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入局在線教育

整體來看,我國K12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仍較低,行業格局分散。行業將面臨洗牌,最受衝擊的為金字塔底部的個體老師、工作室形態及證照不全的部分中小機構,互聯網+教育或許是這些人嘗試的一個方向。


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入局在線教育


1


K12教育培訓市場規模

2018年2月13日,教育部等部門發佈《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政府大力整治K12校外培訓,極度重視減負的政策,這次全國範圍的全面專項治理行動,對 K12 校外培訓行業實施嚴格規範。目前上海、成都、南昌等地已經展開了對民辦教培機構的整治行動。

根據《通知》的要求,機構整治主要從三方面開展:

首先是辦學資質,辦學機構需具備營業執照和辦學許可證,才能進行辦學,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要立即停辦整改。

然後是教學內容,糾正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登記備案並向社會公佈;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

最後是教學行為,查處中小學校存在的超綱教育;查處個別在職中小學校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課後培訓班,並誘導甚至逼迫學生參加培訓班等行為。

同時,為配合整治行動,教育部門要主導公佈無不良行為校外培訓機構名單和曝光無辦學資質、有安全隱患、和不良行為的教育培訓機構。

中小學校負責全面登記每一名學生報班參加課外培訓的情況,為專項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入局在線教育


我國K12校外培訓行業的生態結構呈金字塔型:新東方、好未來雙巨頭居於金字塔尖,根據測算,其餘全國性、區域性的龍頭居於其後,共同構成金字塔的上部;中間部分是數量眾多的中小機構;底部則是龐大的個體老師、工作室等,約佔70%以上。

整體來看,我國K12培訓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仍較低,行業格局分散。

2


行業洗牌,市場集中度有望提升

在2018年教育行業本身的末尾淘汰中,最受衝擊的為金字塔底部的個體老師、工作室形態及腰部證照不全的部分中小教育機構,停辦整改或終止辦學的結果將導致課外培訓行業出現供給端收縮。

在國內K12階段課外補習需求短期仍然剛性的背景下,流出的生源將向合規的大型機構或者流向線上教育機構進一步聚攏,龍頭企業在政府和市場雙重力量的推動下將長期受益於競爭格局的改善,整個課外培訓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望提升。以新東方和好未來為例,2017年9-11月,新東方、好未來招生人數同比分別增長 43%、85%,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優質教育彰顯潛力,課後服務形式打開B端學校渠道。目前每年在孩子素質教育上投入費用超過1萬元以上的家庭合計佔比60%。在選擇的素質教育課程中,藝術類(音樂、美術等)佔比最大、其次是體育,此外機器人教育、科學課、少兒編程等科創類教育產品受到強烈關注,未來增長潛力較大。


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入局在線教育


在學科類輔導受到政府嚴格監管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培訓將成為企業提供教育服務的新選擇,且有望通過為中小學校提供課後服務的形式打開B端學校渠道,通過將教學內容輸入到校內積累大量的學生資源,進一步利用校外的C端培訓課程實現流量轉化,建立完整的校內、校外服務鏈條。

3


“互聯網+教育”模式切入線上教育

對於很多有志於教育行業的人來說,無論線下的辦學資質獲取,還是線下辦學比較重資本的模式,都讓人望而卻步,今年兩會期間,“互聯網+教育”的提出解決了資質和成本的問題,“互聯網+教育”是一個被反覆提到的詞,這可能是傳統教育行業切入線上教育的解決方案,而通過創客匠人提供的公眾號、小程序、APP或pc網校搭建自己的在線教育平臺,在線上就能實現教學,這或許是很多線下機構、老師等教育培訓行業人士探索在線教育的一個嶄新的機遇。


傳統教育培訓機構怎麼入局在線教育


總體來說,K12在線教育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可觀的,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為自己的孩子報名課外輔導班,而通過線上的學習能打破時間空間的侷限性,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說都能更好的踐行教育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