轄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2003年,雁山區轄1個街道、2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

位置境域

雁山區位於桂林市南部,廣西東北部,東與靈川縣相連,西與臨桂區毗鄰,南與陽朔縣交界,北與象山區、七星區接壤。

地形

雁山區境內多山地,為典型岩溶地區。雁山區主要河流有良豐河、古桂柳運河等,良豐河從臨桂區六塘鎮流入,經浪石圩、安門山等進入灕江,全長約35千米。

古桂柳運河又稱桂柳運河,從雁山區良豐河進入洛清江,實際全長約28千米,其它河流有灕江、桃花江、南溪、靈劍溪、相思江等縱貫雁山區境內。

氣候

雁山區地處低緯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8℃,年日照1553.09小時,年降雨量1894毫米,全年無霜期309天左右,可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地貌

雁山區全境多石山和丘陵。以雁山為中心,南、西、北三面為200米丘陵地帶,東北角

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概況

雁山區

上有一片平原,正面沿灕江西岸是石山區,山峰最高處為海拔451米。以柘木鎮為中心往南延伸至雁山、大埠,形成一個寬闊的河谷盤地,盆地四周為密集的岩溶峰林包圍,其中東南部一帶的岩溶峰林為桂林最典型的岩溶地貌。盆地中央則地勢較為平坦,其間分佈水田、旱地、丘陵、河流、水庫、池塘,地形以平地居多,約佔57.6%,其餘多為低丘坡地。

雁山區主要有國家4A級景區草坪冠巖和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愚自樂園藝術園;雁山公園和廣西植物園,以及草坪神龍水世界景區,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青少年科普

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概況

相思江

教育基地蛇王李莊園,與靈渠齊名的古桂柳運河及李四光故居、唐氏莊園、潛經回族宗祠、竹園古漢墓群等。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又名陡河:座落在會仙鎮境內,與興安靈渠(東渠)相對,也稱西渠,開鑿於唐長壽元年(620年),全長15公里。沿河建閘水陡24座,均用料石砌就,運河源起會仙圩北角面積約30畝的分水塘,東流至桂林市雁山鎮社門嶺與良豐河連接,注入灕江;西流經四塘大灣達蘇橋,注入洛青江下匯柳江。離桂25公里,路面為三級柏油路,當地人稱睦洞湖。

雁山公園

又名“西林公園”,建於1869年,地處桂林-陽朔公路東側。是廣西現存三座古典園林中修建最早面積較大建園造詣較高,頗具南方特色的私家古典園林,素有“嶺南名園”之美稱。

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

又名桂林植物園,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南方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的集中地之一,

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概況

植物研究所

是中國華南地區專門從事植物引種栽培研究的科研基地之一。現為中國科學院十大植物園之一,收集了世界各地及國內植物2100多種,近200種植物屬世界瀕危植物。園內的標本館為華南第二大植物標本館,館藏維管束植物標本35萬份,園內還有李四光創建的地質研究所舊址。

馬君武墓

馬君武為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動家、教育家。擔任孫中山革命政府秘書長、廣西省省長,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教育總長等職。是國民黨元老級人物。馬君武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愚自樂園

是中國唯一的文化藝術公益重點項目,位於中國南部風景如畫的桂林雁山區大埠鄉,由臺灣企業家曹日章先生創辦。愚自樂園的建設內容,以國際雕塑公園為主體,包括雕塑園區、洞窟藝術、美術館、雕刻館、繪畫館、工藝館、藝術村、藝術度假村、心靈潛能開發中心、

廣西桂林市雁山區概況

馬君武墓

藝術家工作室、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壁畫宮、溫室苗圃、世界花廊、人工湖等等。

羅馬街

位於雁山區雁山鎮以南800米桂陽公路東側的桂林羅馬街,是一個集購物、休閒、娛樂、餐飲、旅遊觀光、文化、業務為一體的街區型、開放式購物中心。項目總投資愈千萬元、佔地3.62公頃,建築總面積8000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商鋪56間,國際標準停車位近百個,16000平方米的主題廣場。

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桂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批准實施的全區“十大”示範園區之一,是廣西“十五”期間農業的重點建設項目,在桂林市雁山鎮建設,由桂林市農科所內的桂林市現代農業與生態旅遊示範基地擴大而成,規模1200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