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調架構兩意圖,解決陸奇遺留問題,與騰訊阿里爭奪B端話語權

百度調架構兩意圖,解決陸奇遺留問題,與騰訊阿里爭奪B端話語權

姍姍來遲的百度,終於調整了架構,側重點與騰訊阿里如出一轍,都是B端雲計算分等業務和技術中臺建設。

我們來看具體信息,12月18日,百度把ABC智能雲事業部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承載人工智能toB業務和雲業務,向百度總裁張亞勤彙報。

然後,把搜索公司及各BG的運維、基礎架構和集團級共享平臺整合至基礎技術體系(TG),向百度高級副總裁王海峰負責。

在斷面看來。,這次調整對於百度而言,至少意味著兩重意圖:

1在陸奇走後,百度的架構並不明晰,這次調整意味著在業務層面張亞勤,向海龍(搜索公司)和朱光(度小滿金融)三權分立;在技術層面王海峰承擔了內部支撐和對外AI的統籌,成了實際上的技術總負責人,相當於CTO。

陸奇的到來,曾讓百度歡欣鼓舞,但也等同於在李彥宏和老臣之間多了一層領導,所以他業務能力有餘但團隊潤滑度不夠。陸奇的離去,讓百度不得不回到封疆大吏各自為政的局面,這次調整算是到位了。

百度調架構兩意圖,解決陸奇遺留問題,與騰訊阿里爭奪B端話語權

目前來看,朱光的百度金融較為獨立,這是激勵團隊和隔離金融風險的必要,如同阿里與螞蟻金服的關係,也如同愛奇藝和百度的關係。

向海龍在搜索的地位穩固,貢獻了幾乎全部的百度收入,相當於百度的第一權臣,也相當於馬化騰口中的消費互聯網大將,要與頭條打,與搜狗打,是基本盤,也是大會戰。

張亞勤同樣來自微軟,但來的比陸奇早,來中國比陸奇更早,對中國企業運作,對百度的人情世故也就更熟,所以他現在統領智能雲、新興事務和智能駕駛三個群組,也算是風頭無倆。

但實際上這些開拓性業務都與AI有關,事業部林立,各種總經理,很多都是李彥宏親自過問,所以張亞勤相當於百度天下行走,替李彥宏處理很多忙不過來的業務。

這次架構的調整,基本意味著百度內部高管與李彥宏馬東敏夫婦達成一致,解決了陸奇時代的遺留問題,相當長時間百度都會在這個框架下運轉。

百度調架構兩意圖,解決陸奇遺留問題,與騰訊阿里爭奪B端話語權

2來自外部的壓力也大,是相當的大。

騰訊,阿里已經先一步調整了架構。仔細想想,今年以來,百度與另外兩家的語境已然不同。阿里是數字經濟的代言人,騰訊就搞互聯網+,這可不只是業務,是契合社會治理的合法性映射,尋找與監管同氣連枝的大格局,但百度沒有,一切戰略太偏向於業務層面,還經常因為搜索問題被拿出來批判一番。

從這個角度,百度掉隊BAT有那麼一點冥冥之中有天意。

說業務就說業務吧,阿里騰訊在新零售移動支付打的不可開交,百度沒有。。。

阿里和騰訊大談新制造或者產業互聯網,百度有。。但聲量小的又被忽略了。

百度在幹嗎?在全攻人工智能,而且魄力決心非常大,這沒有錯。但在戰術角度就弱於另外兩家。畢竟AI是技術,未必是所有企業都需要的。但新零售智慧零售新制造產業互聯網,是一種合作關係,適合於所有產業。

AI先進,但百度如果不能強調雲計算,產業助力這類協同性話術,不能從公司維度確定開放程度和策略,在合作伙伴那裡面就會目模糊,與阿里騰訊競爭就會吃力,畢竟這兩家也做AI呢。

因此,百度需要加大雲計算和產業互聯網的話語權,讓AI有更場景感的存在,調整架構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