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橋本隆則/文

本文是頭條號《橋本看日本》的獨家文章,今日頭條享有獨家版權,未經允許轉載侵犯今日頭條版權權益,將受到法律追訴。歡迎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河內高峰會談受到世界的關注,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為了來到河內會談,乘坐綠皮車,經過3天的長途旅行橫跨數千公里的路程,終於來到越南。而在內政上已經被對手搞得焦頭爛額的特朗普總統,當然也想在高峰會談中獲得對方讓步,這樣可以向美國國民顯示一下自己的“超人”般的外交交涉技巧。但是正當所有的人胃口被吊起來時,高峰會談突然破裂,雙方不歡而散。甚至連基本的共同會見都沒有,兩位都各自回到各自的國家。

這樣的結果事前誰也沒有預料到,這給世界巨大的衝擊。會談前的預估是最起碼有小的進展,甚至有人還提出會不會兩國設立聯絡處。但是就算沒有設立聯絡處,其他的進展或許可能有,可是會談最終破裂,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筆者還是認為是由於特朗普總統帶上了總統安全顧問博爾頓的緣故。據美國方面的消息,就在特朗普總統與對方討價還價途中,這位博爾頓突然插嘴發言,要求在會談內容中除了馬上實行全面廢棄核武器的內容,還要追加廢棄生物武器,化學武器的內容。對方一聽到這個,馬上就回答:美國這樣提出條件,我們就提出全面解除美國施行的所有制裁。結果就是你一言我一句地爭論起來,最終會談不歡而散。

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作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博爾頓,是總統的外交顧問角色,他從一開始就公開反對這樣的會談,外界認為只要有機會博爾頓就會破壞這個會談。在華盛頓的政治圈內公認,博爾頓就是徹徹底底的“戰爭販子”,美國曆史上最有名的失敗就是伊拉克戰爭,曾經是共和黨最有力的總統競選人鮑威爾將軍在聯合國向全體國家保證,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希望聯合國授權美國攻擊薩達姆的伊拉克。最終美國摧毀了薩達姆政權,抓到了薩達姆本人,卻沒有找到任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軍自身陷入伊拉克戰爭泥沼,不但有5000多人喪生,美國經濟也受到牽連。鮑威爾因為聽信博爾頓的“信誓旦旦”保證而毀了一世英名。博爾頓自身成為美國政界的不受歡迎的人物。

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非主流的特朗普競選成功成為美國總統,但在政界的人脈較少,官員都集中在右翼或者極右翼人士,博爾頓利用特朗普陣營的人才短缺,不斷向特朗普總統拋去“愛慕之意”,最終特朗普總統把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的職位交給了他。過去在這個位置做出過輝煌成績的就有共和黨出身的基辛格博士。但博爾頓復出後,卻向全世界“秀”起肌肉。美國退出了伊朗核協議,一貫主張先發制人攻擊半島北部,承認委內瑞拉反對派自認的總統,把全世界都搞得烏煙瘴氣。就這樣的人在外交會談中,突然提出對方絕對不會接受的條件,在關鍵時刻把會談完全破壞,這就是最新的“真相”。半島北方現在沒有公開指責博爾頓,而是說,自己提出謹慎要求,沒有被美國方面接受。

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本次會談是在博爾頓參加會談後才破裂。而會談前的事務性會談中,對方向特朗普總統提出,不要讓博爾頓參與。這就有問題了,為何特朗普總統途中突然讓博爾頓參與,本來的預定名單中是沒有博爾頓,完全可以請來其他人,如彭佩奧國務卿或者特別代表比根,但是實際上,比根被特朗普總統趕了出來,他的位置由博爾頓替代,這就是美國總統自身的變化,造成了會談的失敗。

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美國惹事生非的破壞者博爾頓

特朗普變心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就像筆者在這個專欄中提到過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美國正在舉行的特朗普前顧問科恩的聽證會,這樣的醜聞,讓特朗普動搖了,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不向對方讓步成為“主旋律”,這樣就要把“戰爭販子”放出來“咬人”才符合“美國第一”的特朗普總統的理念。博爾頓之流還在歸國途中散佈會談破裂對美國有利。筆者並不這樣認為,美國一旦失去這樣的機會,下次會談最起碼還要1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正好是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刻,特朗普總統將會被國內政治左右,而對方本來可以無限接近美國,卻因為博爾頓的瘋狂態度遠離美國。歷史已經是過去名詞,沒有如果。但真的有機會歷史可以再來一遍,沒有了總統的醜聞聽證會,或許一個偉大的棄核協定已經達成。

原文:原本不在名單中的強硬派博爾頓為何會出現在會談

請關注橋本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這裡有有趣 完全不一樣的大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